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戒形式主义要优化顶格管理
2019-09-10房宁
房宁
最近,力戒形式主义成为体制内及社会的热词。近一时期,我们也做了一些有关这方面问题的调研,现实中特别是在基层,形式主义的情况是比较普遍存在的。
当前形式主义问题的出现和发展有多方面原因。从公共管理学角度看,普遍存在的形式主义问题与顶格管理模式及其理念有关。
所谓顶格管理,简单说来,就是一切按照上限进行管理的操作模式和理念。全部管理工作要求“四最”——“最全事项、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快速度”,也就是追求经济学讲的“最优化”。
顶格管理是如何带来形式主义的呢?
先说“最全事项”。做事要有重点,但现在事情的确太多,一来就“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但事情做起来都要到基层,都要到管理界面,所谓“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上面千把锤,底下一根钉”。
治理也好、管理也罢,在上级是一个想法,到基层就是一大堆事情。现在基层管理的工作任务太多,这也要管,那也要做,事情往往是越做越多。因为社会适应性反应,一个问题的解决往往会引发新的更多的问题。比如,某些查堵漏洞的措施往往会成为新的钻空子机会。就像广东人说的,“多只香炉多只鬼”。
其次,“最高标准”。标准高,意味着投入的成本要多,最高标准就要有最大投入,但基层普遍缺乏资源和经费。
我不久前到东南沿海某市调研,这个市里有个工业强镇,经济非常发达。2018年该镇工业产值达360亿,上缴各项税费31亿。但因为现在一些地方——特别是东南沿海经济发达的省份实行乡财县管,上级拨给这个镇年度经费4000万元。基层的经费开销主要分三块:养人、办公和做事。该镇的财政供养人员,包括公务员、老师等,每年就至少需要8000万,再加上办公、做事,去年实际支出达1.1亿。中间缺口7000万,这些都得自己去筹措。
为什么现在地方债务问题突出?就与要求和指标过高,但又没给够钱,结果做不到,没办法,不少基层政府就靠卖地和借债筹措经费有关。
再次,“最严要求”。现在上级布置任务有时非常具体,包括路线图、时间表、各项标准,要求不折不扣地执行。但底下情况千差万别,不可能和上面政策一一对应。我爱用“踢足球”来比喻。如果裁判机械地按照所谓的规则来执行,一碰就犯规,一跑就越位,那就甭看球了,光听裁判吹哨了。所以,各种政策执行时,也要有一定灵活性。否则任何政策都无法真正得到执行和落实,还会助长形式主义。
当然,现在强调从严治党,该管的一定要管好,这与留有一定灵活性不矛盾。如果不折不扣的顶格管理,底下就可能出现明知不合理却机械式硬执行的情况。现在基层出现很多奇葩现象,都和这有关系。比如老两口种庄稼,折成收入,按标准就是贫困户,但他们儿子在外头打工,经常寄钱回来,老两口实际生活不困难。然而,由于后者难以统计,按标准就得给钱。而有的家里头有欠债等负担,但看着有些收入,这样即使真的贫困也不能给,给了就不合规了。
最后,就是“最快速度”问题。我们国家很大,层级很多,一项工作布置下来,中间要有时间成本。拿我来说,有一次我接到一个任务,要求那个月18号前完成,但我接到任务时候已经是20号了。后来一查,这项政策半年前上级部门就制定了,但这传达路上就走了半年。可是任务一到了下面就急如星火,事情再急也只能是肤皮潦草地应付过去。
这种情况多了以后,底下也会糊弄上头。我们调研也发现所谓“击鼓传花”现象,大家不断地把上面的东西传下去,把下面的东西传上来。其实大家并不都那么认真。因为,这么多的事情和头绪,上报的那么多表格或报告,最后会不会有人认真看还是个问题,不少人就有这种侥幸心理。
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要治理形式主义问题,除了针对形式主义产生的原因来治理,还得改革管理的理念和操作模式。
首先,尝试减少管理事项。不是管得越多越好。该管的一定要管好,但过了一定限度,管得越多反而越糟糕。政府不能什么事情都管,有所为有所不为。管理也包括自我管理,管住自己的手,管住顶格管理的冲动。
其次,量入为出。从实际出发,树立成本观念。现在更大的问题不是开多少会,而是要给多少钱办多少事。上级在提要求的同时,也要配给相应的资源,支付相应的成本。基层办事要人要钱,上级对其足够体谅,尽量为其提供足够的人员和经费,共同把事情办好。
再次,留有游隙。要赋予政策一定的灵活性,给基层一定的自由裁量空間,使其能够结合实际,有效地执行政策。
最后,留出时间。像前几年一些地方要煤改气、煤改电,本来是好事,可是都到秋天了,西北风都刮起来了,突然说不能够烧煤,要改烧天然气或用电。可那天然气、管道、电在哪儿呢?做事情不仅要问对不对,更要看行不行得通;在事情不具备条件的时候,更好的办法是尽量创造条件,留出足够的时间。(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所长,本文系根据作者接受观察者网专访整理)
“如果领导晚上8点走,你要等到他出办公室的一刻,看见的是你在读文件或者敲键盘。如果他问你‘还不下班啊’,你就说还有点事要提前做好准备……”近日,媒体报道的“摸鱼式加班”现象引发关注,这并非网络段子,也不是网友臆造,《人民日报》报道了一种现象,“局长办公室的灯亮着,科长的灯就不敢关,科员也得干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