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女性形象的别样塑造
2019-09-10李晓东
李晓东
2019年第2期《小说选刊》头条刊发刘汀的中篇小说《魏小菊》。作者在“创作谈”中,虚构了和魏小菊在咖啡馆见面的场景,魏小菊虽土气未脱,但已经显示出精明、凌厉、警惕的城市人性格。“创作谈”和小说文本中,都提到一个日子,魏小菊的生日,1983年6月3日。
1982至1986年,中共中央連续五年出台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农村、农民问题。198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为《当前农村经济工作中的若干问题》,1983年6月3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为《全国二十九个省、市、自治区建立农村信息点——加强调查研究
传递农村信息——反映农村信息,既要报喜,又要报忧》,还配发了社论《进一步搞好农村调查》,目的在于落实一号文件,掌握新情况、新信息。这说明,自1978年农村改革以来,随着生产组织形态的变化,农业、农村,特别是农民生活和思想意识,正逐渐发生着变革。
魏小菊,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出生、长大。作者虽未点明她故乡何在,从每年夏季下大雨、发大水成灾的描述可推测,应该是安徽淮河沿岸地区。众所周知,安徽滁州市小岗村是中国最早实施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地方,距离魏小菊家乡不远。因此,虽出生农村,只读书到小学毕业,魏小菊却与封闭、落后的大山深处的年轻人不一样,外界的、现代化的新鲜事物,迅速就会传播到她所生长的地方。而且,由于连年受灾,淮河沿岸“安土重迁”的观念不重,自古就出流民、土匪,百姓价值观中,景仰强梁人物。改革开放之后,外出打工成为大多数人谋生的第一手段,每年春运,安徽阜阳站如潮的人群,已持续三十多年,至今不减。因此,魏小菊虽从小到大,直到结婚生子,都没有离开故乡的村子,属于“生在本村,长在本村,嫁在本村”一类最封闭的人,但外出打工的同村青年带回来的信息,还有亲妹妹魏小竹到北京上学、留京工作的影响,使魏小菊对村子外的世界早有耳闻。
百闻不如一见,一次到镇上参加亲戚的婚礼,魏小菊亲眼见到了外面精彩的世界。皖北人口稠密,如阜阳市颖上县,人口220万,小镇人口聚集很多,与旅游者想象的西部小镇完全不同。人多,需求大,社会服务便齐全,市场活跃,便繁华。魏小菊正是被这繁华世界所吸引,动了花心,忘了初心。
常说“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三大差别,是以生产方式为依据分别的,现今,却越来越以消费方式相区分。甚至以家庭收入为依据的阶层划分,体现到日常生活,依然是消费品,特别是日常消费之间的差异。由消费,引领生活观念、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
魏小菊转变的直接动力,其实就是一部智能手机。妹妹送她的手机,让她可以上微信,了解小镇之外的世界。用两个月工资买的新手机,她看到了从未见过的美丽的自己。功能强大的智能手机,早已不再是单纯的通讯工具,甚至不是新兴传媒载体,而是乌托邦的构筑者。来自底层、农村的魏小菊,在微信里读到心灵鸡汤段子,向往诗与远方。正如走在北京的人群中,魏小菊认为自己出生、学历、长相都一般,“唯一的优势是心态”。
不要小看心态,充斥微信朋友圈的鸡汤文,其核心观点就是“心态决定论”。而心态,正是不需要任何成本就可以使底层年轻人产生智力和道德优越感的错觉。这变化了的心态,引领几乎“一无是处”的魏小菊一步步离开原来的生命轨迹。从镇上回家,她不习惯了家里的饭菜,前所未有地“感到家里的菜油太大、太咸,很不健康”。送给家里人的衣服,家里人“其实不喜欢,觉得那根本不是干活和居家穿的衣服,花里胡哨,厚不厚薄不薄”。两件事,仿佛一主动一被动,内在因素却一样,即魏小菊开始用城里人的眼光和习惯来鄙视自己乡下的家人和亲人了。人的基本需求共六类,从低到高依次为:食、衣、用、住、行、娱。改革开放初期主要解决的,就是吃饭和穿衣问题,从缺吃少穿到丰衣足食,而且花样越来越多。吃什么饭穿什么衣,最直观地把人分出等级。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这里的“欲”,不仅指欲望,还指需求。性道德和规则,构成人类道德的基石、家庭的基础,是夫妻间最隐秘、最核心的内容。魏小菊同样用城里的规矩来改变原来的习惯。毫无疑问,她从手机视频上学来的方法更科学卫生,但却让丈夫难以接受,甚至有些强人所难,魏小菊连解释一下都没有,城里人的强势与优越感,暴露无遗。
魏小菊与丈夫郑智离婚,标志着她与农村生活的彻底决裂。她与郑智,自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郑智又在大洪灾时救了魏小菊和她父母的命。幼时感情和救命之恩,如果尚不足以托付终身,郑智划竹筏救魏小菊一家人时的沉着、稳重,“他划船时安静的脸”,让她“想自己应该嫁给他”。
从农村人的标准来看,郑智实在是个好男人、好丈夫。家境富裕,在村里最早盖起二层小楼;有担当,父亲车祸去世,家里破产后,还清债务,不仅没有堕落,而且学会编竹器,一点点改善生活境遇;结婚后,对魏小菊很体贴,挣的钱全“上交”,花钱再要;将魏小菊父母接到家里的小楼居住,可以说,郑智符合好男人、好丈夫、好女婿的所有标准,而且,两个人已生育一子一女,这种生活,在村子里是很为人羡慕的。
