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走好新时代质量兴农之路
2019-09-10郑风田
郑风田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众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物的品质、健康、安全与生态环境等问题更为关注。但多年来我国的农业生产更偏向以数量为导向,优质的农产品数量有限。我国目前已有四亿人口进入小康阶段,未来还会有更多。而小康阶段的消费者对农产品的品质、健康和安全的标准与温饱阶段差别很大。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已成功解决了百姓吃饭问题,下一步改革的重点应该是解决百姓吃好问题。而解决好吃好问题,需要对我国目前农产品的产供销进行综合性系统性的改革。在新一轮农村改革中党中央提出质量兴农的战略,对于如何通过深化改革,让质量兴农成为新一轮改革的主力军,本文提出以下五条建议。
质量兴农的战略调整
在战略上要实现从温饱型农业到小康型农业的转变。坚持质量兴农,把农业从过去单纯的数量型生产逐步向质量型生产转变。
长期以来,由于13亿多人口的巨大高压,我国的农业生产战略基本上都是以数量最大化作为主要目标,每年的多少连增,也基本上是统计数量。这种发展战略,在温饱阶段确有必要。但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我国还没有发生过因为吃不饱而饿死人的问题,也可以说我国的温饱问题早已解决,目前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如何解决百姓吃好的问题。在新时代,解决百姓吃好的问题需要坚持质量兴农,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突出优质、安全、绿色导向,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同时,还要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强化风险分级管理和属地责任,加大抽检监测力度,不断深入开展农兽药残留超标特别是养殖业滥用抗生素的专项治理,严厉打击违禁超限量使用农兽药、非法添加和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行为。
源头战略的调整:育种需要从追求数量转向注重质量
过去的育种主要是追求产量最大化,未来要重视品质的提升。以水稻为例,过去我国对超级稻进行了诸多宣传。但超级稻的高产目标与目前国人对稻米的实际需求目标渐行渐远,超级稻的超高产量其实满足不了消费者吃好的需求,过去片面追求产量的战略已进入死胡同。因为从育种学来讲,如果追求产量最大化,就难免要牺牲掉一部分品质、抗性,再加上高产量往往是通过化肥给催起来的,其口感、品质相对正常普通的水稻而言就差了不少。
在日本,近些年来每亩产量600斤以下的稻谷才让人吃,超过600斤的就当作喂猪养鸡的饲料,这种做法虽然看似奢侈了些,但却不无道理。这也是日本大米虽然价格奇高,国人还是去追逐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已有相当一批消费者对高品质的大米有需求,但现阶段的市场满足不了消费者对稻米品质的要求,再加上目前市场上的认证鱼目混珠,使消费者对于究竟什么农产品是安全的、什么是不安全的难以进行有效的判断。
加强农产品市场监管,防止劣币驱逐良币
多年来,我国的农业生产一直是数量导向,每年的统计上报指标也基本上是粮食生产总量,优质的农产品虽然存在,但数量极为有限。 以优质五常大米为例,按黑龙江五常大米协会会长的估计,目前市场上真正的优质五常大米不足1%,也就是说市场上99%标示的优质五常大米实际上是“假货”。消费者虽然支付高价,但却买不到真货,劣币驱逐良币,长此以往,农产品市场会开始劣质化。由此看来,中国农产品优质化的道路还很漫长,短期内难以扭转。
目前市场上出售着各种有机农产品,但真正的有机产品微乎其微,大量产品可能只是拿到了一个商标,发证单位又没有力量持续追踪。这些不规范的行为应该成为未来食品安全治理的重点。应该加强市场监管,杜绝各种假冒伪劣产品横行市场,对作假的产品进行惩罚,有利于市场提供更多的安全优质农产品。
重塑产业链,通过一二三产业整合提升农产品质量
通过产业链整合,着眼提高农业全产业链收益,努力“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中国近年来开始提出一二三产业融合,实际上20世纪90年代日韩就已经提出。东亚小农的规模都很小,过去主要集中在生产上,但是实际上在从田头到餐桌的产业链中生产是最弱的,在整个产业链中收益率也是最低的。
