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70后”的留学往事:“第一年生不如死”
2019-09-10钱志龙
钱志龙
《鲑去来:我的美国留学往事》一书以自传体的形式,回顾了作者出国考试及出国留学的经历,以一连串跌宕起伏、生动有趣的真实故事展现了自己在21世纪初的美国留学生活。
对于一个刚从中国过来的本科生,一条十几年在应试教育的“池塘”里长大的“淡水鱼”,突然被扔进太平洋,直接读美国的研究生,确实有些超乎想象的挑战。
我是被保送到北大的“学霸”,在考试这方面早已百炼成钢。所以,到了美国我天天盼着考试,因为这是我唯一擅长的事,也是我唯一可以证明自己是个好学生的方式。但谁知道美国的文科研究生院基本没有考试,主要是靠以下几个方面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而这些偏偏都是中国学生的死穴。
第一,廣泛阅读。每门课的教授都会给你一个书单,少则是几十页的论文,多则是几大本厚厚的学术书籍。我刚拿到的时候以为是一学期的量,后来同学告诉我这只是一星期的阅读作业。
在中国的基础教育阶段,基本没有泛读的训练,学生根本不被允许读任何别的东西,所有考试不考的书都被视为“牛鬼蛇神”,更别说英语原版书了。而泛读其实是有技巧的,泛读要求的不是学生死记硬背的能力,而是能一目十行地领会作者观点的能力。
第二,课堂讨论。读书是第一步,思考是第二步,分享是第三步。你要了解同领域的其他学者是怎样的观点,继而用你的批判性思维得出你自己的想法,你可以赞同,也可以反对,无论如何,老师希望你有自己的想法,并由你亲口说出。
而在中国的课堂中,往往是老师口若悬河地讲,学生嗷嗷待哺地记,哪里有学生说话的机会?
整整大半个学期,我都是个专注的倾听者,就像公园里那些自己不下但喜欢看别人下棋的并没那么老的老头子。教授们通常也不会太刁难,他望向我,我低下头,他就放过我。
有一次我大胆说了实话:“我不知道作者想说什么。”你猜教授怎么说?“其实我也不知道作者想说什么。”这件事给我的冲击很大,鼓舞也很大,也让我明白教科书并不代表真理。所谓批判性思考,说到底其实就是让你有勇气说出自己真实想法。
第三,口头报告。Presentation(演讲)将全方位挑战一个学者收集、整理、归纳、分析、使用及呈现信息的能力,但最最关键的是先培养自信。我至今清楚地记得我的第一次演讲有多狼狈,因为紧张而全身颤抖。
说到底,留学生的第一年通常是“生不如死”的,即使“学霸”也不能幸免,并不是你不够优秀或不够努力,而是因为游戏规则变了,之前那么多年的应试教育并没有帮你做好相应的准备。
(摘自《鲑去来:我的美国留学往事》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