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自尊理性积极的社会心态
2019-09-10李晓丰
李晓丰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培育积极的社会心态,并将其纳入国家治理体系中。
积极的社会心态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社会和谐的具体特征,又为社会良性发展提供了条件,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积极的社会心态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可靠保证。积极的社会心态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体现,也是社会经济蓬勃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现代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体现着社会的综合变迁,不光是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和文化模式的转变,还包含了社会心态的变迁。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对促进经济社会的有序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只有社会多数成员保持“正能量”,人们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社会的各种资源才能得到优化配置,从而使得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反之,如果社会心态扭曲变形,社会成员处于仇视、焦虑等不良心态中,社会内耗将加剧,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也就无从谈起。因此,需要从社会心态的角度出发,形成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从而调动社会成员参与经济社会建设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积极的社会心态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容之一,深化精神文明建设是党中央应对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出现的新问题采取的重要举措,其中一个着力点就是培养社会成员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是保证社会和谐的客观要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改造人们的主观世界,其目标是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和理性精神,引导广大群众分清善恶、美丑和是非,并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各种问题。积极的社会心态是形成良好社会舆论和社会思潮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培育积极的社会心态,有助于在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深厚的社会心理基础。
积极的社会心态有助于个人的全面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的心态决定了精神状态和处世方式。遇到困难时,能勇敢面对,以乐观的心态去处理挫折,这样的人就容易感到幸福,幸福指数越高,在工作上也就有更大的发展。反之,凡事怨天尤人,面对挫折只想着逃避,个人就无法获得幸福感,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工作中就容易陷入绝望境地,丧失成长进步的空间。尤其是当前深化改革步入深水区,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包括收入分配制度、养老保险等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情况下,保持积极的社会心态对个人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尤为重要。
目前,我国公众社会心态呈总体向好态势,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也会通过社会心态表现出来。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探索培育积极社会心态、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成为重要课题。
夯实培育积极社会心态的物质基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作为社会意识初级形态的社会心态的发展是由社会经济决定的。社会心态是以一定物质基础做保障来生成、以丰富的物质财富做依托来运行、以稳健的经济基础做支撑来发展。而现阶段直接影响社会心态的贫富差距、生活压力、社会不公、利益诉求等现实问题,其实质涉及的就是经济问题、利益分配问题。生产力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根本因素,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是培育社会心态的物质基础。新时期发展经济,要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以创新驱动发展为经济发展增添活力和动力,提高经济增长效益。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城乡间、区域间、阶层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贫富差异依然明显,公众社会心态不平衡,影响社会和谐与发展,因此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发展,一是缩小城乡间收入差距,二是缩小区域间收入差异,三是缩小阶层间收入差异。
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疏通利益诉求中的积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社会治理的核心是人,重点在城乡社区,要推动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充分发挥各级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基层组织与社会成员的接触是直接的、面对面的,这样更有利于了解真实的民情民意。加强完善基层组织的利益诉求机制,可以更好地保证各阶层尤其是底层社会成员有效表达自身合理利益诉求,将很多矛盾化解于萌芽状态,消除不和谐的社会因素。因此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基层信访制度建设,提高基层信访人员及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和专业化、规范化水平,学会倾听社会成员的声音,切忌野蛮切断社会成员表达利益诉求的渠道,隔离政府和人民、激化矛盾,恶化社会心态。同时,要充分利用社会组织直接联络群众、群众基础好及运行成本低的优势,发挥社会组织的协调作用,促进社会公众的诉求得以更加顺畅地表达和解决。社会组织还可以利用其所拥有的公共服务能力,在一定范围内协调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社会成员的合法利益。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和引导。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要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精神,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发挥家庭对个人成长的积极促进作用;二要大力弘扬革命文化,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把光荣传统发扬好;三要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还指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要用优秀的文化作品去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用丰富的文化生活充实人的精神,让不良思想无缝可钻,引导人们坚守正义良知和理想信念,坚定前进方向。
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注重社会心理疏导。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培育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充分发挥社区功能,针对重点人群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在社区开展社会心理服务工作是加强和创新社区治理的体现,充分发挥基层社区组织直接联系群众的优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普及工作有利于培育社会各阶层,尤其是底层成员的社会心态,注重提供预防性和发展性服务,提高国民心理素质。二是建设和完善社会心态监测预警机制,促进社会治理。在当前人口流动频繁、社会心态复杂多变的时期,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参与到社会心态的建设中来。国家和政府在出台重大政策,尤其是民生方面的重大政策前,应关注大数据系统所反映出来的当前社会心态主要问题、矛盾和趋势,科学合理决策,提高政策的科学性和适应性水平。建设和完善社会心态监测预警机制,为国家相关职能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也是促进社会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有效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