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教学的价值追求及策略探微
2019-09-10万君仙
万君仙
摘要: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编排彰显了古诗词的重要地位,但教学中仍存在诸多常态问题。古诗词教学中,教师不妨顺应古诗词情感抒发的特点,建构“显象—得意—达境”的赏析思路;利用外围材料的比较佐证,帮助理解古诗词内容;基于诗人的创作个性,体悟古诗词“这一首”的风格。
关键词:统编教材古诗词教学赏析思路内容风格
一、教材地位——并立其中显要旨
王先霈先生在《文学美》一书中喻诗歌是“文学长子”,说明诗歌在文学样式中的重要地位;当下的流行语“生活不仅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说明诗歌永远是理想的存在,代表着美好。而中国古诗词更是文学殿堂里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诗歌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从来就不仅仅是语文的,更是文学和美育的。
在原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的课内教学内挂于文言文单元,每册10首背诵积累外挂于最后的附录。而在试行的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除了保留原有单元课文中的课内精读外,将原来在教材最后用附录呈现的古诗词,调整为与“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名著导读”并列呈现的五个板块之一,即“课外古诗词诵读”,并且一册书一分为二,前后各5首。除诗歌本身外,还带有精要简短的赏析文字。这些赏析言简意赅地将一首首经典的古诗词放在诗歌题材、内容、创作特色的经纬坐标中。很显然,这些精要的赏析文字与古诗词本身组合在一起,给学生的积累以铺垫支撑,希望学生在积累的过程中,能在理解背诵的基础上充分啜其精华,闻嗅古典诗词的隽永芳香;希望学生在背诵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这种如此典范和优美的文学样式的文学熏陶,热爱继而传承其中浸润的中华文化精粹。所以,教材中呈现位置的小小改变,彰显出古诗词的重要地位。
二、常态问题——简单平面不到位
但对于初中生而言,诗歌学习似乎还有诸多的常态问题。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因诗歌审美的高冷、学生理解的障碍,加之在考试中古诗词直接考查的分值占比小,有些教师在面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时,往往会将古詩词的教学简单机械处理,导致其教学状态同质化,教学目的功利化。
如,将对古诗词的理解等同于文言文的文义梳理教学,进行字字落实的翻译。忽略了“诗无达诂”这一诗歌鉴赏最基本的原则。这样的翻译式教学,失却了诗歌教学应有的审美特质,喻之如烹饪,就是直接将一种极好的食材白煮,使之索然无味。
又如,以朗读、背诵、默写为教学过程与目标,诗歌教学止步于识记层面,甚至连考查“初步鉴赏”的基本要求都不能达到。
这些做法显然忽略了古诗词教学的审美育人功能。初中古诗词教学不仅要落实达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四学段“阅读目标9”关于古诗文的目标,还要落实达成文学作品的“阅读目标6”及其他阅读目标。而且,由于文本的高度凝练,用古诗词教学达成相关的“阅读目标”,是更为经济有效的做法。
三、教学例谈——含英咀华嗅芬芳
根据以上分析,下面例谈一些基本的教学方法和思路。
(一)顺应古诗词情感抒发的特点,建构“显象—得意—达境”的赏析思路
统编初中语文九年级的诗歌学习已经明确提出“把握诗歌意蕴,体会诗歌艺术特色”“把握诗歌意象”等语文素养要求。“显象—得意—达境”的赏析思路正是循着这一要求而来。
“显象”,即彰显意象;“得意”,即获取诗歌相对意义的理解;“达境”,即把握诗歌意蕴及意境。“显象—得意—达境”意指在读懂诗词大意的基础上,将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转化为具体可感的画面,领悟作品抒发的情感、负载的思想意蕴、营造的意境。这是一种古诗词教学的常规思路;同时,作为一种鉴赏方式,也是学习古诗词需要达成的目标之一。
怎样打通这一思路?对于初中生而言,“显象”是诗歌鉴赏入门的抓手,最为重要。但要实现“显象”之“显”,仍需殚精竭虑——因为“显象”不是简单地找出诗歌的“意象”,还要“显”出“象”之特征。这也是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不能做到位的。以下都是可以尝试的方法:
1.通过诗歌疏言过程,想象意象画面。
当然,诗歌的“疏言”要区别于文言文的“疏言”。文言文的“疏言”是为了“正义”,而诗歌的“疏言”是为了“显象”。不仅要找出“物象”,更要抓出“象”之特征。这就要避免直接从字词中感受感情,而是要先将文字转换为画面和场景,变抽象为具象,变平面为立体,变静止为灵动,让学生在形象中感受、理解诗歌内容,领悟诗句的情感意蕴,便是在“显象”中“得意”,进而“达境”。
