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了民族复兴:抗日名将蔡廷锴

2019-09-10李雄鹰

中国军转民 2019年9期
关键词:事变抗日抗战

李雄鹰

占地面积7000多平方米,“富”字形布局,青砖包泥砖、砖瓦木结构,这就是蔡廷锴将军故居。

蔡廷锴,1892年出生在广东省罗定县。因家境贫困,他自幼失學,少年时即投身军旅。在上级陈铭枢等人的影响下,蔡廷锴投身孙中山的革命活动。1922年3月,孙中山在韶关督师北伐,在攻占信丰城的战斗中,蔡廷锴奉命星夜追击退却的敌人。他带领全连强行军一日一百多里,突进袭击,将敌军击溃缴械,北伐军顺利占领信丰城,蔡廷锴被记功一次。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蔡廷锴升任第四军第十师第二十八团团长。不久,第四军扩编,蔡廷锴升任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副师长。1930年,蔡廷锴被任命为第十九路军军长。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时,蔡廷锴听到消息后,率第十九路军三万多官兵,在赣州宣誓反对内战,团结抗日。

1931年底,蔡廷锴召集全军旅长以上干部密商,打算在1932年2月率部沿津浦线奔赴东北,援助正在抗日的马占山、丁超、李杜。但此时日本蓄意扩大对华侵略,派遣军舰三十余艘和陆战队数千人在上海登陆,并且不断制造事端,上海局势紧张,蔡廷锴留在淞沪加紧备战。

1932年1月28日深夜,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对上海的进攻,制造了“一·二八”事变。第二天,蔡廷锴与蒋光鼐、戴戟三人联名向全国各界发出抗日通电,表示身为军人,“惟知正当防卫,捍患守土,是其天职,尺地寸草,不能放弃,为卫国抗战而抵抗,虽牺牲至一卒一弹,绝不退缩”。经过近四十日的浴血奋战,十九路军苦撑月余,粉碎了日军“四小时占领上海”的狂言,使其多次更换主帅、增加援兵。“一二八”淞沪抗战,沉重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为以后的全面抗战提供了宝贵经验。

由于坚决主张抗日到底,反对南京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不愿继续与红军作战,1933年11月20日,蔡廷锴与陈铭枢、蒋光鼐等人一起,发动了著名的福建事变,建立了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蔡廷锴任军事委员会委员、人民革命军第一方面军总司令。他们抵抗合围福建的国民党嫡系部队,与红军签订了抗日反蒋的初步协定。这一正义行动,在当时产生了巨大影响。

事变后,蔡廷锴流亡海外。1935年,蔡廷锴在香港与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等组织中华民族革命大同盟,主张联合各党各派一致团结抗日。全国抗战爆发之初,蔡廷锴领导军队参加了昆仑关战役等,但后来被蒋介石夺去了军权,他空有满腔爱国之情,却无处实现杀敌报国的志愿。

抗日战争胜利后,面临反对内战、争取和平的形势,蔡廷锴与李济深、何香凝等一起筹组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积极参加民主革命斗争。此后,他积极投入到反对蒋介石独裁统治、反对国民党发动内战的政治斗争。1947年,他参加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筹建活动,1948年初,民革在香港成立,蔡廷锴被选为中央常务委员兼财政委员会主任。

1948年9月,蔡廷锴作为民促的首席代表,应中共中央的邀请,到达东北解放区,参加“新政协诸问题”座谈会等活动。

北平和平解放后,蔡廷锴和其他民主人士到达北京。他先后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和第一届全体会议,参与了共同纲领的制定等工作。

新中国成立以后,蔡廷锴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家体委副主任、民革中央副主席、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等重要职务。

1968年4月25日,蔡廷锴因病在北京逝世。

(来源:新华社)

猜你喜欢

事变抗日抗战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的应对策略
抗日小英雄杨杨
抗日胜地 多彩阳湾
陈道明不拍“抗日神剧”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好事变“坏”事
“九·一八”事变后国联调查活动研究
抗战音画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