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阳光式”扶贫

2019-09-10宋怡青

新华月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村医阳光

宋怡青

党的十九大报告承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当前,脱贫攻坚仍是我国的头等大事之一。这是个复杂而漫长的系统工程,攻克这个难题不能仅仅依靠政府,还需要社会各界的通力合作。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仅剩一年时间,到时候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要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作为一家成功的民营企业,经营向市场要效益是天然的规则;而企业反哺社会,也是牢不可破的使命。

经过13年探索,阳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经形成了一套“做大做强做优主业、服务实体经济、践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发展机制,让保险产业与社会事业同进步,让企业经营与公益项目共发展的模式。

阳光保险成长于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之中,已经从单一的产险公司,快速成长为综合性的金融集团。

纵观阳光保险13年的扶贫之路,也已形成具有特色的智慧扶贫模式。该模式以“造血”、增强和提高贫困群众生产生活发展能力为扶贫的根本目标,辅以教育斩断“穷根”、医疗惠及民生;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发挥保险主业优势,提供精准风险保障,有效阻断“返贫”的发生。

“雅安模式”探路

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建山乡飞水村,名建猕猴桃种植合作社理事长李世忠露出了笑容。从2018年8月猕猴桃成熟开始,每天都有上千的网络订单,预计2018年飞水村猕猴桃至少销售25万公斤,销售额能达到750万元。

作为曾经的贫困村,飞水村村民们的脱贫致富,近年看到了希望。这背后是阳光保险集团的“爱心阳光”公益扶贫在行动。“阳光保险来了,我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李世忠说。

对于如何扶贫,一直以来都有“授人以鱼”还是“授人以渔”这两条路径的持续讨论。阳光保险在实施精准扶贫过程中,发现这两条路径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在适当的条件下,两者可以互相配合,相得益彰。

2017年,阳光保险集团向雅安捐赠的款项已协助支持当地建立起黄果柑、枇杷、茶叶、猕猴桃等四个品类的基地,共计3200余亩。这是“授人以鱼”。

但同时也要“授人以渔”。熟悉市场规律是企业参与社会扶贫的独特优势。生产端,阳光保险通过扶贫基金会向贫困农户提供专业、统一的技术指导。销售端,阳光保险则链接了20多万阳光员工及更多的客户群体,引导更多相关方参与到扶贫中。

中国扶贫基金会一位人士表示,企业参与扶贫有两大优势。第一是市场敏锐性强,按照市场思维来布局扶贫,用经济手段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第二是能提供销售渠道。如果没有产供销的渠道,扶贫可能会大起大落。

阳光保险一位负责人表示,帮扶贫困地区要把可持续性放到第一位,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产业特色,打造出贴合当地实际需求的完整产业链,让贫困人口参与其中,帮助他们以可持续的、自我发展的方式实现有尊严的脱贫。

据了解,两年内阳光保险计划再次投资,用于用户扩大基地规模,拓展农产品品类,扶助农户建设自身品牌,帮助拓展销售渠道等。

前述阳光保险负责人表示,公司希望探索出一个有效的智慧扶貧机制,提供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扶贫范本。

如果这种“公益扶贫+品牌运营”的“雅安模式”获得成功,阳光保险计划将把这种模式复制推广到全国更多省份的贫困地区。

教育斩断“穷根”

从“云南咽喉”曲靖市区驱车近三个小时,顺着绵延的山间高速,一眼望见崎岖的红土地,就到达了滇东北高原上的会泽县——当前云南省贫困人口最多的县。

贫瘠的红土地貌决定了这里环境承载能力很低,群山环绕的地理形态更使其难以有适合传统种植的大片土地。

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教育扶贫是治本之策,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最有效方式之一。但现实中,会泽县不少贫困农村家庭仍然难以承担相应的教育费用。

