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名句学习
2019-09-10
【原文】
如囊萤①,如映雪②。家虽贫③,学不辍④。
【注释】
①如:比如,像。囊萤:把萤火虫装入袋子里。这里说的是晋朝车胤的故事。囊,用袋子装。
②映雪:映着雪光,借着雪地反射的亮光。这里说的是晋朝孙康的故事。
③虽:虽然。贫:贫穷。
④辍:停止,中断。
【译文】
比如晋朝的车胤,家里贫穷,买不起油来点灯看书,于是把萤火虫装进用纱布做成的袋子里,借着它们发出的微弱亮光来读书。再比如晋朝的孙康,同样是家境贫困,买不起油点灯读书,他不顾冬夜的寒冷,借着屋外雪地反射出的亮光读书。车胤和孙康虽然家境贫穷,却从未停止学习。
【解读】
中国有句古话“自古寒门出英才”,是说家境越是贫寒的人,学习越是刻苦,越上进。我国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也有很多。单单《三字经》中就已经为我们罗列出很多这样的寒门英才,他们艰苦朴素,不屈不挠,坚持学习,最终皇天不负有心人,学有所成、光宗耀祖,在历史上写下属于自己的一页。有很多成语典故都向我们讲述了古人在恶劣艰苦的条件下,依然潜心苦读的故事,比如凿壁偷光、萤囊映雪、雪映窗纱等。
晋代时的车胤从小就勤奋好学,读书不倦。但由于家境贫寒,刚能维持温饱,父亲拿不出多余的钱去给车胤买晚上读书用的油灯。家里无法为车胤提供好的学习环境,因此,他只能在白天抓紧时间背诵诗文。有一年夏天的一个夜晚,车胤正在小院里背一篇文章,忽然看见有很多萤火虫在低空中一闪闪地飞舞,一个个小小的亮点在黑暗中竟然有些耀眼。车胤想,如果把足够多的萤火虫放在一起,它们的光亮不就可以做一盏灯了吗?于是,他找到一只白绢做的口袋,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了进去,然后扎住袋口吊了起来。这亮光虽然很微弱,但总算可以勉强用来看书。从此以后,只要有萤火虫的季节,车胤就会去抓一些来当灯用。由于他勤奋苦学,饱读诗书,后来终于成为国家的栋梁。
古人有云:“十年窗下無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封建时期实行科举制度,只有不断学习,终年埋头在书本里,才有可能取得功名,读书可以改变生活现状。学习是增长知识、自身道德修养的方式,不断地追求知识,追寻未知的事物,才能够不断地充实自己。
(摘自《〈三字经〉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