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诗词栖居于在课堂教学之上
2019-09-10封晶晶
封晶晶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是我国文化史上一颗璀璨的珍珠,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古诗词是生命的歌,是美的化身,是值得后人咀嚼、消化、回味的精神食粮。在语文教学课堂上,通过古诗词教学,不仅能弘扬民族文化、彰显民族魅力,还能提升人文素养、培养高尚的情操。所以,探究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對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思维能力等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就古诗词本身而言,言简意赅,词中有画,画中有词,一首诗、一阕词晕染出一片写意山水。言语浓缩的精髓中有许多“空白点”,这些“空白点”蕴含着丰富的因素。既有文人墨客吟咏叹歌,寄情于山水之间的甘霖,又有慰藉着心灵深处的沃土,让后人顶礼膜拜。我们在感受着痛和乐,也享受着美与甜。教学中,要想让学生感悟诗词的无穷魅力,教师一定要深谙“补白”的艺术,化抽象的意象为具体的物象,为学生营造具体的“画面感”,构建学生情感的桥梁,完成与作者内容、情感的对接,我的探究如下。
一、策略一:丰富想象画面,营造诗词情境
我巧用作画的方式启发想象,在空白点进行补白,攻破重点,抓住生成,也突出亮点,如教学《渔歌子》的过程。
教师:如果我们把这块黑板当作画纸,请张开想象的翅膀,老师先画什么好呢?
学生A说:应该先画西塞山。
学生B说:应该先画青色的西塞山,因为春天到了,山上小草绿油油的,像块绿色的大地毯。树木葱葱郁郁,插入云霄。
学生C说:应该先画连绵起伏的西塞山,是一座连着一座,清奇俊秀的。
教师:这连绵起伏的西塞山上长满了树木,郁郁葱葱,一片生机。(勾勒出西塞山)
以上教学,从作画入手,调动学生的感官兴趣,让学生从视觉、嗅觉、味觉、听觉等进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从而构建诗词的完整情境,然后回归文本的诵读。在展开想象的前提下,学生在畅所欲言中获得语言的生长、精神的愉悦,不知不觉已把整首词的语言文字化为鲜活的意境,深深地融入学生的内心,这样才会更准确、更有效地将人文性与工具性融合起来,实现言意兼得的教学目标。
古诗词之所以在朗读时朗朗上口、扣人心弦、铿锵而动听,是因为其具有韵律美。而古诗词当中音律美感的体会仅仅通过古诗文字的文本阅读是难以充分体验的,要深入理解古诗词中的韵律与节奏,一定要通过朗读才能实现。
二、策略二:创设朗读情境,深入古诗的韵律
诗读百遍,其义自明,其情自见。通过诵读,能将自己的体会、情感表达出来,在课堂上营造教师、学生、作者彼此间心灵相融、情感相通、协调合拍的良好共鸣体,从而提高学生知识、能力、人格、审美、文化等综合素养。且古诗词“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教师在指导学生诵读时要注意诗的节奏、韵脚及合适的音调,从而恰当地表现诗中的思想感情。
重视朗读,首先要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让学生读出不同的感悟,同时教师要成为引领学生朗读的组织者、合作者和促进者,让学生渐入佳境,读出层次,通过朗读,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中的韵律和美感。所以教师在讲解古诗时应组织学生多次大声朗读,进而让学生进入到诗词的情景当中,将意境再现,进一步了解作者的心境,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譬如,《示儿》这首诗的入诗点以仄声为主,悲凉凄婉贯穿本诗。如果在示范朗读过程中给学生营造出一种惆怅、沉重的氛围,就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诗中意境。再如《暮江吟》整首诗以“ong”韵为主,音调顿挫缓急,平仄错落有致,极具音乐的韵律美,把学生带到诗的意境当中。
理解古诗词要与作者在创作时的生活背景和社会经历进行紧密的联系,这些作品大部分是诗人在遭遇不平、仕途不顺、喜出望外时有感而发,所以大部分诗词都反映了诗人的生活经验和思想感情,而这也是古诗词的教学难点,因为诗词寄予的是古人的思想与情感,与当今学生的生活经验有相当大的距离。如果此时适当挖掘一些作者创作时的背景资料,就可以恰到好处地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
三、策略三:挖掘背景,拓宽课堂空间
我运用背景资料抓关键词眼,突破了文本的难点,成就了课堂上的精彩,如教学《渔歌子》的过程。
教师:这位渔翁不避风雨,独自垂钓。他除了钓鱼,还会干什么呢?(了解背景,出示词人生平)让我们把目光再次投到这位渔翁身上。有人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位渔翁不避风雨,独自垂钓,他真的仅仅在钓鱼吗?这位渔翁,他可能是谁呢?
学生:张志和。
作者简介:烟波钓徒——张志和
张志和,唐代诗人、词人、画家,初名龟龄,号烟波钓徒、玄真子,浙江省兰溪人(今金华市)。十六岁游太学,献策唐肃宗,深蒙赏重,赐名“志和”,后因事被贬,以托辞亲丧,未到任。扁舟垂钓,游玩于山水之间,流连忘返。期间,皇帝曾派人千里寻他,没有结果。他的哥哥张松龄担心张志和遁世不归,百般劝阻,没有结果。
教师:了解创作背景后,我们更能体会张志和的心声。这位渔翁他真的在钓鱼吗?他除了不想回家之外,还在想什么呢?
学生: 从“十六岁游太学,献策唐肃宗,深蒙赏重,赐名‘志和’,后因事被贬,以托辞亲丧,未到任”可以看出张志和不愿回到朝廷,厌恶官场上的钩心斗角。
学生: 从“十六岁游太学,献策唐肃宗,深蒙赏重,赐名‘志和’”可以看出皇帝很欣赏张志和的才学,所以重用他,并亲自赐名。但从“期间,皇帝曾派人千里寻他,没有结果”看出皇帝还是想重新重用他。但世事的变迁、人生的起伏令张志和想开了,他不愿回家,不愿回到官场。
教师:我们知道张志和钓鱼从不撒鱼饵,直钩钓鱼,他钓得到鱼吗?他在钓什么?张志和隐居于江湖、忘情于山水,他不愿回家,更不愿回到官场。他想过着悠闲自在、怡然自得的生活。
这一教学巧妙挖掘、运用了背景资料,突破了教学的难点,打开了学生的视野,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感悟了作者的情感。这样有度的拓宽关注了学生的阅读宽度和深度,有效地贯通和整合了文本的内涵。由此一来,学生也能更准确、具体、全面地把握诗词中涵盖的人生哲理和文化底蕴,在后续的鉴赏和学习中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责编 唐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