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教育科研的“田野”
2019-09-10刘永和
刘永和
“行走”是当下的“热词”。徒步行走,可以强身健体,陶冶情操;思维行走,可以判断是非,健心健脑;科研行走,则可以寻找规律,解决问题,培养教师,甚至可以推动教育发展。
“每一时代都有它的重大课题,解决了它就把人类社会向前推进一步。”(德国诗人海涅)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的教育,也应该有其“重大的课题”,值得我去寻觅,去探究,去解决。我从偏僻农村的田野走来,从基层学校教育教学的“田野”走来,走向教育科研更加广阔的“田野”,走向教育科研的“诗与远方”。
一、两腿泥——意义的经历
经历,对于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是人生的铺垫;意义经历,对于一个研究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决定了他研究的方向与风格。我的45年的“意义经历”,决定了我“田野研究”的方向与方法,决定了我“问题研究”的切入点与归宿。
1.四年劳动的磨炼、磨难。
自然的苦命。我当农民的时代正是我国历史上农民最辛苦的时代。过去,还有“田家少闲月,五月人更忙”,过年的前一个月和后两个月,农家基本闲来无事;而我赶上了“农业学大寨”,赶上了兴修水利,赶上了“双季稻”,“农忙”已经很累,“农闲”更加劳苦。在条件很差的情况下,还要“大干快上”,那种艰苦可想而知。而当我考上大学,离开农村,农业机械化到来时,农事基本又恢复到从前,忙时也忙,闲时也闲。我赶上了一个历练人的时代,也算是我的幸运。
自生的苦胚。我家当时4口人,我回乡劳动后就是所谓“全劳力”。按理我可以不去生产劳动,做一些其他“副業”。但是,我就是不服气,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农民。拔秧插秧从头学起,男人的腰可能没有女人的柔软,但是必须坚持;割稻割麦紧紧跟上,把身体裸露在外面的部分扎得“一片红”;揽泥挑泥接踵而行,“挑不挑,一头两大锹”,“一人慢,一路慢”,像“流水线”;铺场打场技术至上,碾场上的功夫需要技术与经验,决定你是不是“男子汉”。我一项一项学习与锻炼,最后,我成为“一等劳力功”,即全生产队我工分最高。于是,我妈妈说我生来就是“苦胚”。
自主的苦干。我第一次学习割稻,就遭遇严峻的挑战。第一天晚上,妈妈在家里用一把稻草比画着教我怎么割稻子,怎么捆把子,纸上谈兵。第二天到了稻田,天还没亮,西边挂着一弯银月,东边几个星星闪烁,地上隐隐约约看得见一行行稻子。社员们一字排开,一人一米七行稻,个个争先恐后下田割起来。我也下田,第一刀就把左手大拇指割了一个口子,鲜血立即流出来。当时如果我大叫一声,那么第一次割稻就必然会被取消。我握住伤口,尽量不让血流出来,这是一种止血的土办法。过了五六分钟,看了六七次,伤口终于暂时不流血了。于是,我奋起直追,一路向前,忘记了大拇指的伤口。直到割到田埂边,大家休息一会,后面的太阳升起,却发现我身后的一排整整齐齐的稻把子的“绕子”上面有殷殷的鲜血,被太阳照射得更加殷红。妈妈抓住我的手,哭了一会,说了两个字:“够种”!
这样4年的农民生活让我知道了什么是苦,也让我养成了战胜艰苦的习惯。
2.四所学校的阅历、阅人。
在河北小学的初次尝试。回乡劳动的第四年,我所在的河北小学“戴帽子初中”语文教师生病,招聘代课教师,于是,我考上了,带初二语文半年。中学时我最喜欢数学,最不喜欢语文,特别是语法,主谓宾定状补,我也似懂非懂。给学生上了一节语法课,学生一个都没懂,却把我自己上懂了。第二次再去上语法,学生都懂了。那时,我比学生大7岁,跟学生一道学习,一起劳动,一同玩耍,学生非常喜欢我,也就喜欢语文课,后来才知道这叫“亲其师,信其道”。直到现在,40年过去了,这批学生聚会还不忘请上我。
在永宁中学的深入历练。1977年冬季,恢复高考第一届,我考取了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1982年1月毕业,2月分配在江浦县永宁中学。这是一个条件艰苦的乡镇完中,我在这里开始了历练。第一年教初一语文,第二年教高三语文,第三年任教导主任兼高一班主任。一早我吹哨子叫醒学生,带着他们跑步黄山岭;晚上陪着学生晚自习,我办公室的灯光与学生教室的灯光交相辉映;我领着学生上山砍柴,抵账伙食费;我带学生徒步考察“兜率寺”,与僧人共进午餐;我组织学生苏州、无锡三日游,那才叫“远足”;端午节我教学生包粽子,你争我夺好不热闹。毕业时,我班教学成果辉煌。事实证明,师生和谐,教学相长,奇迹就可能发生。