然而,“魏小菊的婚离得很坚决”。之所以离婚,并非外部原因,“郑智没有出轨,她也没婚外恋,家里的日子呢,总归比前些年好很多”,魏小菊离婚,学术点的说法,就是价值观发生了改变,用她自己可以理解的,就是心态变了。“看了手机微信上的各种有关婚姻和恋爱的文章后,她开始反思,当年嫁给郑智到底是因为爱情还是因为恩情,可能后者多一些”,这是理由,但不是全部,魏小菊要离开的,不仅仅是郑智,她要和过去的生活彻底告别,成为一个从“90后”女孩那里听来,从手机上看来的那样的女人。
到妹妹魏小竹家带孩子,魏小菊实现了离开村子、离开镇子,甚至离开县市省,直接到达首都的飞跃,但却没有离开家人,反而由于在妹妹家做保姆,早年被妹妹压抑的不平等和被剥夺感,集中发酵并爆发。这显然不是已经觉醒,要“为自己活”的魏小菊所能忍受的。于是,她果断离开了。离开妹妹家的细节很有内涵。魏小竹希望多给她2000元,让姐姐回家乡,魏小菊却算好自己的工资,一分钱不多拿,也不少拿。这不是和妹妹生气,而是市场经济下的契约意识已扎根她心里,影响着她的行为。在离婚后从郑智手里拿回原本属于她的土地,特别是母亲去世后,和父亲、妹妹分占地补偿款时,魏小菊说“我只是拿回自己的一份”,更强烈直接地反映出她的思想观念。
她对卖早点男人的关注,和骨折画家做爱,与其说是为寻找爱情,不如说是在寻找合适的合伙人,以便在北京长期呆下来。在首善之区、国际大都市北京给富人打掃卫生的魏小菊,依靠手机滋养人生的魏小菊,正如她的工作,在眼见的富贵和真实的贫困之间变换,在高楼的幻象和地面的现实之间辗转。于是,才出现小说开头的一幕,“她正靠着有着巨大落地窗的阳台的紫蓝色靠垫,脸上涂着一片日本原装进口的面膜,手旁的果盘里,美国进口的车厘子和欧洲空运过来的大樱桃娇艳欲滴”。在离地面多少米的高楼上,魏小菊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达到了高峰体验,终于成了微信段子和视频里隔空羡慕的人。
然而,现实很快把梦想击得粉碎。这个“过了一个半小时贵妇瘾的钟点工”刚下到地面,便遭遇一连串尴尬。衣服把皮肤磨出痱子,和假乞丐的冲突,满身垃圾水,吃了过期哈根达斯肚子疼,无不提醒着她本来所属的阶层。从贵妇家带出来却没有扔掉的垃圾,最鲜明地象征着魏小菊对那种生活的依依不舍,但她和贵妇家真实的联系,就一袋垃圾。这里,没有讽刺,没有黑色幽默,甚至没有同情或“含泪的笑”,有的,只是客观叙述与真诚的理解。魏小菊,一个少年贫寒、各方面都无出色处的农村妇女,同样有向往美好生活的权利,哪怕是想象的权利。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来自发展不充分地区和阶层的魏小菊,在不啻天地的不平衡面前,没有怨恨、没有报复,有的只是暂时的、想象的满足,这正是在微信段子和手机视频引领塑造下的底层社会的主流心态。在一定意义上,微信鸡汤段子,起到了宗教缓释人心理情绪的作用。
然而,海市蜃楼毕竟不是现实。魏小菊拿到20万征地款,拥有从未有过的巨额财富后,她却并未如许多人一样,付首付,在远郊买个小房子,扎根北京。而是踏上旅游之路,并在西北城市,甘肃省会兰州居住下来。言外之意,魏小菊认识到,北京的确不是自己久居之地。小说一开头就详细描绘了魏小菊做钟点工时,在贵妇家短暂的高端享受,是魏小菊告别原有生活,一路追寻的最高端,也是转折点。从此,魏小菊踏上了回家之路。
她在兰州,“无可救药地喜欢上了那里的牛肉面”。魏小菊吃贵妇家的哈根达斯拉肚子,吃牛肉面却无论辣子放多放少,越吃越上瘾。牛肉面,和沙县小吃一样,是底层民众的日常美餐。魏小菊终于又回到自己本来属于的那个阶层。因此,她随前夫返回家乡,也就顺理成章了。
在“创作谈”里,作者和魏小菊谈到了鲁迅的《娜拉走后怎样》,一是堕落,二是回来。因为娜拉手里没有经济权,也就是钱。魏小菊没有堕落,她给人家做家政,自食其力,自始至终,没有出卖身体换得一分钱。其背后的原因,正是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为普通人在市场上公平而有尊严地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提供了机会、平台和保护。不错,魏小菊最终又回来了,但她没有回到农村,而是回到镇上,保持了最基本的城镇生活品质。虽然在生命危急时,是前夫不远千里赶到兰州照顾她,并跟随前夫回到故乡,但没有像家人包括在北京工作的妹妹所期望的那样,和郑智复婚,其中原因,不是单纯的“要为自己活”,而是和一直守着小本生意的郑智,已属于两类人。魏小菊的回来,和《伤逝》里子君的回到“烈日般威严”的伯父家本质不同,子君只有死路一条,魏小菊却带来了外面的事物。牛肉面店,无论是否正宗,首先使魏小菊有了经济权,支撑她独立地活下去,正如南北风味的两罐辣椒一样,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同时,为小镇打开一扇了解遥远西北内陆的窗口,在开放的百花园中,种植出属于自己的花朵。
想起著名的(《人生》,高加林为更好的生活,只身去了县城,最后狼狈回村,引起无数口诛笔伐,那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价值观和舆论场。改革开放四十年后的今天,更加严重决绝的魏小菊,却让人理解甚至赞赏,魏小菊这样的女性,现实中会越来越多,改革开放产生了她们,支撑了她们,也理解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