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2019-09-1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要求:“幼儿园应当积极开展适合幼儿的体育活动……每日户外体育活动不得少于1小时。”以太原市育星幼儿园为例,“健体、健智、健心”,是育星教师对健康教育深刻认识后的高度概括,体育游戏是幼儿园健康教育的一个分支。要提高幼儿园体育游戏的质量,必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解决对体育游戏的价值取向认识不到位的问题
体育即身体的教育,是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意义、有组织的社会活动。体育游戏也称“活动性游戏”,是以游戏活动为基本形式,以各种身体动作的练习为基本内容,以激发幼儿兴趣和发展幼儿身体素质为主要目的。
幼儿园体育游戏的价值观可以概括为八个字:健身为主、全面育人。这是体育思想,这个思想扎得牢不牢,直接影响到体育游戏的组织质量和教师的教育评价观。
健身部分主要包括:基本动作及游戏、基本体操和队列练习、器械类活动和游戏;全面育人包括:健体、育德、益智、培美、交往、发展个性等。科学适宜的体育游戏带给幼儿的不仅仅是身体动作的发展,同时还要有精神层面的滋养和获得。
二、解决对体育游戏的基本内容掌握不全面的问题
幼儿园体育游戏的主要内容包括三大类:基本动作及游戏、基本体操和队列队形、器械类活动和游戏。这三者之间在活动组织过程中相互交融,但教育价值却各有侧重。基本动作及游戏的主要教育目标是逐步提高幼儿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培养正确姿势;基本体操和队形队列的主要教育价值是培养幼儿听口令做出反应的灵敏性和整齐划一的团队意识,发展幼儿动作的连贯性和节奏感;器械类活动和游戏的主要教育价值是增加运动负荷,提高动作难度,增加运动兴趣。
以基本动作为例,幼儿发展的基本动作主要有:走、跑、跳、投擲、平衡、钻、爬、攀等。有的教师会认为,这些动作不是自然习得的吗?还需组织专门的体育游戏吗?回顾一下幼儿常见的动作行为:走步时低头含胸、脚擦地、身体左右摇摆;跑步时左右摆臂、张嘴呼吸;跳跃时双脚不会同时起跳、同时落地,不会运用摆臂助跳;练习平衡动作时胆小、害怕、身体摇晃;投掷时不会挥臂、不会以身助力;钻爬和攀登时易出现过早抬头或抬体、触碰障碍物等错误动作。
所以,通过游戏的方式积极开展适合幼儿的体育活动,有计划地锻炼幼儿肌体,最终实现力量、灵敏、耐力、平衡和柔韧等身体素质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三、解决对年龄段体育活动的目标梳理不系统的问题
对年龄段目标梳理不清楚的教师,常会出现以下现实问题:
1.不知道体育游戏组织的正确标准。如:大班幼儿跨跳的间隔距离是多少,往返跑的距离是多少,投掷的距离是多少。
2.不知道如何判断幼儿的活动量。如:运动量强度或大或小。
3.不清楚规范动作的操作要领。如:立定跳远双脚要同时起跳、落地要轻而稳。
目标是学习的结果,不是开始。每项体育活动目标不是通过一次活动就能说明幼儿是否达标了,“一次”只能代表有能力完成,但距离力量和耐力等品质的形成,还需要游戏过程的保证。
以各年龄段“走、跑”活动目标为例,通过比较,可以分析出小班幼儿基本是以自然走步、幼儿独自游戏和规范动作为主,和同伴基本不发生关系;中班幼儿的走步方式逐渐增加,有了调节跑速和方向的要求,在这个阶段,还需要幼儿知道“快跑后不能马上停止不动”的运动知识;大班幼儿的走和跑,对体力有了明显要求,幼儿对胜利很关心,开始出现竞赛游戏,社会性从关注个人向关心群体发展。 (见表1)
教师只有心中装有各年龄段幼儿体育活动的教育目标,才会以健康的教学满足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才会做到保护和锻炼并重。
