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童心出发

2019-09-10曾悟洁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19年3期
关键词:儿童心理童心

曾悟洁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对教师的要求也发生着变化。具有幽默感的教师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愿意“蹲下来”和学生的心灵对话,尊重学生、公平公正地看待每一个学生,甚至做一名有趣的“大儿童”的教师更能获得学生的认可。因此,从儿童的内在需求出发,教师在德育过程中需要调整方法和策略,拓展视野,用贴近儿童心理的方式育德育人。

【关键词】童心;儿童需求;儿童心理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23-0073-03

在学校发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教师形象”问卷调查中,“学生心目中最喜欢的教师有哪些突出的品质”这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最喜欢的教师的突出品质分别是“公平公正”和“具有幽默感”,而我们通常以为的“和蔼可亲”“教学有方”“严谨认真”等品质反而比较靠后。这一调查结果引起了我的反思。对此,我的理解是:“有趣”是童心的底色,具有幽默感的教师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愿意“蹲下来”和学生的心灵对话,愿意尊重学生、公平公正地看待每一个学生,甚至做一名有趣的“大儿童”的教师更能获得学生的认可。在“公平公正”和“具有幽默感”的教师心中,儿童的内在需求是他们教育的根基。因此,从儿童的内在需求出发,班主任在德育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方法和策略,拓展视野,用贴近儿童心理的方式育德育人。

一、拥抱的力量:温暖“那一个”

拥抱,是一种特殊的肢体语言,它有着特殊的力量。真挚的拥抱所表达的基本语义是:乐于接近、愿意和你在一起。在与学生的相处中,教师的拥抱有时具有一种无形的力量。

【案例】浩浩是一个有些特别的孩子,他缺乏自控力,情绪极不稳定,需要被特别关注。一次音乐课前,我们班的学生在听到铃声后立即在教室外整齐地排好了队,唯独浩浩一个人左冲右突地从队伍后面往前挤,好几个学生被他挤倒了。

我赶紧走上前,一把拉住他。被我拉住的浩浩气急了,开始对我拳打脚踢起来。我及时抱住了他,任他挣扎踢踹,也不放手。同时轻轻对他说:“听话!老师最喜欢你!冷静下来好吗?”没想到,浩浩真的停了下来,没有再抵抗,脸一转看看我,笑着说:“好吧!”安抚好浩浩回到办公室后,我一直不能平静。我想,像浩浩这样的孩子,也许就是缺少一个拥抱吧?

在這个案例中,班主任以拥抱的姿势化解了学生的情绪失控行为。的确,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如果只单纯地说教,不仅乏味,而且德育效果也不佳。而拥抱这一肢体语言,是从童心出发,是对儿童心理的慰藉,是充满了关爱的“软教育”。儿童能通过肢体的感受与教师心心相印,从而巧妙地化解德育问题。这样的拥抱,从童心出发,是一种有爱的德育。

二、真实的力量:内省“我这个”

要做好德育工作,光靠说教肯定是不够的,班主任应该以自身的师德形象和人格魅力积极正面、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快乐、健康地成长。

【案例】在与这个班的学生接触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他们中的很多人不会学习。这里的“不会”,不是知识点的欠缺,而是做题方法与技巧的缺乏。

在一次小测验后,我特地安排了一节课进行学习指导。我问学生:“你们想看老师做的试卷吗?”他们异口同声说:“想!”我把一张空白处满是标注的试卷投影出来。学生们嫌弃地大呼:“好乱呀!”我接着追问他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是草稿。”有眼尖的学生喊出来。“是的,就是这些填空题的草稿。”我说。接着,我又放大了一道题:“你们帮忙看看,老师这道题当时是怎么做的,看明白了吗?”“老师,你涂得好乱呀。”“老师,你是不是之前做错了呀?”“是呀,我第一遍做的时候就没看到这个陷阱,后来检查的时候我看到了旁边列的算式,就改过来了。”“老师也会做错呀?”有学生惊讶地说道。我不避讳地说:“老师当然会犯错,刚刚这道题有没有和我栽进同一个坑里的呀?”“我”“我”“我”……好多小手举了起来。“但是,写在旁边的算式帮了我哦!若是没把过程写下来,检查时就像重新做题一样,有算式就可以检查过程是否有误了。所以,我也希望你们的题目旁边脏脏的。”渐渐地,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填空题旁画了图、写了算式。他们的试卷都和我的一样,变“脏”了。

