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六力”强化组织体系建设
2019-09-10龚晓龙刘伟业张根众
龚晓龙 刘伟业 张根众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更加注重党的组织体系建设。这一重要论述,彰显了组织体系建设在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中的重要地位,体现了我们党对组织体系建设的战略考量,对于把党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近年来,长春市双阳区委强化组织体系建设,从提升“六力”上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一是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加强政治领导力。完善党组织设置是加强党的组织体系建设的基础工作。近年来,双阳区委结合实际对各层面党组织设置进行了调整完善。按照《党组工作条例》要求,撤销了政府部门的党委设立党组,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根据工作需要,在城市街道成立了社区综合党委、驻区单位联合党委、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委三个功能型党委,分别负责社区党建、驻区单位党建和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定期召开党建联席会议,实现城市社区各领域党建工作有效链接。在非公领域,采取同步认定党建工作对象、同步推进党组织组建的办法,灵活运用单独组建、企企联建、区域共建、行业统建、群团助建五种模式,持续推进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为有效解决农村基层党的工作“沙滩流水不到头”“末梢神经”不灵、“最后一公里”没打通等问题,充分发挥屯委会主任、综治协管员、妇女主任以及志愿者的作用,创新实行“1+3+X”基层治理模式,把支部建在屯上。党组织设置的逐步完善健全,为加强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
二是强化队伍建设,打造事业发展原动力。双阳区委建立“1+N”学习模式,建立“四级”(“双阳e政”、党务干部、乡镇<街道>、村<社区>)党建微信群,开展“四进四服务”(进农村服务脱贫攻坚、进社区服务百姓民生、进企业服务经济发展、进基层服务管理对象)活动,党员队伍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按照每村至少储备1名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才和2-3名村干部后备人才,全区共储备村级后备人才449人。采取社会公开招聘、编外聘用、落实政策等举措,鼓励和引导各类人才,双阳区共引进乡村医护人员、特岗教师、选调生、“三支一扶”大学生等专业人才500余人。依托区委党校、国信集团等场所的师资优势,联合省、市15家相关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成立了吉林省首家乡村振兴人才专门培养机构——长春双阳乡村振兴学院,搭建了各类人才培养的学习教育平台。党组织队伍的不断强化,为组织体系建设提供了最基本的人才保证。
三是丰富党内活动载体,提升党员影响力。党员作用的充分发挥是组织体系建设的最有力体现。近两年来,双阳区委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作为思想建党的重要抓手,在开展“强素质、创佳绩、比奉献、争先锋、作表率”活动上,结合双阳区实际,细化“六双先锋”行动,即:在农村党员中创建村党组织书记“头雁”工程、创业党员示范工程、流动党员助力致富工程、创业帮扶“及时雨”工程;在社区党员中搭建服务群众平台、丰富文化生活平台、化解矛盾纠纷平台、引领道德风尚平台;在机关党员中形成服务项目建设、联系服务民企、投身脱贫攻坚、自觉开展下沉式服务的“四个自觉”;在国企党员中打造政治素质优、岗位技能优、工作业绩优、群众评价优的“四优党员”;在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党员中争做工作突出业绩好、热心服务形象好、坚持原则作风好、群众认可口碑好的“四好党员”;在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员中开展业务水平、服务能力、先锋作用、奉献精神“四个比拼”,引导全区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做表率、广大共产党员当先锋。这些载体活动的有效开展,使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显现,进一步增强了组织体系的内在活力。
四是巩固党组织阵地建设,夯实基础支撑力。2014年以来,双阳区委先后筹集建设资金6500万元,按照“办公最小化,服务最大化”的理念,本着简洁规范、经济实用、主旨突出、风格一致、整洁靓丽的原则,对全区134个村的村部进行功能性升级改造,彻底解决了无村部和村部年久失修的问题,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面貌焕然一新。累计投入6500万元,对10个城市社区服务用房进行高标准建设,实现10个社区服务用房面积全部达到1000平方米以上,社区硬件建设水平走在全省前列。投入454万元,完成区非公党建指导服务中心和两个省级园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组织阵地的夯实,使党组织有了开展工作的“根据地”,也为组织体系建设打牢了根基。
五是推进组织体系制度建设,提升党组织管理力。“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建设是组织体系建设中最重要的一环。我们不断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对基层党组织各方面工作进行规范。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和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指南》《关于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以普通党员身份高标准严要求参加支部组织生活会的通知》,对党內基本政治生活制度进行规范。制定印发《中共长春市双阳区委关于落实乡镇党委书记抓村党组织建设工作责任的实施意见》,健全了以“议、述、考、评、纠”为主要内容的考评体系。制定修改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完善村书记队伍建设推优选拔、教育培训、绩效考评、待遇增长和组织保障“五项机制”。制定印发《双阳区关于发展壮大新型村级集体的实施意见(试行)》和《双阳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两个文件,为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出指导和遵循。出台《第一书记管理办法》,助力脱贫攻坚取得成效。制定《关于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实施意见(试行)》,非公领域党的组织生活进一步规范。印发《长春市双阳区关于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的实施意见》,全面提升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水平。研究制定了“1+9”系列配套文件,整合各方面力量,深化“1+3+X”基层治理模式。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为加强组织体系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确保各项工作科学合理有序开展。
六是提升服务保障功能,增强组织体系运转力。2015年,双阳区建立了500万元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专项资金,按照“六种模式”发展壮大新型村集体经济,截至2017年底,134个村集体经济总收入2123万元,各村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76.3%。区财政每年新增投入442.8万元,村级组织运转经费达到村均20万元,村书记待遇报酬人均达2.6万元以上,一般村干部达2万元。通过区财政配套和兜底,社区党组织工作经费达3万元,每个社区服务群众专项经费达20万元,社区书记享受正科级工资待遇(月工资4000元以上),非行政事业编制“两委”成员工资达到了上年度全区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的标准,社区一般公益岗位人员月工资1780元。基层党组织经费的不断增加,给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提供了有效支撑,为加强组织体系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作者单位:中共长春市双阳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