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曼陀罗绘画心理疗法在小学课堂中的应用

2019-09-10夏德琴曹继军

江苏教育·心理健康 2019年9期
关键词:小学生

夏德琴 曹继军

【摘 要】曼陀罗绘画心理疗法源自心理学家荣格的自性理论,通过曼陀罗绘画能激发绘画者的自性原型,从而达到治疗的作用。曼陀罗绘画心理疗法操作简易,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能促进其心理素质的提升。通过重体验、玩变式、拓空间等方式发挥曼陀罗绘画的疗愈作用,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彰显,情绪得到宣泄,发现生命的美好。

【关键词】曼陀罗绘画心理疗法;小学生;疗愈心灵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72-0048-03

【作者简介】1.夏德琴,江苏省江阴市周庄实验小学(江苏江阴,214423)教师,高级教师;2.曹继军,江苏省江阴市周庄中学(江苏江阴,214423)教师,高级教师。

一、曼陀罗绘画心理疗法的介绍及操作

(一)曼陀罗绘画心理疗法的介绍

“曼陀罗”代表着具有神圣意义、结构严整且以方圆结合的图形,而曼陀罗绘画是指通过各种工具制造这些图形的过程。曼陀罗绘画心理疗法源自心理学家荣格的自性理论。他发现,通过曼陀罗绘画能激发绘画者的自性原型,从而达到治疗的作用。教师可以将曼陀罗绘画心理疗法应用于小学心理课堂,学生通过线条和色彩将内心故事呈现在画纸上,表达内心感受、释放内在情绪、放松身心。

(二)曼陀罗绘画心理疗法的具体操作

1.准备。

物资准备:一些由各种直线或弧线构成的圆形图案,即曼陀罗图案;水彩笔、蜡笔、彩色铅笔等绘画工具。心理准备:播放一支宁静轻柔的音乐,引导学生深呼吸,放松身体,进入内心的想象世界,用心感受自己的情绪、思想以及脑海中的画面。

2.作画。

请学生拿起彩笔,给曼陀罗图案上色。涂什么颜色,色块的大小、数量,都随学生自己的心意。或表达自己的感受,或宣泄自己的情绪,或诠释自己的思想,可以是一次激烈的“战斗”,可以是一个美好的回忆,还可以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3.讲画。

让学生拿起自己的画,讲述自己画的内容并分享画完后的内心感受。

4.记录。

指导学生在画的一侧记录名字、日期,并为画作写上几句评语。

5.回顾。

每隔一段时间画新的画作,同时回顾之前的画作,讨论绘画带给自己的心灵成长和行为改变。

二、曼陀罗绘画心理疗法的特点

(一)符合小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

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天生喜欢各种图形。曼陀罗绘画心理疗法满足了小学生的这一思维特点,作画时学生可以将圆形想象成洞穴、皮球、眼睛、轮子、太阳等,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同时,小学生对色彩也非常敏感,曼陀罗绘画心理疗法强调色彩,不同的色彩可以代表学生不同的心情。

(二)满足小学生的心理需求

1.构图、想象时的天马行空带给学生乐趣。

构图是曼陀罗绘画心理疗法的第一步,想象是曼陀罗绘画心理疗法最重要的步骤。在时间维度,学生可以穿越到过去或未来;在空间维度,学生可以从学校、家庭跨越到微观世界或者宏观世界。

2.涂色时的随心所欲让学生感到轻松。

在给画作涂色时,学生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用什么颜色、涂抹的幅度、细节的雕琢,都由学生自己做主。

(三)操作简易

不管学生以前是否系统地学习过绘画,只要有彩笔、纸或者其他绘画材料,只需跟着当下内心的想法,图形、色彩就会跃然纸上,学生的内心也会变得轻松、愉悦。

(四)促进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

1.提升小学生的专注力。

很多小学生由于心智发育的不成熟以及外界的干扰,常常无法静下心来做事,而曼陀罗绘画心理疗法首先需要的是定心,只有定心了,才能专注于当下的事情。绘画阶段需要学生保持清晰、专注的状态,随着画面的浮现,感受它们所带来的心理体验,这样的长期训练可以提升小学生的专注力。

