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历史教育课程化模式新探
2019-09-10马立伟
马立伟
博物馆是人类历史和文化活态呈现的文化教育场所,担负着对社会公民,特别是青少年进行历史教育的职责和使命。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文化兴邦、教育树人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博物馆与学校历史教育进行有机结合,实施博物馆历史教育的课程化,必将丰富相关理论的内涵,拓宽其外延,多渠道、多层次地实现历史教育功能,推动博物馆和教育事业的共同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2007 年,陕西省率先发布《关于将博物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实施意见》,决定全省各级文物部门管理的国有博物馆将向中小学生实行集体预约无限次免费开放,将博物馆建成中小学校日常教学实习、实践基地[1]。2008 年,国家发布《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中提出“要充分发挥博物馆、纪念馆社会教育功能,积极推进博物馆进校园”,这样,就从地方到国家政策层面,将包括博物馆历史教育在内的博物馆教育正式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博物馆的历史教育课程化呈现发展利好的态势。
目前博物馆历史教育课程化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
1.相关课程理论研究尚未形成体系,有待完善;2.课程资源的整合与配置还需均衡调整,人文历史课程资源的比例过大,自然科学历史的比例稍逊;3.课程设置虽考虑到学生观众的年龄、心理、生理和认知结构等特征,进行因人授课,但课程的科学化和系统化的设置较欠缺;4.在教材开发方面,一定程度上单纯强调校本课程,而忽略了博物馆的馆本教材开发;5.课程开发技术因主观和客观等因素,尚未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大多馆校仍采用传统手段进行开发;6.馆校教育人员缺乏相关培训,或专业水平较高,而教育水平不佳,或专业和教育水平皆不够,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7.受历史学科往复性的限制,课程目标维度的开发项目中,对学生的兴趣点和创新性的开发深度与广度不够;8.部分课程内容结构的衔接性和系统性不够;9.课程评价机制,特别是对教育效果的评估和考量机制相对滞后;10.因课程开发主体的理念与水平所限,有些课程存在表面化和随机性的现象。
二、博物馆历史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
美国著名生物学家和课程论专家约瑟夫·施瓦布认为,博物馆教育课程是由主题、教师、学生、环境四要素组成,并构成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形成动态平衡的关系[2]。有鉴于此,笔者认为,馆校历史课程是以历史学、博物馆学和教育学等相关理论为依据,以博物馆、学校和其他文化教育场所为教育空间,通过馆校管理者和教育者的共同策划和设计,确定课程主题,对学生观众实施课程化教育的有机系统。
在普通教育学中,“课程体系指在一定的教育价值理念指导下,将课程的各个构成要素加以排列组合,使各个课程要素在动态过程中统一指向课程体系目标实现的系统。”[3]馆校历史教育课程体系应反映馆校的发展要求和运行规律,通过对课程的設置、设计、组织、管理和更新,优化其与各方需求的差距分析,使课程逐步形成科学体系。
构成要素:该课程体系的维度由课程观、课程目标、课程资源、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运行、课程分类和课程评价等要素构成(如图1所示),各要素之间是相辅相成和逻辑递进的关系。
三、北京市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历史教育实践课开发案例
第一,课程观。将遗址类博物馆的历史考古资源、社会教育品牌与学校历史学科的汉代历史相结合,加强博物馆对青少年的社会教育和文保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高尚情操。
第二,课程准备。(一)课程主题:模拟考古历史实践课;(二)课程资料:馆校共同开发的馆本和校本教材;馆内教育者的课件、学生观众任务清单、场地、探方、仿制文物、器物朝代图、考古工具。授课设施和设备等。
第三,课程目标。(一)基础知识目标:了解考古基本常识和田野考古的场地设置,熟记几个考古学常用的专业名词。如:探方、文化层、洛阳铲、鬃刷等。
1.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实际的操作,让学生初步了解考古学的基本知识。并在挖掘探方的过程中,学会基本的处理文物的方法。
(2)从考古的角度建立起中国历史的年代概念。指导学生观察器物的时代演变。
(3)让学生对各个时代流行器物有一个初步的概念,培养学生初步辨识古代器物的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加强学生热爱国家文物和文物保护意识。
(2)增强学生团结合作和互助互利的精神以及科学严谨的科学态度。
第四,课程资源。博物馆资源:博物馆历史考古资源、专业技术人力资源和历史情境及活动所需物力资源等;学校资源:历史教材、教辅资源、教师和学生观众的人力资源以及经济资源等。
第五,课程结构。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核心课程与拓展课程相结合;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
第六,课程内容。教材中的相关知识、实践活动中需掌握的技能。
第七,课程运行和开发。(一)课件展示:馆校教育者用多媒体展示课件。(二)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包括导入、讲授、操作、组织教学、小结和布置作业等几个环节。