2018年,会泽当地的教育资源有望得到有效改善。阳光保险的“双生计划”之“万名贫困学生帮扶计划”在这里全面落地。该计划联合中国扶贫基金会通过“一对一”捐助小学生、“包班”捐助高中生等形式,定向帮扶万名“三区三州”及国家级贫困县的学生,帮助他们获得公平教育的机会。

阳光保险的一位普通员工对记者展示了一张名为“加油!一起成长”的卡片。这是一份公益档案,内容是其对会泽县火红乡冬瓜林小学五年级一名女生的捐助情况,该名员工按照每月100元的标准资助这名女生。

“万名贫困学生帮扶计划”在阳光保险内部掀起了一股人人参与的公益热。截至2018年10月,阳光保险共认捐贫困生10270名。

前述阳光保险负责人表示,早在2008年,阳光保险就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贫困地区小学的援建和共建活动。在改善乡村学校硬件条件的基础上,还助力乡村教师培训。多年来一直为来自内蒙古、湖北、湖南、四川、浙江、福建6省区的国家级贫困县乡镇及以下的小学老师在京培训提供保障。

未来,阳光保险的教育精准扶贫将向更高、更深层次推进。“万名贫困学生帮扶计划”则是推动前进的有力杠杆。

医疗惠及民生

乌兰察布是内蒙古自治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乌兰察布市委副书记、市长费东斌曾公开表示,在全市8.4万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返贫的占贫困户的50%以上,问题十分突出。

据了解,乌兰察布所属8个国家级贫困县,基层卫生服务条件差,百姓的健康和医疗服务水平得不到保障,犹如一个无形的枷锁卡住了脱贫致富的梦想。村民们的愿望是“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然而现实却是人缺物乏,医疗基础设施薄弱。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实施健康扶贫,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补齐全面小康短板意义重大。

乡村医生是医疗卫生服务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90万乡村医生,肩负着5.8亿农村居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及常见病、多发病的初级诊治等医疗服务,平均每个乡村医生要做600多名乡亲身边的“120”。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能进一步发挥乡村医生在健康扶贫中的突出作用,全面推动农村卫生事业的改革发展。

2018年10月,由阳光保险主办,阳光融和医院、察右中旗卫计局、阳光产险内蒙古分公司承办的 “双生计划”之“万名村医能力提升计划”走进了乌兰察布,察右中旗108名村医首先参加了培训。

前述阳光保险负责人透露,“万名村医能力提升计划”将从四大方面着手:一是借助公司资源,通过阳光E学堂APP(村医单独通道)开展针对贫困落后地区万名村医的长期远程培训。

二是“名医上山下乡助教”。组织阳光融和医院医疗专家深入贫困落后地区,面授培训,并根据百姓需求安排义诊。

三是开展远程教学和医疗服务。在相关地市选择50个贫困乡镇,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和网络宽带设备,建设远程培训问诊医务站,开展“足不出村”医疗服务。

四是优秀医生实训。从培训的万名村医中挑选出千名业务相对扎实,愿意长期扎根偏远贫困乡村的优秀村医,到阳光融和医院开展不定期实训。

乌兰察布仅仅是一个缩影。阳光保险提供的数据显示,“万名村医能力提升计划”,预计将辐射超600万乡村人口。

阳光保险的“万名村医能力提升计划”已经在山东、内蒙古及吉林等地区陆续开展。该计划旨在进一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高乡村医务人员业务素质,提升贫困地区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医疗防疫水平和服务可及性,从而达到群众“平时少生病、看病少花钱、生病不致贫”。

