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爱的地方就会有天堂
2019-09-10周问红
周问红
都说孩子是家中的宝贝,在家庭中往往几个家长围着一个孩子转,一切以孩子为中心。特别是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们对孩子的投资也越来越大了,吃的、穿的、用的,全部提供最好的,就连铅笔盒也买最贵的,可这样就能换来孩子的开心,让他们健康和谐地发展吗?孩子也是一个发展的个体,他们有着自己的思维,自己的生活空间,他们除了物质上的需求,更需要的是大人的理解、沟通、真诚的爱与无微不至的关怀。生活中,试着用孩子的心理去了解他们,与他们通话,做他们成长中的大朋友,时时刻刻指导他们,帮助他们,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小英,我们班内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子,个头不高,一头短发,一双眼睛透露着孩子的天真,小脸上时常带着笑。乍一看去,她与别的孩子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只是多了几分男孩子气而已。就这样一个孩子,为什么我没进班之前就有老师告她的状,说她是班上的“活宝”呢?会不会是老师们的偏见呢?带着些许疑惑与探寻,我开始了对她的观察。开始的几天,她表现确实不错:上课认真听讲,回答问题积极,也爱劳动。可慢慢地,情况发生了变化:上课做小动作,回头说话,和别人打仗,不做作业,这一系列的毛病都出现了。怎么办?是放任自流,让其就此下去,还是严惩不贷,狠狠批评?经过再三思考,我决定与她好好地交谈一下。
那天放学后,利用别的同学打扫卫生的时间,我们开始了谈话:“你最喜欢的是谁?”“爸爸妈妈。”“你最爱干什么?”“跟爸爸妈妈在一起。”“你不是一直跟他们在一起吗?”听到这句话,她低下了头,眼睛里闪动着点点泪花,半天才抬起来,用略有哭腔的声音说:“他们,他们离婚了,我跟爷爷一块住……”。听到这里,我的心猛然一痛,慢慢地给她擦去泪水,将孩子拥入怀中。
我也是母亲,了解孩子离开妈妈的痛苦,都怪我以前没能与她及时沟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深处还有着这样重的一个结,一个不完整的家庭将会给孩子带来什么?难怪,每次看到妈妈来接时,她是那么兴奋,第二天的作业也会做得认认真真,身上穿的干干净净,这都是因为她想妈妈,她渴望得到妈妈的关怀与呵护……真是可怜的孩子。
从那以后,每当上课她开小差的时候,我不再去粗暴地呵斥她,而是用目光与她交流;每当她有不懂的问题时,我都发动其他的同学去帮助她,课下,还发动别的同学与她结好对子,和她一块游戏,一块学习,让她体会集体的温暖,感受爱的力量;一发现她有了进步,我也会及时地表扬她,鼓励她。另外,我还安排一名同学每天监督她做作业,并定期检查。
与此同时,我及时与小英的妈妈沟通,从母亲的角度了解孩子,心贴心地与她交谈,得知她也想孩子,也想与孩子多接触,想多与孩子在一起,可是因为工作原因,时间上跟不上,内心充满了自责。这时,我更坚定了要帮助小英的决心。因为同样是母亲,所以我们的谈话,变得越来越轻松,我鼓励她争取更多与孩子共同生活的时间,并想法让孩子从父母离婚的阴影里走出来,能够确确实实感受父母的爱。以后的日子,我们的沟通次数越来越多,小英妈妈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
孩子的心灵很脆弱,太容易受到伤害。为防止节外生枝,我积极地与孩子的爷爷取得了联系,并进行了家访,与他进行了沟通交流,让他也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多关心,多体贴孩子,多创造機会让小英与妈妈在一起,多给孩子一些亲情,因为多一点爱比任何东西都强。爷爷最终同意了,并表示一定全力支持我们。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孩子在一天天变化着:她比以前文静了许多,大喊大叫的次数直线下降;作业能按时完成了(虽然有时也很潦草);上课开小差的次数慢慢变少了,同学、老师们对她的怨言也渐渐地减少了。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我们都希望小英快快地融入大家庭,与同学们愉快地游戏,快乐地玩耍,静静地听讲,让自信的种子在她的身上生根发芽。
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因为有爱的地方就会有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