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加强德育的策略初探

2019-09-10林翠玲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97期
关键词:班级管理工作小学班主任

林翠玲

【摘要】小学生全面发展包含了德、智、体、美、劳几个方面,其中德育是班级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利于完善学生的人格,提升学生的品质道德。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养成小学生个人能力十分重要,外界因素很容易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小学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活动中应采取正确的指导措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加强德育,提高学生个人素质。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加强德育

良好的品德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而一个良好的品德需要长期的培养和积累,学校的教育起到关键性作用。小学是学生德育的启蒙阶段,期间培养学生良好的德育素养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实施班级管理时需要有意识地展开德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本文分析小学生德育现状以及分析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加强德育的策略。

一、小学阶段德育现状

第一,没有具体的德育目标。相关研究表明,大多数小学学校的领导、班主任都没有真正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大多数教师依然将智力教育作为教学的重点,忽略了德育,甚至部分教师认为德育只是形式上的教育,没有实际意义。因此很多班主任带着这种错误认识展开班级管理,学生也会受其影响,长期积累认为思想道德教育没有必要,使其真正流于形式。

第二,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融入德育内容没有科学性。通俗来说是目前班级管理工作中所涉及到的德育内容没有符合学生心理状态,对于小学生而言无法真正理解。不同学习阶段选择的德育也不同,需要结合实际和当前社会核心价值观念来选择。许多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依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不突出,教师和学生的接触较少,仅仅是在课堂上的德育讲解达不到良好效果。

二、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加强德育的策略

第一,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小学生年纪都比较小,在学习和生活中容易被外界因素所影响,在这种状态,班主任需要建设良好的班级环境,只有处于轻松友爱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品德。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的过程中,班主任应当起到引导作用,形成优良的班级精神风貌,起到带头作用,针对班级中出现的矛盾及时解决,形成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班级氛围。

第二,班主任提升自身修养。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不仅起到带头作用,更是小学生养成良好品质的引路人和榜样,班主任需要做到言传身教,在班级日常管理工作中,教师应当不断审视自身的教学方法,在提高教学效率时还需要发现学生在道德品质上存在的问题,耐心友好地进行引导。作为新时期的教育者和引路人,班主任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对自身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建立新的教学观点,改变传统教学思想。通过选用趣味性的游戏教学、情景教学,在加强师生之间沟通的同时也能够取得学生的认同,提高学生对教师信任感,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自己的外表以及言行举止,对自身存在的不良習惯及时改正,为学生做一个好的榜样,无时无刻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更好地渗透乐于助人的品质。

第三,开展有趣的德育活动。在小学阶段,学生大都是主观思维,因此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开展系列教学活动来进行德育。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班主任可结合四年级学生的性格特点,策划合适、有趣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轻松、良好的活动氛围中得到德育。例如以节日为契机,班主任可以借助一些特殊的节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感,比如在五一劳动节时,教师可以开展以“我是劳动者”为主的主题活动,学生为主要参与对象,可以通过话剧、演讲和表演来给大家展示,期间班主任可以协助小学生,让他们理解节日的含义,加强对思想道德的理解,同时表演还可以发挥学生自身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其多方面的能力。

第四,适当给予学生表扬和鼓励。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中,发现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一定的肯定和表扬,起到激励作用。在小学阶段,学生接触的事物比较少,很渴望能够得到教师或是班主任的认可和表扬,有了这种鼓舞,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会更加自信。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适当表扬表现良好的学生,尤其是在德育方面,将学生优秀的、积极向上的一面展示给其他同学,起到表率作用,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来提高班级整体的精神风貌,接受表扬的同学在做得更好的同时也能够带动其他同学。班主任也可在表扬中适当融入批评,例如在上课铃响了之后,许多学生没有做好上课准备,班主任没有立即批评学生,而是表扬少部分准备好的学生,再建议没做好准备的学生准备做好,这种方法既能起到激励作用,也能带动其他同学,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因此,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重视赏识教育,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信与鼓励。

第五,加强和家长间的沟通,实现家庭、学校共同的德育。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重要的部分,家长道德素质水平的高低对学生德育结果起到关键性作用。因此,班主任可在课余加强和家长间的沟通、交流,通过交流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状况,并告知家长关于学生在学校中的情况,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处于良好的家庭环境中也会受到熏陶,有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目前通讯方式多样化,教师除了家访外还可以建立微信群,邀请学生家长加入,在群内家长可以相互沟通学生的教育情况,保证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密切联系,有利于学生良好的发展。

综上所述,德育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属于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但是德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培养学生思想道德需要学校以及家庭的共同努力。在班级中,班主任需要在班级管理的各个环节中融入德育,协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家庭中,让学生处于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才能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孙士玲.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与德育[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6).

[2]程君涛.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初探[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11).

[3]罗则轩,张丽,袁力.论班主任班级管理与德育的结合策略研究[C].北京中教智创信息技术研究院,2017.

猜你喜欢

班级管理工作小学班主任
我的班主任①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探析技工学校班主任工作的创新路径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班主任管理中如何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
人本理念下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论述
我们的班主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