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音歌剧院 栖于城中

2019-09-10李烨

家居廊 2019年12期
关键词:克里斯蒂安巴克歌剧院

李烨

建筑整体在周围环境中不是一跃而出,跳出环境,而是与自然结合,充满内涵,显出内敛而谦虚的态度。

克里斯蒂安·德·包赞巴克(Christian de Portzamparc)出生于卡萨布兰卡,他1969年毕业于巴黎美术学院,并且在1980年创立了克里斯蒂安德包赞巴克事务所。1994年荣获美国凯悦基金会普利兹克建筑奖。

上海历史上原法租界的中心区域(汾阳路,近淮海中路)不仅是商業轴线与人文轴线交界处,也是现代建筑与历史建筑汇集地。“这是一个非常非常活跃的城市”,端坐于新作——上音歌剧院洒满阳光的排练厅,年逾70岁的建筑师克里斯蒂安·德·包赞巴克(Christian de Portzamparc)先生脸上仍旧充满惊喜,“每一次,它都能给我新的见识和启发。”

这位普利兹克奖的获得者1944年出生于卡萨布兰卡,毕业于巴黎美术学院。包赞巴克认为建筑从来都不是孤岛,如何与城市相融是永恒的命题。纵览以往作品会发现,他并不是以某种鲜明风格和标识性设计元素见长的建筑师,但作品中始终如一的流畅线条与优雅克制的气质又能够轻易被辨识和记住。

公众进入匕音歌剧院后,会经由明亮通透的接待大厅拾阶而上,通向围绕观众厅的各层休息厅。9个较小体量的功能空间,如排演教室及入口接待大厅等全部控制在18米的高度以下。体量相对较大的歌剧院观众厅被这些小体块围合在中心位置,高度也相应地做了后退处理,以期最大程度上减小对街区的侵入性。但二层大厅主入口层的楼板伸出室外,将立面分割为上下两层,同时作为一个观景平台将室内与室外再一次联系起来,这也是包赞巴克一向提倡的“开放街区”理念最典型的体现方式。上音歌剧院的观众厅借鉴了古典歌剧院的形式,呈现马蹄形,以兼容不同演出形式的声学需求。此外,不同的建筑体块之间采用玻璃幕墙内凹处理,一方面在立面上形成虚实对比,使5个体块更为突出;另一方面,经低反光处理的玻璃幕墙为室内公共空间带来充足的自然光,也减少了对周围环境带来的光污染问题。

种种细节上的考量背后是建筑师对这座城市和每一位观者传递出的善意,然而实际上因为地处闹市和地铁通过地段等客观因素,项目推进得并不轻松。当我问起包赞巴克先生,在了解了这些情况后,为什么仍旧决定接受这个项目邀约,他用一段几天前刚刚发生的、与音乐家朋友的聊天来作答:

——人们在建筑中行走,犹如音乐在时间中流淌。

——是的,似乎现在的人们不那么相信上帝了,但对我来说,音乐厅就如同教堂。它以空间与时间搭建了一座圣堂,人们进入其中,与内在的自己相对。

——是啊,这在现代生活中非常重要,如果我们的城市失落了这样的精神“圣堂”,那人们必然会失去一些难以言喻的、关乎灵魂的东西,你说呢?

人们在建筑中行走,犹如音乐在时间中流淌。

上音歌副院的座椅被设计为蓝色,具有声学作用的侧墙和后墙被设计为深木色,这种暗色调的目的就是为了当舞台上灯光集中于舞台布景时,避免观众厅分散人们的注意力。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汾阳路6号

猜你喜欢

克里斯蒂安巴克歌剧院
Chapter 6 For the love of a man 第六章 对人的热爱
Chapter 7 The call of the wild 第七章 野性的呼唤
Chapter 4 The new lead-dog第四章新的头犬
巴克的掌控
唱出轻松
雅典人书店:建在歌剧院里的书店
迷上千纸鹤
全地形攀升
剧院建筑设计指南之哥本哈根歌剧院
画在蝴蝶翅膀上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