脱贫不是终点

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龙泉村,阳光保险帮扶的阳光冰泉大米生态农场、冰泉煎饼加工厂、远程问诊医务站、有机木耳专业生产合作社等项目,已经在有条不紊的推进中。在采访中,龙泉村的一位村民高兴地告诉记者,自家的农产品有了品牌。“除了协助建厂,阳光保险还开拓市场,促进生产端和销售端打通对流,把准市场脉搏以销定产,解决這里农产品知名度不高、销售渠道不畅、点状经营规模小等问题。” 龙泉村村委会人士说。结合龙泉村资源禀赋、产业特色,阳光保险把农村合作社与企业化运作有效结合,打造出了贴合当地实际的完整产业链。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实现可持续发展才是关键。前述村委会人士表示,阳光把多年积累的企业管理经验、治理方式、信息获取能力、市场拓展能力注入龙泉村的实业项目后,有效弥补村集体企业的短板,提升了精细化管理水平,为村集体经济壮大及农户致富提供长期稳定的保障。

健康扶贫同样在安图落地。阳光保险依托阳光融和医院的资源和技术优势,在龙泉村捐建了远程问诊医务站,通过互联网,把国际先进的医疗服务送到了扶贫一线,让村民足不出户就可享受到问诊服务。

在脱贫攻坚的路上,防止返贫同等重要。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教授郑伟表示,导致贫困的原因中,疾病和灾害占比分别达42%和20%。因此,增强贫困人口抵御疾病和灾害风险能力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健康保险和农业保险可直接有效地应对疾病与灾害。

阳光保险董事长张维功在龙泉村走访时表示,“保险在扶贫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能够解决扶贫工作中必须引起关注的问题。”他举例说,在解决脱贫以后因病返贫、因意外事故返贫、自然灾害返贫等问题时,商业保险的机制手段都能发挥作用。另外在农村,不管种植业养殖业还是整个农村经济,抵御风险的能力都比较弱,这些原因造成了脱贫道路上的一些新困难,也都可以用商业保险的方式很好地加以解决。“我们将竭尽所能地为包括龙泉村在内的更多的贫困地区村民,提供更丰富的扶贫保险产品服务,保障他们的财产生活安全。”张维功说。

前不久,阳光保险向吉林安图县500名驻贫困村干部及建档立卡贫困村民捐赠价值3000万元的保险,为他们的生活添加一道保障。此次捐赠还特别添加了意外伤害医疗险,可以有效降低农民在务农作业时发生意外情况所带来的损失。

发挥保险主业优势,通过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为地方扶贫痛点提供解决方案,阳光保险一直在探索、实践中。

譬如,国务院决定在粮食主产省开展提高农业大灾保险保障水平试点,阳光产险黑龙江分公司积极参与了这一工作,从试点到成功签订玉米大灾保单仅用了一天时间。这样的保险让老百姓吃上了定心丸,遇到自然灾害,也有保障,不再靠天吃饭。

这样的案例,在四川雅安也有出现。在帮助雅安黄果柑、茶叶、枇杷、猕猴桃等特色农产品走出去的同时,阳光保险四川分公司也为当地乡亲赠送了总额过千万的农村农户房屋保险,从上游支持、下游拓展、保险保障三个环节形成联动模式,展开全面帮扶。

据悉,2018年前10个月,阳光产险为逾11万户农户提供农业保险保障,累计承保农作物面积1678万亩,承保养殖业数量732万头/只,承保森林面积4034万亩,提供风险保障159.8亿元,支付赔款3483万元。承保范围覆盖主粮作物、油料作物、药用作物、蔬菜园艺作物、水果、温室大棚作物、大小牲畜、淡水养殖等数十个品种。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一位负责人表示,“风险保障”是保险的立业根本。通过产品扶贫可以把保险意识渗入到民众中去,让保险作为日常风险管理工具,在风险发生时将损失降到最少,从而有效防止“返贫”的发生。

(摘自《财经国家周刊》2018年第26期。作者为该刊记者)

猜你喜欢

村医阳光
村医不赚钱 如何留得住
村医不赚钱 如何留得住
村医不赚钱 如何留得住
“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解决养老问题,应留住80多万村医
走,出发!
村医集体辞职
走在阳光路上
缺点背后的阳光
竹笋见到阳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