以蔬菜为例,菜农拿到的收益很可能占整个产业链的收益比重不足20%,甚至更低。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产业融合程度很低,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普通小农户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力,无法单独与市场达成公平的利益联结机制。菜农在同进货商谈判时无法争取到市场均衡价格,常常被压低价格,在初次分配中获得的收入减少,在整个农产品供应链中处于弱势地位,而且还要承担一定的自然风险。为了提高农民收入,现在提出全产业链,农民不但进行生产,通过联合的方式搞合作社,还可以进行加工、流通、销售、品牌等,打造全产业链模式。如果从田头到餐桌都是一个合作社内部在做的话,80%的利润都可以留在农村。此外,产业链整合对消费者也是一件好事,从田头到餐桌,消费者知道谁出售的、谁生产的,这样产品质量就能够得到保证。如果出现食品安全和质量问题,也可以进行有效追溯。
另外,如何实现产业融合、重塑产业链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产品质量来说至關重要。可以通过打造全产业链,塑造品牌,快速提升产品质量。以小麦为例,通过实现小麦产业链的上下游贯通,可以提高种植、流通、加工各个环节的产业化程度;以乡镇或村为单位,通过实施“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甚至“一县一业”建设优质小麦生产基地,进而优化我国优质小麦生产区域的布局;统一品种、栽培措施和收储等各环节,同时推进产销衔接、订单收购,提高农业种植、流通、加工、销售各个环节的组织化、产业化水平;推广优质专用小麦配套生产技术,通过专用小麦的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开发,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推行绿色生产方式,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需要进一步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和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促进农业节本增效。
近年来,我国农业出现的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就是地力下降,其主要原因在于化肥农药滥用。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不仅对土壤肥力有负向作用,同时也容易引起果蔬农药残留等食品安全问题。根据农科院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农田化肥过量施用情况普遍存在,以氮肥为例,我国有大半的地区平均施用量超过了国际公认的上限225千克/公顷。盲目施肥带来的后果就是我国化肥的利用率低,施用的化肥仅有不到三分之一被农作物吸收。这一利用率远低于西方国家40%以上的水平。同时,多余的化肥进入土壤导致其酸化板结化,进入地下水后导致其硝酸盐含量超标,这都使得农业生态环境面临巨大的挑战。此外,与化肥的过量施用类似,农药的滥用情况也并非个例。在化肥农药的猛烈轰炸下,很多果蔬上的农药残留很难清洗干净,食品安全难以得到保障。同时,农药、化肥、地膜等大量使用和滥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土壤退化和水体污染严重。但是为了新一轮的种植生产,菜农又必须加大对化肥农药的投入,这无疑陷入了“鸦片式治疗”的困境。
现阶段的农产品供应情况与公众的消费需求并不匹配。怎么生产出数量上满足,质量上也满足的农产品?农业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从过去片面利用化学农药提高粮食产量,过渡到重视品种、重视品质,少施化肥农药,保持土壤肥力,追求可持续的发展方式,这是核心内容。
一方面,加大对绿色化肥农药的补贴,鼓励农民加入专业合作社,指导农民正确进行农业生产。目前我国有2亿多小农户,而大多数农户缺乏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的专业指导,为了追求成本便宜、见效快,对果蔬喷洒高毒农药,这无疑是不利于食品安全的。因此,国家需要对绿色的化肥农药加以补贴,激励农户采用绿色的生产方式。 另一方面,小农户纯靠追施化肥获得产量的思想误区严重,由此导致过量施肥产生严重污染和浪费。应该通过专业合作社对其进行配方施肥的培训或指导,根据作物生长需要科学施肥,尽量减少对土壤与地下水的氮磷污染。此外,在产后销售方面,专业合作社本身的品牌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农产品质量的“柠檬市场”效应,从而激励农户安全生产。
(摘自《国家治理》周刊2019年第3期。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