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育人:生命在歌唱
2019-09-10成尚荣
成尚荣
中华文化思想精髓中的“三不朽”,“立德”为首。习总书记提出的“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正是对“立德不朽”思想的时代呼应;中华文化的思想精髓中还有“树人”的论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如今,“立德”与“树人”的自然联结,形成了时代的呼唤:立德树人。这一时代呼唤,让我们回到中华民族育人的初心,又在新时代让它闪耀更加耀眼的光彩。
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三个根本问题成为立德树人的三个核心命题和核心要义。每一个核心命题都是一篇大文章,每一个核心要义都极为丰厚、深邃。我们应当在这三个核心命题、核心要义上下大功夫。
深入思想,这三个核心命题后面,是不是还隐含着另一个命题?这三个核心要义的深处,是不是还隐含着另一个核心要义?当然有。這就是:谁来培养?
毋庸置疑,立德树人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任务,当然应该由教育、由学校来承担和落实,具体则落实在每个教师身上。谁来培养?教师做出了集体回答。这样的回答,充满着自豪感,又充满着使命感、责任感,还充溢着信心,当然也承担着沉甸甸的伟大责任。正因如此,习总书记才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人民教师无上光荣”。
于漪老师说,她一上讲台,生命就在歌唱。教师的肩膀,一头肩负着学生的未来,另一头肩负着民族的未来。生命因立德树人的重任而歌唱,因学生的未来与民族的未来联结而歌唱,生命的歌唱,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任真正落在学生——这些时代新人的培养上而歌唱。
在讲台上的歌唱,意味着立德树人已具体化为另外四个字:教书育人。浅近平实的语言,道出了教学的本质和核心,是教学论、课程论、教育学的教师表达,是最中国化的表达。教书育人是个短语,教书是手段、途径,育人则是目的,目的与手段、途径融为一体,教书为了育人,育人就在教书中。这一结构的思想张力如此之大,所生成的文化如此之深,意义之水自由流淌,教学臻于最高境界。
但这实在是挑战。如果所有教师都能在教书育人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那么,“立德树人”的另一核心命题便得以解答,另一核心要义便得以实现,于是,我们的生命就会在讲台纵情歌唱。(作者系国家督学,原江苏省教科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