导入:以启发式教学法,提出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或最新的考古动态,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讲授是通过现场教学的形式,增加学生学习知识的层面,扩大学生的视野,使他们能够对历史有更多的感性认识。主要是向学生讲解考古学的定义和它的研究目的,让学生初步了解考古学和它对历史研究的重要作用。在讲授过程中,学校历史教师前期布置和博物馆教育者向学生简要介绍考古学的工作基本操作模式,并且教会学生通过器形对比判断出土文物的年代以及这个年代在中国历史中的位置。
(1)操作:在实操阶段,让学生亲自动手对探方实施发掘,找到探方内埋藏的文物,了解挂图上每个朝代的有关器物的时代、名称、造型、纹饰和特点等方面的内容,实践课讲授阶段所学到的知识,由现场老师进行专业指导。
组织教学:教师在学生的操作过程中,积极主动地进行组织教学,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指导。
小结:在整个活动结束后,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和知识内容的掌握程度,尤其是相关知识点的重点和难点加以总结,同时针对实践活动中学生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当然也可以由学生自身来解决,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使知识学习的系统性得以加强。
(2)布置作业:馆校教育者通过提问和学生任务清单等形式对学生实践课的情况进行考核。
(3)教学建议
考古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因此学生对其有较强的好奇心,在模拟考古课程进行的过程中,老师应当充分把握学生的这种求知欲望,在活动进行过程中将知识穿插进去,以便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学生进入场地前,应将学生带入场地外观摩,使学生对田野考古的发掘现场有一个初步的直观认识。同时,老师开始向学生讲解有关田野考古的基本知识。
在学生了解了田野考古的基本知识后,教授学生使用工具发掘的方法,并在这个过程中强调文物保护的重要意义。
学生发掘后,教育者应对学生在挖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予以纠正,并通过示范,让学生尝试“专业”一点的发掘方法,鼓励学生用发现法对照挂图了解所挖掘器物的名称、年代、纹饰、其背后的故事,增加获得的知识性和趣味性。
第八,课程评价。馆校以管理者、教育者、学生观众以及社会公众为主体,对课程效果进行多层面、阶段性的评价,主要采用学生任务清单、文章和作品、问卷调查等方式,实行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分析总结,扬长避短,改善课程发展方向。
案例设计说明: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历史教育课程化是在馆校历史教育基础上,根据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通过对学生的认知结构的分析,采用最近发展区的办法来进行实践课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使学生的身心愉悦,个性有所发展,符合中学生认知、记忆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规律。
第九,课程开发的意义。
1.有利于充分发挥历史教育功能。课程开发强调以馆校历史教育资源为依托,以博物馆学和教育学原理为基础,以馆本课程和校本课程为表现形式,开展科学化和系统化的展览陈列和教育活动等,有利于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各项功能。
2.有利于全面提高教育者的专业素质。馆校教育者是课程开发和课程实施的主体,在这一过程中,课程开发为教育者提供相对完备的培训,使其在教育和科研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专业技能,在教学实践中提高理论和专业水平,有利于充分展示其专长,开发其潜能和创新精神,提高综合素质。
3.有利于提高学生观众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课程开发通过整合各种课程信息,为学生观众提供优化的学习空间、专业指导和课程内容的可选性,能够体现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的丰富性和多元性,有利于改变学生观众的学习方式,促使其获取知识技能和全面发展。
4.有利于提升馆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课程开发本身就是一种彰显文化教育特色的创新路径,一旦形成文化品牌,必将有利于博物馆界和学校的声誉,起到良性循环的标杆性作用。
四、结语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在《天朝技术与思考》一文中说:“中国的科学之王既不是神学,也不是物理学,而是历史。”清代著名思想家梁启超在《新史学》一文中也提出曾说:“史学是最博大、最切要的学问。能起到‘国民之明鏡’、‘爱国心之源泉的作用’”。一语道破发挥历史教育功能的重要性。无论是泱泱华夏的五千年文明史,还是浩瀚无尽的世界文明史,都是对我们今人和后人的丰厚馈赠和“珍馐佳酿”。而博物馆和学校则以自身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薪火传承、精心保护、深入研究、尽情展示着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历史长河中漫长而优美的画卷,为人类的历史教育增添了一抹浓重而绚丽的光彩。
【注释】
[1]庞博:《陕西将博物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国文物报》2007年9月5日。
[2]靳玉乐:《课程论》(第二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年。
[3]http://baike:baidu:com/link,浏览日期2018年1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