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现代社群文化的教研组建设

2019-09-10郑建忠

江苏教育·教师发展 2019年7期

【摘 要】教研组建设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品质提升的关键工程。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人交往方式的变革,现代社群文化的日益发展,也给学校教研组建设带来了全新的文化气息。基于现代社群文化的教研组建设,通过对教研组社群文化构建、社群价值理念引领和交流共享平台培育等途径,初步梳理出基于现代社群文化的教研组建设的四种策略。

【关键词】社群文化;专业社群;教研组建设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54-0024-03

【作者简介】郑建忠,江苏省张家港市东渡实验学校(江苏苏州,215600)校长,高级教师。

一、构建服务于初中语文教研组成长的社群文化

管理学家罗伯·戈夫加雷思·琼斯认为:“文化就是社群,是人与人相互建立关系的产物。”所以,社群其实就是我们人际关系的结构。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人类的生活和交往方式也在发生深刻的改变。近年来,社群文化对经济领域的影响日益深远,主要表现在企事业管理和营销团队成长方式社群化,以及基于互联网的社群经济的广泛兴起,如“小米”电器品牌营销及朋友圈经济等。

教研组,作为学校学科建设的专业化群体,其专业发展水平和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程度,对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要让教研组这一基层组织在学校学科发展中发挥更加显著的作用,最核心的要素是要从优化人际关系的角度,构建起有利于教研组成员成长和整体专业能力提升的社群文化。在目前商业领域中,社群的构成有主题学习、媒体属性、项目攻关和社交属性等多种模式。作为教育专业社群的教研组,是集多种模式于一体的综合性社群,其社群文化构建是对传统教研组文化的一种补充和提升。

1.优化人际交往文化。

社交性是社群的一种重要人际关系。优化社群的社交性人际关系,就要求社群成员之间用“信任、真诚、友善”的态度对待对方。只有每一位社群成员都很真诚,很真实,才能相互给人信任感。学校通过定期进行人际交往的专题讲座、组团外出学习等活动,不断优化初中语文教研组内的人际交往关系。

2.强化团队协作文化。

现代专业社群的一个十分重要品质就是“团队协作”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也就是社群对共同目标的追求能力。借鉴企业的一些团队建设理念,通过户外团队拓展训练、强化对教研组的整体考核和“一位教师有任务,全员都参与”等措施,不断增强我校初中语文教研组的团队协作精神。

3.培育开放共享文化。

去个人化的分享实践,是现代专业社群的一个重要特征。作为专业社群发展活力之一,就是每位成员都要保持一种开放交流的姿态。学校要求每一位初中语文教研组成员,始终保持开放交流的姿态,使之既成为教研组中的一位贡献者,又成为教研组中的一位受益者。

二、借线上线下平台激发初中语文教研组活力

影响社群行为的关键要素是社群运营过程中的场景营造。

1.规范日常教研活动。

规范的日常教研活动,是教研组社群建设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平台。我校初中语文组具有十分良好的教研文化,以年级备课组为单位,每周坚持集体备课、研课。每周至少有1位语文教师开设教学研讨课,没有特殊情况,全体语文教师参加听课和评课活动。

2.积极参与分享交流。

在我校教工例会前10分钟,有一个“东渡教育漫话”的分享环节,从建校第二年就开始了。初中语文组是这个分享环节的主力军,陈芳老师的“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袁媛老师的“东渡语文,一个向着明亮那方前行的教研组”、刘硕敏老师的“阅读,让师生共成长”、孙敏老师的“激发教师内在潜能”等分享,都给全校教师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学校于2018年10月又正式启动了“青年教师读写训练营活动”,初中语文青年教师全部加入了这一学校民间组织,并积极参与阅读、写作和交流活动。

