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过程 在“再创造”中建构新知
2019-09-10程红霞
程红霞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教学建议有这样的一句话:“重视过程,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这句话向我们传递了至少三层意思,一是我们要改变以往只重知识技能目标的观念,深刻认识到过程性目标的重要性;二是重视过程不是忽略结果,过程与结果之间的辩证关系是我们首先要明确理解的;三是这句话为教学实施过程指明了大方向,但具体如何操作尚不明确。作为一线教师,我们需要更深入地思考“在操作层面上,如何才是重视过程,如何才能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关键词】再创造;小学数学;有余数除法中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首先,我们应理解什么是“过程”,什么是“结果”。过程既是学生学的过程,又是教师教的过程,结果是指学生理解了数学知识的本质,并能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为什么要重视过程?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收获到的绝不只是我们看到的知识理解、技能方法掌握,这只是冰山一角,而如数学素养的整体提升、个人品质的形成、学习兴趣的发展等,才是让学生终身受益的宝贵财富。
如何在具体实践中进行操作呢?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学生学习数学唯一也是最佳的方法就是‘再创造’,由学生本人把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下面笔者以二年级下册《有余数除法中余数与除数的关系》这一内容为例,详细解读如何让学生“再创造”,及如何在“再创造”中建构新知。
一、文本阅读
备课之前的文本阅读、教材解读非常重要,而对不同版本的教材进行比较阅读是解读教材的重要方式。对于《有余数除法中余数与除数的关系》这一内容,不同的教材是怎样呈现的呢?彼此的优劣如何?能体现“再创造”的理念吗?
1. 苏教版(如图1、图2)
2. 人教版(如图3)
3. 北师大2013版新教材(如图4)
从以述文本中可以看出,苏教版教材通过创设分气球的情境,在解决问题中引发学生对余数与除数关系的讨论;人教版教材与北师大版新教材都是设计了一个较大的探究活动,以不完全归纳法的形式呈现一组有规律的除法算式,从而引导学生探究发现余数与除数的关系,但是两者呈现方式存在区别,前者以文字创设情境,再以算式表征,而后者不仅有算式表征,还有图形表征,更直观形象,学生更容易发现规律、建构新知。三种教材的比较,让我们清晰地看到课程改革理念的贯彻和编者思路的改进。
学生在学习这一内容时最大的难点是太抽象,难以建构新知,苏教版教材以若干小情境的堆砌来引导学生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情境碎片化、独立化不利于学生观察规律,学生难以真正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人教版与北师大新版教材都体现了“再创造”的思想,在一个大的探究活动中,“由学生本人把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发现出来”。北师大版新教材更是用了两种表征方式,在表格中清晰地呈现被除数、余数的规律变化,真正突破了这一知识内容的难点。
二、教学实施
笔者赞同北师大2013新版教材的处理方式。教材中展现了学生的“动态”学习过程,用14、15、16……20一组连续根数的小棒搭正方形,在操作过程中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引导学生探索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搭小棒和列式的过程中,学生会很快发现余数的变化规律,小棒有时正好用完,而有时会剩余,剩余的小棒数量逐1增加,但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中断”,这时小棒刚好用完。学生再继续下去,会发现这又是一个“循环”。
在实际教学中,对于这一设计,笔者基本上未做任何改动,因为这已经是非常好的“再创造”过程。在让学生利用教材中的表格进行自主探索后,笔者引导学生观察表格,发现规律。学生很善于观察与表达,说出了“图与算式是一样的意思”“商就是表示擺了几个正方形,余数就是剩了几根小棒”“余数都是1、2、3”。学生不能表达出“余数比除数小”,这时教师可以追问:“余数为什么只能是1、2、3,不能是4、5、6和其他一些更大的数吗?”这个问题提出后,学生反应很热烈,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意见,他们能够清楚地说明为什么余数只能是1、2、3,而不能是4或大于4的数。个别学生甚至能进一步思考到“这是摆正方形,所以余数不能超过4;如果是摆五边形,那么余数可以是4,但不能超过5。”这正是透彻理解余数与除数关系的表现。至此,学生将自然而然地发现“余数要比除数小”这一概念。
三、策略梳理
(1)重视过程,就是要从学生的角度设计课堂教学,让学生经历“再创造”的过程,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知识。我们要尊重学生的知识经验基础,按照科学的认知规律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设计教师的组织、引导方式。
(2)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空间来经历、体验、探索,学生经历了丰富的数学学习活动过程,有了经验和思考,才能水到渠成地形成结果。
(3)“再创造”后的交流讨论非常重要,这是学生的认知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过程。在这里教师要放慢脚步、浓墨渲染,抓住认知冲突,设计问题引领,引导学生在质疑、完善、提升的过程中真正领悟数学知识的本质,获得预期的结果。
【参考文献】
庄惠梅.小学数学“再创造课堂”初探[J].学周刊,2019(1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