如统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李白的《峨眉山月歌》,鉴赏文字中如下:“峨眉山头高悬的那半轮秋月,映在江中,仿佛和水一起流动,陪伴着诗人远行。”这就是“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的“显象”之旅,也为教师在课内精读古诗词的教学提供了参照。在教学实施中,如果这个过程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来完成,必定会是一个学生理解诗歌、想象画面、表达语言等语文能力的锻炼过程。
又如教学统编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首先让学生找出诗中出现的“水面”“早莺”等景物,即诗歌之“意象”;要求学生注意诗中景物的修饰语,如暖树之“暖”、 “浅草”之“浅”,思考诗人看到了“树”“花”“草”怎样的样貌;再引导学生查找景物之间内在的联系,画面就被想象出来了:低低的云脚压伏在宽广的水面边际,早莺在春阳照射的树杈上争鸣,新燕筑巢,赏春人骑马漫步小草初生的、绿杨飘拂的白沙堤,看着迷离的花影,内心不由自主地流淌出清新、舒爽的情思。此时,这种情思既是诗人的,也是读者的,更是学生的。请注意,这些修饰语,是与“象”不可分割的,是“象”之特征,更应被“显现”出来,如此方能在准确地把握景物特征的过程中“得意”“达境”。
2.借助诗歌中绘画语言,还原意象画面。
所谓“诗情画意”,诗歌之“画意”往往涉及色彩、线条、层次、透视等构图语言的分析。
如“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绘画语言是典型的“透视”,“含”字形象地描写出这种透视效果;“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典型的色彩渲染和浓墨重彩的凸点。把握住色彩之绚烂,就能品味出“江南”之好。
这里的关键,是利用绘画语言去还原画面,将绘画语言作为抓手,赏析诗歌。
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绘画语言是隐含的色彩、线条与构图。从画面构图的角度说,在碧天黄沙之间,添上一柱白烟,一“圆”置于“长河”之上,成为整个画面的中心。这样的构图,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感受。《香菱学诗》里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如果没有绘画语言的赏析,字字皆俗,但由绘画语言构成图画时,一幅典型的塞外沙漠的壮景奇观便置于我们的脑海,一下子化腐朽为神奇了。因此,赏析也同样要基于画面语言的还原和画面的重新建构,方能“达境”。
3.在诗歌炼字的比较遴选中把握意象特征。
有些诗歌炼字之初,就是一个比较、选择的过程。贾岛的“推敲”,“春风又绿江南岸”之“绿” 较之“到”,“悠然见南山”之“见”较之“望”,都是耳熟能详的例子。
有时,这种比较,甚至能分析出看似无中生有的“象”。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落木”而非“落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也相去无几,然而到了艺术形象领域,造成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林庚先生在《说木叶》中有精辟的阐述,大意为:“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树干,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彰显出树木落叶后的疏朗与空阔,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树的颜色,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色,这与落叶一般的绿色相比,更深、更重、更冷,而且在触觉上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更能带来秋天整体上的疏朗气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的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枯黄的叶子,冷冷的,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另外,从音韵上讲,“木”是仄声中的入声字,“落”字也是。两个入声字连用,更能抒发抑郁情绪。
通过这些比较,景物特征就很容易显现并被学生理解。这样的比较,也是基于文学表达的根本规律——文学的表达总是将“现实之物”变为“心中之象”,即被描绘出来的客观世界已经被主观情感观照过、改造过了。当我们在比较中将后者还原成前者时,课堂教学也就让学生体悟到了“以言达意”的表达规律。
(二)利用外围材料的比较佐证,帮助理解古诗词内容
经典的古诗词源远流长,这个过程中附着了许多经典的赏析评论、典故趣闻,它们都是教学的外围资源。
如利用诗话、写作背景或知人论世原则,寻找能撬动全诗的切入点,创设问题情境,进行知识激趣或设疑激思,其目的是消除学生与古诗词的隔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好地理解古诗词内容。
如统编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教学设计,就是通过与课外相关材料的比较阅读,创设相应的能推动学生思维的问题情境,解读诗歌内容。具体设计如下:
