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落花生》中的母亲形象探寻深度阅读的路径

2019-09-10踪红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9年6期
关键词:落花生花生深度

踪红

《落花生》是许地山先生的一篇脍炙人口的叙事散文,一直作为保留篇目出现在各版本的教材中,吸引和影响着千万读者。课文包含“种花生”“尝花生”“议花生”“思花生”等内容,其中 “议花生”是详写的部分。学生在赏析此文时,往往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父亲与子女的对话上,文中的父亲通过借物说理对孩子进行了语重心长的教育,无疑是文中的主角。但是,在阅读时我们不能忽略文中的母亲,虽然母亲话语不多,在父亲面前似乎只是个配角。在经过深度阅读后,从现代文的角度出发,我们就会在建构隐含作者的同时,欣赏到文字背后美丽的母亲形象,深入地理解文本对母亲的讴歌和赞美。

深度阅读就是发掘文字背后的深刻内涵,以提升读者自身的理解能力、评价能力和运用能力为目的,促使读者与作者、文本乃至编者的深度交流,是相对于浅层阅读而言的,包含了平面化的淺层阅读。在深度阅读中,教师需引导学生区分事实作者和隐含作者。“隐含作者是一种心理建构,是在文本分析基础上想象出来的作者,他是事实作者在文本中的第二个‘自我’,只对文本负责。”读者不仅要理解隐含作者“写了什么”,还要明白隐含作者“写得怎么样”以及“为什么这样写”。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福建师范大学孙绍振教授在《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中说:“让学生从‘一望可知’的文字里读出他‘一无所知’。” 从这些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深度阅读的价值和意义。

小学高年级学生达到深度阅读状态的标志是:(1)能找出隐含作者想问的问题;(2)找出隐含作者的解答;(3)评价所读的文本;(4)运用获得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学生能否自主达到深度阅读的状态,教师能否提供一条有助于他们达到深度阅读状态的路径,都关系到学生能否形成综合阅读素养。 江苏省特级教师刘咏春提出“小学生阅读能力五层级测试框架” ,指明构成学生阅读核心素养所需要的五大关键能力:提取信息能力、推断解释能力、整体感知能力、评价反思能力、创意运用能力。 笔者根据自身教学实践,尝试提供一条有助于学生达到深度阅读状态的路径:由品味语言、开启学生思维到引导学生体悟情感、理解文化,目的是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一、品味语言,欣赏母亲勤劳持家之美

只有品味语言,才能建立语言和形象的直觉体验。在阅读中,教师要求学生嚼嚼这个字,品品那个词,体会一个句子,欣赏一个段落,在默读的过程中写出旁批,写出自己是怎么想的,有什么样的感受。

1.勤劳能干

熟悉文章写作背景的学生都知道,作者生在一个官宦(县令)之家。学生从“后园”“茅亭”“半亩空地”“爱吃花生”等细节看出隐含着作者的家境殷实。笔者问学生:“在这样的家境里,母亲本可以不劳而获,衣食无忧,为什么‘心血来潮’,打起后园半亩空地的‘主意’来?你能从文字背后找到原因吗?”有的学生由“让它荒着怪可惜的”品味出母亲是开荒种地的倡导者,有勤劳质朴的品格。有的学生由“买种,翻地,播种,浇水”品味出母亲“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勤劳节俭意识。还有的学生抓住“居然收获了”中的“居然”一词说:“这表明孩子们面对收获有意外之喜,同时也暗示了收成的来之不易。”笔者出示自己的旁批:“母亲把花生做成了好几样食品”,体现了母亲的心灵手巧、聪明能干。

2.善于持家

笔者刚在黑板上写下“勤劳能干,善于持家”八个字,学生就议论纷纷。

由“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这句话,学生品味出尽管父亲是一家之主,可是由于公务在身,并不常在家,“实在很难得”体现出真正操持一大家子人吃穿用度的是母亲。母亲不仅要支持父亲的事业,还要负责照顾一家老小,免除父亲的后顾之忧。还有学生品味出母亲在处理繁忙的家务之余,不仅能关注到后园的半亩空地,还能从容地带领孩子们合理开发利用它,不得不说母亲是一个持家的好手。笔者补充:母亲善于持家还表现在决定过一个“收获节”,其意义大致有四点:一是让子女们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感受劳动的价值;二是让公务缠身、难得回家的父亲与家人团圆,获得一次身心的小憩;三是通过与孩子们共度“收获节”,让孩子们受到深刻的人生教育;四是一家人共享天伦之乐。可见,母亲持家的理论高度很不一般。