“真实”是特别简单的一个词,班主任要想长期坚持,也并非易事,它考察的往往是一个班主任最根本的素质。如果班主任能够做到并坚持做好,应该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取得“不令而行”的教育效果。在班级中和学生朝夕相处,班主任的言行被学生尽收眼底,班主任真实地做自己,学生会觉得班主任不总是高高在上的,也是会犯错误的。这样的真实,从童心出发,是一种有温度的德育。

三、平等的力量:支持“每一个”

在带班实践中,我们会发现,存在较大道德问题的往往不是那些平时“小错不断”的学生,反而是一些我们通常认为的“模范生”。他们华丽的分数和在教师面前良好的表现背后其实隐藏着不少道德问题,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一定要注意“人人平等,一个都不能少”。

【案例】小绍是个特殊的孩子。他会不分场合地突然大喊大叫;他会旁若无人地进出教师办公室,翻看老师的东西;他与人交流时常常是东拉西扯,不着边际;他的学习成绩一直不是非常理想。为了帮助他,我尝试了很多方法,其中一个方法就是安排小明与他同桌。小明是个各方面表现都不错的学生,我在征得小明同意的前提下,请他与小绍结对帮扶。一个学期下来,小绍的进步很明显:上课乱喊乱叫的行为少了,学习成绩也有了提高。我在班上大大表扬了小明和小绍,班上的学生也深受鼓舞,表示要向小明学习。故事说到这里,似乎应该结束了,但是真正的故事其实才刚刚开始。

在小绍和小明结对以来,我经常与他们谈心,了解小绍的近况,表扬小明的付出,并且希望小明再接再厉。在一次谈心时,我偶然间发现小绍小臂上有几块淤青,当时并没在意,随口问了一下,小绍支支吾吾也没说清楚。考虑到小绍本来就不太善于表达,我也没有多想。学期结束,我又把小绍叫到身旁嘘寒问暖,却再一次看到了他小臂上的几处青紫的痕迹,这引起了我的警惕。我悄悄找学生调查了一下。

调查的结果让我大吃一惊。因为小绍自控力差,课堂上小明就常常用掐的方式提醒他,小绍怕疼,就不敢乱说话。事情出现了180度的反转,那个老师心目中的得意门生,那个同学心目中的好榜样,那个家长心目中的好孩子,竟然以这样伤害别人的方式来赢得夸赞。在短暂的自责和失落后,我重整旗鼓,因为我知道,这次事件正是一次绝佳的德育契机。我首先和小明来了一场促膝相谈,肯定了他对小绍的付出和帮助,但也对这样不恰当的行为提出了批评。我告诉他,无论什么形式的成就,都不能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在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中,我们对像小绍这样的特殊学生肯定都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无论是在学习方面还是在心理方面。但是我们往往会忽略像小明这类“优秀”学生的心理和品格,他们争强好胜,重视教师对他们的评价,常会为了赢得别人的认可而做出不恰当的事情。对于他们品德上的缺失,班主任是否就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儿童这个群体天真可爱,也很敏感,这种微妙的心理情感在班主任处理学生矛盾的过程中尤为凸显。班主任应该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品德失衡的学生,并在关键事件中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会所有的学生如何爱自己、爱别人——这样的平等,从童心出发,是一种有深度的德育!

班主任的德育对象是儿童,在班主任的德育过程中,除了钻研合适的策略与方法,更要把儿童的内在需求摆在前面。班主任只有从童心出发,不断拓展工作的视野,才能不断获得教育的力量。

猜你喜欢

儿童心理童心
童心烂漫
童心向党
童心向党 快乐成长
基于IHSFCM的儿童心理健康分析研究
童心加油,战“疫”必胜
南南的困惑
童心绘天下
对有效开展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童心画廊
内心欲望的释放以及安全感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