四、解决对体育游戏的创编方法思路不清晰的问题
日常的体育游戏创编,首先需要确定体育游戏活动目标,体育游戏目标既需要提前计划,更需要在活动过程中随机应变地发现新的目标价值,并适时调整;其次需要设计和组织活动流程,“热身、探索体验游戏、放松整理”三个环节必不可少,热身和放松环节的时间分配一般是3-5分钟,探索体验游戏是学习环节,也是运动量达到高峰的活动环节。
热身的时候需要注意:1.要有重复性,起到活动肌体的作用;2.要有针对性,融合本次活动练习的基本动作,也就是把动作练习的重难点提炼出来;3.形式要多样性,韵律操、模仿操、游戏情境、搬运游戏材料等形式都可采纳。
幼儿探索体验环节,教师切不可强制干扰。每个幼儿的探索方式是不一样的,教师可以发掘方法较好的幼儿给予表演的机会,并让其做示范,同时启发其他幼儿。
结束部分的放松整理可以降低幼儿大脑的兴奋性,放松全身,缓解疲劳,调整内脏器官,同时也是情绪和心理的放松。
在活动流程里,游戏的设计要贯穿始终。小班幼儿注意力时间短,没有胜负意识,规则意识弱,对游戏结果不太重视。因此,游戏设计情节要简单、有趣、角色少。动作简单,规则少且易于遵守,幼儿便可以独立活动。中大班幼儿开始有胜负意识,规则意识变强,重视游戏结果,因此,要设计有任务、合作和竞争的游戏。
体育游戏中,教师可通过“一看(面部微红即可)、二摸(后颈和背部微微出汗即可)、三问(感觉活动快乐即可)”来把握幼儿活动的“量”和“度”,同时通过游戏的趣味性,降低练习给幼儿带来认识、情绪、意志等方面的心理压力,确保活动达到最佳锻炼效果。
五、解决对体育游戏的观察指导方法不科学的问题
幼儿园开展体育游戏,教师的指导作用十分重要,它体现在对每个幼儿的发展进行诊断、评估、介入上。而观察是教师指导作用的前提和基础,教师的观察,就是为了诊断了解幼儿发展实况,判断发展水平。
我们要学会对幼儿进行全面诊断,既要了解一个幼儿的横向发展,也要了解全班幼儿的横向发展;要了解一个幼儿的纵向发展,也要了解全体幼儿的纵向发展。
横向发展内容包括:是否健康,体力上是否疲劳;了解幼儿基本动作水平(如走、跑、跳、投、钻、爬、攀登等),身体素质(如力量、速度、耐力、平衡等),个性特征(如注意力、观察力、竞争意识等),道德行为表现(如友好行为、服务精神、遵守规则等)。
纵向发展包括:了解幼儿过去和现在的发展状况,对每个幼儿要做到心中有数,以提高教育的预见性和针对性。
教师观察的主体是幼儿,与幼儿相关的一切因素皆为观察内容。因观察目的不同,观察方式也不一样。目的在于了解和把握班级全体幼儿体育游戏活动的进展和整体状况时,可选用整体观察;目的在于针对性地观察一个区域里幼儿动作游戏的状况时,可选用定点观察;目的在于了解个别幼儿游戏的兴趣与需要,掌握其相关的活动经验与发展的水平,特别是个别“特殊”幼儿时,可选用跟踪观察。
观察评估不是根本目的,根本目的是真正了解幼儿发展,了解体育运动核心要素,为科学的“指导”提供依据。因此,观察时要注意不要干扰、影响幼儿,要细致专心地捕捉幼儿的所有表现,尽量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观察记录中,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将观察与分析混淆,不可带主观色彩的词汇字眼,力求真实反映幼儿的游戏行为、表现与现场。有价值的记录,有利于教师对幼儿的现有发展水平进行全面评价,这就要求教师要熟悉《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加深理解和内化,总结和提升体育游戏的教育策略。
自然即课程、运动即人格、渗透即完整、差异即公平、解放即指导,这是体育游戏带给我们的思考。为此,我们应加强幼儿体育游戏的研究,深入进行健康课程的整体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