教师如此引导学生品读、回味词句,学生就有了深度的发现、梳理和积累。

二、开启思维,欣赏母亲教育艺术之美

说到教育子女,似乎文中的父亲才是主要的施教者。在“议花生”部分,父亲以物喻人,借物说理,把深刻的道理通俗化,启发孩子们懂得如何做人,是一个循循善诱的长者形象。教师应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让学生开启批判性思维审视全文:善于教育孩子的是不是母亲?抓住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是不是母亲?其实母亲对孩子的教育艺术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巧设教育活动

笔者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供学生分组思考、讨论:“半亩空地,荒了很久,要开发出来种花生,工作量并不小。孩子们为什么愿意干这些脏活累活?”有的小组这样发言:“因为母亲没有多少大道理可讲,也知道教育孩子光靠讲道理是没用的,所以就利用孩子‘嘴馋’、爱吃花生的特点,动起了脑筋。‘你们那么爱吃花生……’,这说明母亲经常买花生给孩子们吃,反映了母亲对孩子的疼爱。但教育子女仅有疼爱是不够的,还不能让子女们不劳而获,那样会惯坏孩子,要让孩子们懂得生活中的每一分甜蜜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靠自己的双手劳动获得的。于是,母亲巧妙地提出了开荒地、种花生的主意,此举果然勾起了孩子们的食欲,同时也激发了孩子们的劳动兴趣。”笔者追问:“仅仅教会儿女们种花生还不够,母亲如何设计‘收获节’让教育成效最大化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各小组互相补充:(1)时间选择在晚上,不仅避开了白天的忙碌和喧闹,也为父亲的参与提供了时间保证;(2)地点安排在后园的茅亭,这个距离花生“产地”和孩子们劳动场所最近的地方,也是为了便于孩子们触景生情,充分享受收获的乐趣;(3)人物方面,则“请”来了难得回家一次的孩子父亲,这就为孩子们受到教育以及“收获节”的圆满成功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4)食材方面,母亲没有简单地把花生煮上一锅,让孩子们解馋,而是“把花生做成了好几样食品”,这更有利于孩子们认识花生有多种“用处”……经过自主思考、集体讨论,学生一致认为:母亲的一举一动看似随意,实则精心策划,独具匠心。如果说父亲在“议花生”的情节中担任了主角的话,那么母亲则是巧设教育活动的幕后导演。

2.身教重于言教

文中种花生的过程只有“买种,翻地,播种,浇水”八个字,看似简单轻松,实际上劳动量很大,笔者请学生猜一猜母亲有没有承担劳动任务,母亲又为什么要承担。有的学生这样猜:“对于没有任何种植经验的儿女们来说,充其量只是小帮手,大量重要、细致的工作还得由母亲来完成。孩子感觉到非常轻松甚至有些好玩的工作,在母亲的肩膀上应该是非常繁重的,但母亲为了教育孩子,毫无怨言地承担了。”学生在此处经过思考、讨论认为母亲身体力行,做到了身教重于言教。

学生在讨论、交流、探究的过程中有效地运用了联想和想象,丰富了自身对文本和生活的感受与理解。

三、体悟深情,欣赏母亲甘当配角之美

在以上教学中,学生不仅体验到语言文字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形象美,还能体会其情感美,这就达到了深度阅读的状态。为了让学生体悟母亲对父亲的爱戴之情,对孩子的疼爱之情,笔者设计了两个问题供正反两方展开辩论:母亲真心爱戴父亲吗?母亲真心疼爱子女吗?

