APP下载

我的父亲母亲

2019-09-10闫慧敏

今古传奇·人物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王奶奶钟表姥爷

闫慧敏

父母去世至今已有20多年,如今我也迈入老年,仍忘不了他们的言传身教。

父亲出生在清末,刚成年,我的爷爷就得病去世了。家里的顶梁柱没了,孤儿寡母无以为生。我的奶奶只好带着父亲和未成年的姑姑去闯天津衛!

到了天津安顿下来后,奶奶去了一家大户人家做佣人。父亲则去了豆腐房做工,后来又去收废品。

父亲遗传了奶奶的心灵手巧,再加上肯动脑筋,他把收来的钟表、留声机拆卸开,反复研究,重新组装,最后竟然无师自通学会了修理!从那以后,父亲开了一间专修钟表、留声机的小店,收益颇丰,我们家的生活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有所改善的。

1956年公私合营以后,父亲进了“扫盲班”,认识的字相当于高小毕业的水平。最让我们津津乐道的是,父亲给我讲他从留声机听来的评书,比如《杨家将》《岳飞传》等等。

父亲乐善好施,被大家称赞为“及时雨”。我们的生活宽裕后,他总是竭尽所能帮助别人,每逢街坊邻居生活有了困难,或是有急难之事,在靠近我家窗口的胡同喊一声“老闫”,父亲就会立马跑出去。

逢年过节,父亲会让母亲拿着钱挨家挨户问一些平时生活拮据的人家是否需要用钱。有的人找他借钱,但他从来都没打算让人家还,连借条都不让人家写。他时常对我们说:“我也是从穷口子走过来的,深知穷日子不好过,我现在富裕了,街里街坊的能帮多少是多少吧!”为此,大家都说父亲是“现代孟尝君”!

我的母亲是一位资本家的千金小姐,她之所以嫁给父亲,全仰仗着我的姥爷“慧眼识珠”。事实证明,姥爷的眼光一点不错,父亲很快凭他的聪明才智,给了我母亲充裕的物质生活。我想,姥爷当初之所以器重父亲,其实也是因为他从父亲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当年,姥爷也是白于起家,经过打拼,才有了自己的事业

母亲生下我们兄弟姐妹五个,对我们疼爱有加,从未打骂过我们。尤其是父亲,对我们呵护备至。父亲对母亲也是如此。他没让母亲上过一天班,把养家糊几的重任都扛在自己一个人肩上。这期间,他们共同经历了抗日战争,三年自然灾害,彼此不离不弃,相濡以沫。

母亲嫁给父亲后,并没有表现出一点儿小姐的架子,接人待物都做得面面俱到。那时,我们大杂院住了八九家邻居,其中就有好几家双职工的门钥匙都交给母亲保管。由此可见,他们对母亲是极为信任的。母亲也从来没有把他们当外人。那时候,院里的马桶本来是每家轮流值班去打扫的,可是母亲一个人将这个事“承包”了。

院里的王奶奶瘫痪在床,无人照料,母亲便当起免费“保姆”。每天忙完自家的事,她就去给王奶奶洗衣、做饭,端屎端尿……比女儿还要尽心。受了父母的影响,我每天一写完作业,也去帮王奶奶择菜,做饭,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如今的好厨艺还是在王奶奶家练出来的呢。

以前,父亲经常跟着留声机学戏,用他那浓浓的沧州话对我们说:“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父母虽然早已作古,但是他们生平知恩图报、助人为乐的品质却深深地感染着我们。

农历七月十六是父亲一百零六岁诞辰,谨以此文纪念我那素有及时雨”之誉的父亲和心地善良的母亲。★

(本刊选录时有删节)

猜你喜欢

王奶奶钟表姥爷
肩膀上的爱
失忆
智擒小偷的王奶奶
失忆
丽娜认钟表
我想你了!姥爷
藏起来的钟表
奇怪的钟表
善意的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