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高品质学校建设的课程优化统整
2019-09-10仲尧明
仲尧明
摘要:高品质学校建设离不开对课程的优化统整。课程优化统整的方向应基于学生基本素质;课程框架的搭建应突出学生个性化素养;课程优化统整的内容包括创新课程资源、创新教学方式和创新评价机制,建构校本化课程方案。
关键词:高品质学校课程优化统整课程资源教学方式评价机制
课程改革高品质学校建设离不开对课程的优化统整。指向高品质学校建设的课程优化统整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既指将国家课程进行学科内以及跨学科、跨学段的知识与能力的创造性优化整合,形成主题性、专题性、活动性的校本化学科改造体系,又指校本课程的开发、优化、提炼以及实施的课程创生过程,让师生更多地参与课程互动活动、体验知识的建构,将学生的长足发展作为评价的核心,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及学生发展观。
一、相关理论与研究
“统整”的理念,源于柏拉图所提出的灵魂和谐观,后经赫尔巴特、杜威等人的完善及其创造性解读,一直是哲学家与教育家追求与实践的方向。康乃利和本·佩雷兹等学者认为,课程统整应该改为“课程调适”,避免课程实施的权威主义之音。国内学者王伟廉、黄普全等认为,课程统整主要有三层含义: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综合,学科与学习者的综合,学科与社会的综合。他们认为,建设“把学生在校内的学习同校外的生活及其需要紧密结合的整体化课程”才是新课程发展中课程统整的内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表明:“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精心准备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也规定,模块设置要“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由此可见,当前我国的课程统整研究,更关注学科知识的整合,重视学科与学习者的互动沟通,注重学科与社会的融合,而关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视野下学校课程优化统整的研究与实践,则鲜有涉及,或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有鉴于此,我校启动了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课程优化统整研究,探索课程优化统整的科学性、系统化和可操作的方法,为建设高品质学校奠基。
二、课程优化统整的实践研究
(一)基于学生基本素质,确定课程优化统整的方向
课程优化统整的目的是开发、建设能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资源,搭建适应学生发展的最佳学习平台。我们经过调查研究,厘清了本校学生的基本素质,确定了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突出学生个性的课程优化统整方向——通过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和改造,让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具体课程中得到落实;通过统整校内、校外课程资源,构建基于本校学生基本素质的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满足学生发展的个性化需求。
(二)突出个性化素养,搭建课程优化统整的框架
国家课程依照课程标准设置,强调标准性与达标性,无法很好地兼顾地域特征与学生个性。学校课程优化统整的目的,是使学生的个性化素养充分得到提升。我们在课程规划设计中,始终把学生当成独立个体来研究,以开发、设计的课程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到个性化教育为目标。在课程实施中,以提升学生个性素养为目标,整合教学要素,优选教学方法,设计最优化的教学方案。通过课程设计、实施与研究,最后形成课程框架(见下页图1)。
该框架依据个性化素养理念,遵循基础性、科学性、地方性、民俗性、生活性和应用性的基本原则,设计出适合学生个性化素养发展的“个性选修课程”“狮山文化课程”“知识性课程”“活动性课程”等课程群。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课程基地、名师论坛等途径统整课程的实施,实现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兴趣爱好、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能力的课程目标。
(三)建构校本化课程方案,明确课程优化统整的内容
在落实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的基础上,我们按照课程优化统整的方向和框架,从课程资源、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统整课程内容,设计、建构校本化课程方案。
1.创新课程资源。
智慧型课程是随着智慧型教育的兴起而产生的在线开放性课程,强调综合运用多种学习环境、多种学习工具与信息技术等新型学习方式,遵循“转识成智”的核心理念,聚焦培养智慧、多元智能及学习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实现学习的领悟和体验、促进知识的内化运用。近年来,学校不断探索智慧型课程资源的创新路径。图1
其一,实施“互联网+教育”行动计划,创造线上、线下融合的学习环境,增强学生课程学习的自主性和参与度;其二,重视教师、学生与课程的互动,创新教与学的方式,促进课程的创新与生成;其三,注重校内与校外、历史文化与现实发展等方面的课程资源优化统整,从信息资源、知识资源、教师资源、学生资源等方面创新课程资源。
以“狮山文化课程”为例,该系列课程的建设本着知识性课程学科化、实践活动探究化、社团活动课程化的原则,立足苏州本土文化,深度挖掘姑苏文化中丰富的课程元素,结合苏州社会经济发展,实现学校课程校内外的优化统整;以“狮山论坛”、社团活动、课程基地等为平台,创建多样化的、可供选择的学习环境;运用调查、辩论、实践、实验等多种学习方式,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领悟和体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学习智慧的提升,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修养和行为能力,弘扬多闻阙疑的治学精神、善拼敢闯的实干精神、坚毅豁达的山水精神。
此外,学校还开发了“数理逻辑”“工程技术”“语言表达”“艺术修养”“科学研究”等选修课程,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培养了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2.创新教学方式。
创新教学方式,重点落在探索从多讲、多练到活动统整的行为设计。我们组织基于学情的分层学科活动、基于探究的情境化学科活动、基于交互协作的实践化学科活动,通过学科活动促进知识的加工、消化、吸收并最终内化为学科核心素养。
比如,“学本英语”是教学方式创新的一个范例。“学本英语”既是一种教学理论,又是一种教学方法,其核心要素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科特点为本、以学习活动为本”(见下页图2)。三个核心要素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形成了一种和谐共存、共生共长的教学生态。
又如,“体验式学习活动链”是在课程优化统整中实现学习方式改变的一种成功做法。“体验式学习”是指学习者亲身介入实践活动,通过认知、体验和感悟,在实践过程中获取新的知识、技能。“体验式学习活动链”是基于学习目标而综合设计的一系列有关联的体验式学习活动。它包含具体体验(感知学习)、观察反思(反思性学习)、抽象概括(理论学习)和主动检验(实践)四个阶段,体现了参与过程的个性化、认知过程的整体性、转化过程的持续性,实现了课程实施注重学生参与课程互动的目标。
3.创新评价机制。
传统的课程实施,过分关注学生对知识的获得,偏重应试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综合素质发展难以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课程实施,迫切需要创新评价机制,以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背景下,学校基于课程优化统整建立评价机制,制定评价标准。评价内容突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育,关注师生在教育中的生命质量,注重学生的发展与成长。针对学生发展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运用多种评价方式,保证评价的客观、全面和有效。评价指标尽可能多元、具体、明晰,能应对评价内容的复杂性及学生发展的多样性,且易于操作;评价效果能使“学优生”产生挑战感,“后进生”产生自信感,“中等生”产生被关注感,以此激发全体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与信心;评价目的是引导学生在生活经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领域都获得合理的发展,不断发掘教学中的生命潜力。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普通高中学校课程优化统整的研究”(编号:B-b/2016/02/63)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王伟廉.高等学校课程研究导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 黄甫全.大课程论初探——兼论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J].课程·教材·教法,2000(5).
[3] 王娟.智慧型课程:概念内涵、结构模型与设计流程[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7(3).
[4] 杨宇学.“学本英语”:把握学生发展的本原[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