1.比较下面两首诗,为什么刘诗流传更为广泛?(这一设计将教学前置一步,撬动思维。)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基本内容梳理。
(1)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概括回应:感伤中不失沉雄,凄婉中尤见苍劲。)
(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用典揭示:感叹旧友凋零、今昔异貌,苍凉中颇有自嘲的调侃意味。)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抒情表达:在手法上,将诗情、画意、哲理熔于一炉,以形象的画面表现抽象的哲理,旨趣隽永。)
(4)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長精神。(顺势作结:说苦楚,要言不烦,体现在用典上;表心态,感伤迅速转为昂扬,给人鼓舞;酬应答,起承转合,结构严谨。)
3.比较分析。
同样是名家,两相比较,不难发现,刘诗在简要地回应之后,用典表达同病相怜的内心不平;又通过寓理于景的抒情表达,不仅劝勉友人,也劝勉天下人;同时,寓理于景的哲思名句点亮了全诗,诗歌境界陡然升华,从朋友之间酬和的“小我”走向用普遍原理劝勉天下的“大我”。
“风物长宜放眼量”,这样的材料需要教师打开自己的眼界去有意寻找和用心积累。合理地运用,往往能对某首诗的教学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特级教师赵富良在教学杜牧的《赤壁》时,就引用李白《赤壁歌送别》中的两句:“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操。”换掉原诗的后两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然后让学生比较,从而深入浅出,一下子就将杜诗在虚实之间表现的“刚柔相济之美,生不逢时之叹”的诗歌特征展现得透彻深刻。所以,这样的材料值得我们踏破铁鞋去觅来。
(三)基于诗人的创作个性,体悟古诗词“这一首”的风格
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叶子,每位诗人,乃至每首诗所描写的生活画面、所抒写的情感世界、所运用的艺术手法都让“这一首”呈现出不同的内在特质。这些都是古诗词鉴赏绕不开的话题,有时也是鉴赏的抓手。
如通过《行路难》看李白的浪漫。在“这一首”中是:硕大无朋的意象运用描绘困顿之势,浓墨重彩的动作描写勾勒激动之情,思接千载的典故运用表达心底之意,波澜起伏的情感宣泄抒发执着之求。这样的归纳都紧扣着“这一首”的特色,透过“这一首”又可以看到李白的浪漫基因——盛唐气象,自身个性。
又如通过《登岳阳楼》理解杜甫的沉郁顿挫。孙绍振教授曾有精到的论述:明明是个人的痛苦,健康恶化、亲朋离析,但杜甫却把它放在宇宙(“乾坤”)和时间的运动(“日夜浮”动)之中,这个气魄就宏大了。这并不完全是技巧问题,诗人是把自我的命运(亲朋离散、老病异乡)和远在视线之外的战乱(“戎马关山”),以及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彰显家国情怀,随即又转向了个人的小命运,为亲朋的信息杳然和自己的老病而涕泗横流起来。这非但不显得小家子气,深沉的情绪起伏更凸显出全诗的情感节奏。因而,杜甫的“沉郁顿挫”就有了理解的抓手:首先在空间视野上加以表现,继而从国家到自己个人的命运上来回“顿挫”,境界由大到小,由开到合,情绪也从高亢到悲抑微妙跌宕,彰显情感节奏的曲折变化。
此外,稼轩词的用典、东坡词的豪放和别开生面……都是抓“这一首”特征的落点。
综上所述,诵读永远是古诗词教学最行之有效的閱读策略,也就当仁不让地成为古诗词教学的主要方法。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更不要说“朗读即鉴赏”。但,古诗词教学如果止步于简单机械的诵读,想必是得鱼忘筌,固步自封。当然,教学从来就是“大体则有,定体则无”,古诗词教学更应如此,所以,方法肯定是不胜枚举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作为语文教师,只要凭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广博地接受古典诗词滋养,广泛阅读一些经典的鉴赏本文,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和学生一起含英咀华,就一定会嗅得古诗词的芬芳。
参考文献:
[1] 茹红忠.显象得意:凸显古典诗词特点的阅读教学策略[J].语文教学研究,2010(6).
[2] 孙绍振.杜甫诗歌之“顿挫”——《登高》赏析[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9ce5fd01000c3j.html,2017-11-18.【编者按】听说读写是人的“核心素养”,是学习的重要方式,在所有学科教学中都应该受到重视。但现实是,它们往往只在语文、英语教学中受到重视。本刊在2017年第6期刊登过石建华、张寿彬老师的文章《初中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关注了数学教学中的“说”。本期继续刊登石建华、张寿彬老师的另一篇文章,看看他们在数学教学中是怎么让学生学会倾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