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德性概念下的学生道德养成

2019-09-10李惠红

教育界·A 2019年6期
关键词:德性实践德育

李惠红

【摘要】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一书中详细地阐述了“德性”这一概念,他将其分为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而唯有道德德性的实践活动是我们一般人可以从事的活动,完善的道德德性养成是人类活动的旨归。道德德性可以通过教育养成,但需要建立在先天和后天共同条件的基础上。它不是单凭学校德育课程能造就的,而是集合历史的智慧。人们在生活中处处践行德育,是立足时代的道德现实和道德要求的结果。

【关键词】德性;道德德性;德育;实践

一、人类活动的旨归:完善的道德德性

“德性”一词是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体系中的核心概念,他认为德性“用于所有生命物及其实现活动,是使一个事物状态好并使其实现活动完成得好的品质。”由此可见,“德性”一词可理解为动词性的德性与名词性的德性。而动词性的德性是获得名词性的德性的手段,名词性的德性则是为了称赞动词性德性的产生。

作为动词性的德性是一种实践活动。实践以活动自身的目的为目的,理论沉思与理性活动相联系,是人的实践生命活动的根本所在,当其实现得好,被称为“完美的幸福”;实践活动实现得好的状态称为“德性”,而德性又可分为具体德性如节制、勇敢、慷慨、大度等和最终的德性即“幸福”。作为名词性的德性是一种品质,值得称赞的品质,是使我们在所有事务(人的事务)上做得适度的品质。因此,实践活动方式的德性是“道德德性”,它由习惯养成,要坚持适度原则,其实践得好的状态是“幸福”(较低层次的幸福);而理论沉思进行的活动德性是“理智德性”,它由教导而成。这种德性不需要坚持适度的原则,仅借助于逻各斯,其实现得好的状态是“完美的幸福”(最高的幸福)。理论沉思的活动“是神性的,这种活动显然只属于少数人,属于神学家与哲学家……而与实践理性相关的活动是属于人的、是多数人都可以从事的活动。”可以说,唯有道德德性的实践活动是我们一般人可以从事的活动,也是我们获得幸福的手段。因此,德性的养成更多意义上体现的是道德德性的养成。

二、道德德性的可教育性

道德德性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体现,它与快乐、痛苦相关,由习惯养成,即好的行为的不断反复。但道德德性作为涉及人的事务的实践活动,必然与人的欲望相联系。因而,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存在活动的两个极端状态,即过度与不及,当我们的活动做到适度时,德性便产生了。例如,温和作为一种德性,其过度是愠怒,其不足是麻木。由此可知,作为德性的实践活动,存在活动的好与不好、最好与最差两种形式。而最好的实现活动便是德性,最差的实现活动便是恶。由于人是具有理性的,因此,当我们在实践过程中遵从理性的指导时,我们便能使活动坚持适度原则。由此,选择便产生了。好的行為是因人自身的选择而作出的,教育可以帮助人们反复作出更好的道德行为选择,最后形成道德行为习惯。因此,德性是可教育的。但是,这种通过教育而形成的德性需具备一定条件才能开展和成功。

人的某种品质的形成基础是人需具备生物学意义上接受某种品质的能力,德性也是一样,其形成的基础便是自然赋予我们接受德性的气质和条件。此外,德性的养成要求我们必须先做出合德性的行为,这种行为是不断反复的,进而形成一种习惯。更重要的是,当我们做出某种合德性的行为时,是为了行为本身是好的,而不是为了行为以外的目的。例如,当人做出勇敢的行为时,其目的不应是为了获得荣誉或他人的赞赏,而是因为勇敢是一种优秀的行为而做出勇敢的行为。如何才能使人做出合德性的行为而不是恶的行为呢?教育便在此发挥了关键性作用,而且这种可教育性的德性在践行方式上养成人的内在德性,而不是言语框架内的外在德性品质。

三、德育的尴尬处境和归途

如何对人进行教育从而帮助人获得德性呢?现如今,社会和家庭将学生应担负的责任更多地转嫁给德育和从事德育的教师。德育成为我国教育中的一门学科,它一般意义上涵盖的内容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德育包含有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而狭义上则是针对个体进行的品德教育。事实上,在我国的中小学课程设置中,德育课所定的课程题目为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德育课程的现状。同时,在当代社会发展进程中,随着物质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尤其在通讯和网络技术发达的时代,社会不道德行为的表现能第一时间在我们面前呈现,这种不道德行为相比于具备道德性的行为,对人来说更加具有感染力和影响力。因为当个体有意或无意做出某种不道德行为时,便可以以他人不道德行为所带来的后果的严重性为借口。由此带来的是,大多数人会感到当前人的道德似乎呈现一种衰退趋势,人不仅没有成为物质的主人,反而沦为物质的奴隶。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人们更多,甚至于完全将其归咎于德育的无力,从而使德育陷入一种尴尬的处境。

当前道德环境与德育的现状不得不引人深思,德育应何去何从呢?正如鲁洁老师在其著作中所言:“既然历史把一个充满物质主义的世界交给我们,德育的任务也只能是去超越它!”如何超越呢?一方面,教师应到历史中寻找,追溯历史,探究古代的智慧;另一方面,每个时代都有其道德特色,也正因为如此,才能造就璀璨绚烂的道德星空。当然我们如今身处的时代也不例外,与其说时代呼唤人的德性,不如说时代要求培育适应它的德性的人。由此可见,德性养成不是单凭学校德育课程便能造就的,而是集合历史的智慧,在生活中处处践行德育,并立足于时代的道德现实和道德要求的结果,实现人人都是道德的教育者和学习者的目标。

【参考文献】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廖申白译.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鲁洁.超越与创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班华.现代德育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德性实践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从樊迟三问“仁”看孔子仁的思想(下)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德性能带来好生活吗?
德性能带来好生活吗?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