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中的赵国
2019-09-10霍岭飞
霍岭飞
赵国不仅名人多,故事也多。这些故事演化成很多成语,什么围魏救赵、价值连城、负荆请罪、邯郸学步……如果你能明白这些成语的意思,那赵国是什么样子,你也就一清二楚啦。今天,就让我们从成语故事里看看当年的赵国吧!
胡服骑射
来到邯郸,你会看到一尊跃马驰骋、英武矫健的英雄塑像,这尊塑像的主人公是赵武灵王,他一生最大的功绩便是推行了“胡服骑射”改革。
话说赵武灵王刚即位时,赵国国力衰弱,不断受到北方游牧民族和秦国的侵扰,面对被动挨打的处境,赵武灵王发誓要振兴日渐衰弱的赵国。
赵国的北部与北方游牧民族活动的区域接壤,赵武灵王在与游牧民族的接触中发现他们的士兵作战以骑射为主,灵活机动,十分勇猛。这使他深受触动,他想,中原人不是也可以采用这种作战方式吗?当时,中原的主要作战方式是车站和步战。车战适合平原作战,但是车辆移动迟缓,机动性差,在面对游牧民族的骑兵时经常吃亏。于是赵武灵王决定学习游牧民族的长处,组建了骑兵部队,进行骑战。
“胡服”的意思是穿游牧民族的衣服,上身是窄袖的紧身衣,下身是裤子,这样就改变了长袍大袖的中原服装不便骑马的劣势;“骑射”就是改原来的车战、步战为骑战,增强军队的灵活机动性和士兵的战斗力。从此,骑兵作为一个兵种开始在中原出现了。
胡服骑射改革使赵国军队的战斗力大大增强,赵国的疆域从此不断扩大,向北一直延伸到今天的内蒙古一带,一下子成了东方强国。
胡服骑射
原指学习胡人的短衣窄袖服饰,同时也学习他们的骑马、射箭等武艺,后比喻政治文化的改革措施。
纸上谈兵
战国末期,经过一系列军事改革的赵国在君臣的共同努力下,兵强马壮、经济繁荣、疆域辽阔,这可惹恼了当时的另一个强国——秦国。
公元前262年,秦国发兵围攻韩国的上党郡,想要把它纳入自己的版图,上党郡太守冯亭支撑不住,就主动將上党郡献给了赵国。这下子秦国更不乐意了,马上出兵攻打赵国。两国兵戎相见,最终在长平(今山西高平)一带形成了对峙。赵国派老将廉颇统兵驻守,而秦国也不断派兵增援长平,就这样,一场争夺上党郡的战争慢慢演化成了秦赵两国的军事大决战。
随着时间的推移,考验两国国力的时刻到了!渐渐地,赵军的后勤粮草开始支撑不住了。赵王急于主动出击,缓解困局。秦国呢,赶紧不失时机地散播谣言,说他们其实只害怕深通兵法的赵括,根本不把只会防守的老将廉颇放在眼里。很快,赵王用赵括替换了坚持防御策略的廉颇,看到赵国换帅,秦国也马上把前线统帅换成了战功赫赫的名将白起。赵括上任之后,急于取胜,却只知道按照兵书上说的办法打仗,结果中了白起的圈套,最终战死沙场。
纸上谈兵
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毛遂自荐
长平之战后,赵国国力大损,秦国乘胜追击,很快便派大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危在旦夕。面对这种情况,赵国的贵族平原君赵胜心急如焚,他决定在门客中挑选二十个有才干的人陪同自己前往楚国请求援军。然而,平原君在挑选了十九个门客之后,却迟迟选不出最后一人。
这时,一个叫毛遂的门客自己站了出来。平原君瞧瞧毛遂,发现自己对他毫无印象。平原君摇摇头说:“一个有才能的人处于世间,就像一把锥子放在布袋里,它的尖芒一定会立即刺穿布袋显露出来。先生在我这里已经多年,但我从来没有听左右的人提起您,可见先生的才能并不突出,恐怕您不适合这项任务呀!”毛遂从容答道:“公子说的有道理,一个有才能的人,应当要展现出自己的才华,可是也要有表现的机会。公子没有听说过我,是因为之前没有机会让我一展才华罢了,如今赵国有难,正是我这把锥子露出尖锋的时候。”平原君虽然还有疑虑,但也挑不出其他合适的人了,只好带上毛遂。
到了楚国,平原君觐见楚王,请求他派兵支援赵国。但是楚王害怕秦国报复,一直犹豫不决,两人谈了很久也没有结果。这时,只见毛遂手提利剑上前说道:“发兵救赵,是利是害,两句话就可以说清楚,怎么从日出谈到现在还没有谈妥呢?”楚王对毛遂的言行很愤怒,怒斥他退下。可是毛遂不但没有退下,反而紧握剑柄,逼
毛遂自荐
毛遂自己推荐自己,形容自告奋勇去做某事。
近楚王说道:“大王之所以敢大声呵斥我,是因为这里是楚国,您依仗楚国人多势众,可是现在我与大王相距不过十步,假如我现在向您挥出利剑,即使楚国人再多,又有什么用呢?”这些话一下子把楚王给震慑住了。紧接着,毛遂又历数楚国与秦国之间的恩怨,分析不帮助赵国会给楚国带来什么严重的后果。凭借卓越的辩才和超凡的勇气,毛遂靠一番话成功打消了楚王的疑虑,使得楚国发兵支援邯郸。经过这件事,毛遂那智勇双全的才德使大家深深折服,平原君也将他奉为了上宾。
舍本逐末
赵武灵王的继任者赵惠文王是一位贤明的君主。在蔺相如、廉颇、平原君、赵奢等文武大臣的辅佐下,赵惠文王把国家治理得很好。赵惠文王有个贤德的妻子,她就是赵威后。
有一次,齐王派遣使臣到赵国来拜访赵威后,以示友好。赵威后很热情地接待了他。使臣在献上齐王准备的礼物后,又呈上一封齐王写的信。
赵威后请使臣落座,亲切地问道:“今年的庄稼长得好吗?百姓没有什么担忧的事情吧?你们大王的身体还好吧?”使臣一听,很不高兴地说:“我是奉了我们大王的命令前来拜访您的,可是您不先问候我们大王,反倒先问起庄稼和百姓,这不是把低贱者放在前头,把尊贵者放在后头吗?”
赵威后听了并没有生气,反倒笑着对使臣说:“这你就错了!没有庄稼,怎么养活百姓?没有百姓,哪里还有大王?这不是贵贱之分,而是本末之别呀!难道说要先舍弃根本,去问那些细枝末节的小事吗?”
齐国使臣听了赵威后的这番话,感到非常惭愧,急忙为自己的无礼态度向赵威后道歉。
舍本逐末
比喻做事不抓住主要的问题,而专顾细枝末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