2.开发潜能,激活内在动力。

在发展性心理辅导中,曼陀罗绘画心理疗法有助于唤醒学生内在自性的整合功能,意识到自己的优势和缺点,从而提升其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曼陀罗绘画是自我的发挥,在绘画的过程中学生的价值感、成就感油然而生,內在动力得到激发。

3.心理疾病的辅助治疗。

在心理疾病治疗中,曼陀罗绘画的涂色过程有助于减少焦虑,原因是曼陀罗绘画通过凝聚和整合功能,可以增强患者内心的秩序感,从而减少焦虑,将情绪体验转为积极。

三、曼陀罗绘画心理疗法的路径

(一)重体验——表达思想

曼陀罗绘画引导学生在安静的环境中,抛开自己的想法,静静地构思、绘制、感受和体验曼陀罗图案,让学生看到不同的自己,然后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更加专注于自己某些方面的美好特质。

同样的图案,色块构成不同,表达的思想内涵就会不同。如一位学生将底色涂白,中间涂成红色“十字花”的图案,她说:“世界上最纯净的颜色是白色,就像白衣天使,时刻提醒我们要多帮助别人,奉献自己。”另一位学生将底色涂成蓝色,中间涂成彩色的花,她说:“外面是生命之水,里面是友谊之花。只要生命之水不干涸,友谊之花就不会枯萎。”第一位学生表达了自己乐于奉献的精神,第二位学生则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在涂画的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得到彰显,自我得以呈现。

(二)玩变式——疗愈心灵

玩变式是指基于传统步骤,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的变式操作。当学生熟悉了几个环节以后,可以让学生突破曼陀罗图形和颜色的限制进行自由创作,以满足学生的需要,提高他们的兴趣,加强心理辅导的效果。

曼陀罗绘画心理疗法可以自行创编图案,如有学生画了一个平安符,她希望周围的朋友和家人每天平平安安;也有学生画了一个创可贴,她说:“这是我的心灵创可贴,生病时可以用它,生气时也可以用它。”这样的创编给人以心灵的抚慰、内在的安宁。

这种变形也可以是天马行空的自由画。一位饱受躁郁症折磨的学生在画纸上任意涂画,直到纸被画穿了,手累了,才慢慢停下来。结束时,他长长舒了一口气:“终于放松了!”这个自由涂画的过程,让这位学生的负面情绪得到宣泄,心灵创伤得以疗愈。

(三)拓空间——融入生活

曼陀罗绘画心理疗法还可以突破画纸的限制,将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空间。学生可以走出教室,来到大自然,采摘些许花、叶,随心随性构成一幅曼陀罗作品。在自然中,学生的心性得到解放,思绪得以放飞,呈现出的作品丰富多彩、灵气十足。

有学生用薰衣草花瓣和橄榄绿叶片摆出了题为“五角未来”的图案,中间是圆形的紫色大绣球,周边五片橄榄绿叶片组成五角。她说:“这是我的梦想,未来某一天,我要进入美国五角大楼,让五角大楼开出世界和平之花。”一幅曼陀罗画寄寓着学生美好纯真的梦。

四、曼陀罗绘画心理疗法的反思

(一)造氛围,观察绘画的过程

绘画作品的呈现仅仅是结果,教师更应关注学生绘画的过程。因为人的能量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与结果相比,那些变化的发生才更真实。整个绘画过程都由学生独自完成,教师除了指导语以外,更多的是观察、倾听和接纳,无须过度干涉。当然,课堂秩序也很重要,教师应事先和学生说明曼陀罗绘画的重要性以及绘画的规则和效果。

(二)重人本,方法的多次运用

运用曼陀罗绘画心理疗法后,一些学生的心理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为了巩固这种变化,应多次运用该方法,促使学生继续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三)钻技术,与其他心理方法结合

每一种技术都有其优点和缺点,运用多种心理辅导方法可以互相取长补短,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对于辅导过程中反映出的特殊的同伴关系问题、师生关系问题、亲子关系问题等,教师应在征得学生同意的情况下,及时与班主任和家长沟通,共同关心学生的成长。

猜你喜欢

小学生
多元整合,加强小学生写话练习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小学生迪克比
如何成为泳池里最抢镜的小学生
如果,我能再做一次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小学生如何进行暑假安排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