1.母亲真心爱戴父亲:甘当父亲教育孩子的配角

针对第一个辩论话题,正反两方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辩论。反方学生认为:在旧时代男尊女卑观念的影响下,“相夫教子”也许就是母亲在这个大家庭中遵循的最高行为准则。在身为县令的父亲面前,母亲很清楚自己的角色,母亲在父亲面前丝毫不敢争夺话语权,谈不上母亲爱戴父亲,只能是唯唯诺诺地“点点头”。正方学生认为:母亲 “点点头” 的动作出现在父亲的“重要讲话”之后,是耐人寻味的。在子女们争先恐后地发言时,母亲并没有任何表现,当然,这并不是母亲不认可孩子们的看法。俗话说“知子莫如母”,从幼小的子女口中说出来的话,有几句不在朝夕相处的母亲预料之中呢?但母親始终没有表态,只是在父亲一番深刻的教诲之后才“点点头”。这一动作源于母亲对父亲的尊敬和爱戴,不仅是对父亲观点的认可和赞同,也是对子女的示范和身教。“请你们的父亲也来尝尝我们的新花生” 和“点点头”,母亲把看似简单的一言一行拿捏得恰到好处,隐含作者使贤淑雅静的母亲形象跃然纸上。父亲在家,母亲甘当教育孩子的配角。

2.母亲真心疼爱子女:甘当陪伴孩子成长的配角

对于第二个辩论话题,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母亲不像别的母亲那样呵斥“都听到你们父亲的话了吗?”,而是“点点头”。母亲这一轻微的动作,并没有逃过孩子们的眼睛。这说明“我”在聆听父亲教诲的时候,在与父亲对话的过程中,并没有忽略母亲的存在,而是始终关注着母亲的一举一动。这充分表明了生活中母亲对孩子的重要影响,孩子在乎疼爱他们的母亲。父亲不在家,母亲也是站在孩子的立场,巧设教育活动,甘当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配角,母亲是真心爱着自己孩子的。

有一位学生质疑:“他们‘谈到深夜才散’,谈了那么久,母亲始终一言不发,不趁机向父亲告孩子们的‘黑状’,不可能吧?”马上有学生这样回应:“可能母亲后来也说了话,但留在孩子记忆深处的只是那一次 ‘点点头’,可见母亲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无声的身教是远远胜过言传的,只有身教,没有说教与呵斥,这都源于母亲对孩子们真心的疼爱。”

学生能运用语言文字辨别出隐含作者想表达的正确价值观和美好情感,这就是深度阅读的价值和意义。

四、理解文化,传承母亲朴实无华之美

只要学生借助语言文字,构建作者、文本、读者三者之间的互相关联,理解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能实现深度阅读。“不求名利,只求对社会有益”是中华民族所提倡的道义。怎样才能让学生认同并传承下来,进而增强文化自信呢?

笔者让学生静下心来思考:母亲和花生的形象有吻合之处吗?有学生这样回答:“母亲像花生一样平凡、踏实、低调、朴实无华。”还有学生这样提问:“如何做像花生一样的人?是像课文里的母亲一样吗?”笔者总结:“当父亲说做人要像花生一样,不追求外表好看,要对别人有好处时,孩子们或许还不能一下子联想到母亲,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发现母亲和花生的相似之处越来越多。许多年以后,在作者心目中,落花生早已成了母亲的化身。作者忆花生、写花生,以“落花生”为笔名,在赞扬花生的同时,也给了我们人生的启迪,这又何尝不是在赞扬和怀念母亲呢?我们也要像母亲那样勤劳持家、智慧朴实、不求名利,只求对社会有益。”

课堂接近尾声时,笔者让学生根据本节课对母亲形象的深度阅读,画思维导图,有一位学生是这样画的(如下图)。

这幅图呈现出学生深度阅读课文时的思考轨迹,更能说明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目前关于深度阅读、阅读素养还在学术界的研讨之中,但我们首先要做的可能是提供一条由品味语言、开启思维、体悟情感、理解文化等要素联结而成的路径,并坚持走下去。关于深度阅读和阅读素养还有不少问题需要深入思考,笔者期待更多关于阅读的研究成果。

【注:本文系江苏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农村小学写作学情的微型化写作课程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文号C-c/2016/02/22;本文系江苏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农村小学儿童诗校本课程建构与实践研究”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文号:B-b/2016/02/06】

(作者单位:江苏徐州市铜山区铜山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娇山湖校区)

责任编辑 刘 妍

猜你喜欢

落花生花生深度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各极其妙的《落花生》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论功能对等理论下的散文翻译
多少堆花生
到底埋在哪棵树下
花生去哪儿了
落花生
深度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