3.做强“东渡语文”公众号。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深入,我校除了常规的QQ群、微信群或网站上的教研组社群交流以外,“东渡语文”公众号于2018年3月1日正式上线。“东渡语文”公众号是我校初中语文教学一个延伸到全时空的教学和展示平台,也是一个师生、家长和社会广泛参与的学校初中语文新型网上社群。公众号上设置了“扬帆新星”“为你读文”“我写我秀”“名师教写作”“亲子共读”“最美诗词”“名家专栏”“时事评论”等八个栏目。公众号在非假期和非考试周每天进行文章发布,9位初中语文教师分工协作,每天早上6点30分准时推送1篇文章。一年多的时间,共推送各类图文并茂的文章230余篇,在“东渡语文”公众号上展示优秀习作、诵读作品和亲子阅读成果的学生数达160人次,占到我校初中部学生数的四分之一。

三、引领学校教研组建设走向专业社群的策略

1.构建有吸引力的社群文化。

学者赵大伟在对公司社群化管理的研究中认为:“当人们意识到,社群化不僅能为公司带来效益,也能惠及自身的时候,奉献精神就会在公司延伸。”要在教研组建设中引入社群化管理理念,首先要构建起对全体教研组成员有吸引力的社群文化。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团队中获得更多成长、对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高影响等,都是对教研组成员有吸引力的社群文化。

我校初中语文组的9位教师,在短短几年里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成长,这源于学校管理层和教研组领衔人共同营造起来的有吸引力的专业社群文化。“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是该教研组的真实写照。他们除了做好日常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之外,还积极承担生态语文相关社团课程教学,认真组织生态语文主题赛事活动。东渡实验学校初中语文教学的整体实施结构,几年来较其他学校有了很大的突破和创新,语文育人功能成效显著。

2.聚焦有引领性的社群理念。

学校教研组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群,全体成员就要对学校有较强的归属感,对学科发展有共同的美好愿景,大家才能有聚集在一起的意愿,才能在教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围绕一个学科的共同理念,通过自觉分享、交流互动、思想碰撞等,引领教师高品质成长和学科可持续发展。

东渡实验学校目前成长得比较好的一些学科组,都有比较显著的引领性学科教育教学理念。初中部的数学组,以“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初中数学有效教学”为学科建设核心理念;小学部的双语组,以“学科协同”为推进双语教育课程改革与实验的核心理念;音乐组以“乐在东渡”为学科核心理念,创出了学校“以乐育人”的艺术教育特色。这些学科组,学科建设整体水平和教师专业成长程度,都在全市同类学校中处于领先水平。

3.策划有参与感的社群行动。

让每一位成员有较强的参与感,社群里的教研组成长行动才可能变得更加持久、更有质量。一是要注意氛围情景的营造,经常改变活动环境和地点,让每次活动有仪式感;二是要注意目标引导,事先精心设计活动目的并提前向参与者公布,让每次活动都有吸引力,有意义感;三是每次活动流程安排要规范细致,全体成员要准时参加,认真参与,让每次活动都有组织感;四是每次活动结束后,都要整理一份工作简报,通过教工例会、学校网站或微信公众号进行宣传介绍,让每次活动都有回味感。

4.培育有引领力的社群核心。

作为专业社群的教研组建设,必须要有一名有较强引领能力的社群核心教师。这位社群核心教师,首先要有令人信服的专业能力,有自己清晰并经过实践检验的教学主张;其次,核心教师还必须具有理性的人格魅力,讓教研组其他教师获得人际交往的安全感;第三,核心教师还必须是一个跟组内其他教师一起行动的实践者,而不能仅仅是一个教育教学理论的宣讲者,要能通过自身的积极行动,带动整个教研组整体行动和共同成长。

现代管理理论和实践都已证明,每一位个体,如果能够归属于一个强大的专业社群,那么一定能够帮助他们克服更多的挑战,更快更优地实现目标。

随时信息化时代发展的不断推进,随着新一代年轻教师陆续加入学校教研组,我们用现代社群文化去优化和改进学校教研组建设的理念、策略和途径,可以让学校在新时代教育发展改革实践中,凝聚起更强的教师团队力量,更好地提升学校立德树人、教师教书育人的质量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