在江浦县中的全面发展。1987年暑假,可能是因为我在永宁中学教得不错,被调入江浦县中,一干就是13年。历任学校的班主任、年级组长、政教处主任、办公室主任、党支部副书记、常务副校长等,还兼任过校办厂厂长。我做语文教师,教学学生喜欢,家长欢迎,学校认可;我做政教处主任,探索了全方位、全时空、全员化德育管理模式,学校被评为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我做常务副校长,全面主持学校工作,高考成绩年年攀升,待遇年年提高,学校被评为“弘扬江浦精神的第二面旗帜”,就因如此,县委、县政府同意我校易地搬迁。
在中华中学的能力展示。2000年,我参加南京市教育系统基层干部公开招聘,被聘为南京市中华中学副校长。在中华中学一整年,能力得到充分展示。教语文,我的班级在四次大考中,三次第一,一次第二;同组教师要我介绍“秘诀”,我总结为“让学生喜欢我”。做校庆,我帮助策划,设计校史室,编写纪念册,排练一台节目,录制一段录像,百年校庆圆满成功。迎验收,我成为迎接“国家级示范性高中”检查验收办公室主任,经过半年的努力,中华中学以高分通过验收。在兼任一个班语文教学的情况下,一年能做成这两件大事确实不容易。
我的20年一线教育教学与教育管理,经历了四级台阶:村办学校、乡镇中学、江浦县中、直属学校,我一路走来,步步为营。正当我踌躇满志的时候,一次局长谈话,打破了我的“校长梦”。
二、金字塔——创意的管理
入门——并不陌生。2001年,局长5分钟谈话,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我被任命为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学校教育我轻车熟路,教育科研我一片茫然。更重要的是还有人给我制定了“四年规划”:第一年看看,第二年听听,第三年学学,第四年慢慢进入状态。而我第一个月基本进入状态:一是学会了课题管理的基本范式与课题指导的要诀,二是成功申报了江苏省“十五”重点规划课题《中学生“主体育德”模式的研究》,三是成功开设首次讲座《创新:教育科研的“源头活水”》,四是很快融入了省教科所的研究行列。
入行——专家引领。但是,没有人明确告诉我,市级教科所究竟要做什么与怎么做。省教育厅领导在全省教科研大会上做的报告对我很有启发:教育科研要为教育行政决策服务,为教育教学改革服务,为繁荣教育科学服务。“三个服务”就是行业目标,就是教科研标准。我刚刚上任,市教育局专家型领导考察教科所,也说了三句话:围绕教育行政工作紧些,再紧些;贴合教育教学近些,再近些;冲击教育热点、难点快些,再快些。我称之为“三再方针”,它更加切合市级教科所的实际。于是,这些就成为我工作的创新起点。
入理——自主创新。地方教科研“少慢差费”怎么解决?我找到了教育教学研究的“牛鼻子”,建立了南京市“金字塔”管理模型。第一级,群众性科研学校。要求学校教师参加论文、案例评比与“个人课题”研究。我设立“教育信息管理中心”进行管理。第二级,规划课题研究学校。要求成功申报立项市级及以上规划课题。我设立“规划课题管理中心”进行管理。第三级,教育科研基地学校。要求有规划课题结项的经历,发挥其课题研究带头引领作用。我设立“科研基地管理中心”进行管理。第四级,教育项目研究中心。要求学校课题研究成果丰硕,特色鲜明,主持人是“市级学科带头人”及以上。而“项目研究中心”做出影响,研究项目具有发展潜力,可以申报“所外研究所”,我再设立“教育项目研究中心”进行管理。这样,四个职能部门管理五个层级的学校,分工合作,行之有效。而基层学校明确了自己的位置,就可以根据“金字塔”拾級而上,逐步攀登。
三、小课题——教师的研究
课题研究“南京之问”。经过全所同仁的共同努力,南京市教科所欣欣向荣,南京市教科研蒸蒸日上,很快,我们的规划课题研究名列前茅,全省国家级课题中南京市占半壁江山。然而,一位副局长的话引起了我的深思:你们教科所要做那么多的课题干什么?那些课题真的有用吗?为什么我们的教师不感兴趣呢?这三个问题对我来说,就像“五雷轰顶”!特别是第三个问题让我陷入沉思。是的,对于课题研究,感兴趣的校长居多,因为课题研究可以支撑办学目标,形成办学特色,寻找教育规律,解决重大问题;而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特别是学科教学与班级管理,只有间接作用。于是,一个想法冒出来:让教师做自己的小课题。
“个人课题”应运而生。学校应该有学校的课题,那是促进学校发展的;教师应该有教师的课题,这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我们应该有教师自己的课题,这就是“个人课题”。这是以教师个人为研究主体的,以教育教学真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以推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出发点与归宿的小型课题,是居于国家课题、省级课题、市级课题、区级课题、校级课题等集体课题之下的“第六级”专属教师的个人课题。南京市就是“个人课题”的发源地,我就是“始作俑者”。
“教师研究”如火如荼。2004年,我在《教育科学研究》上撰文《基层教师呼唤“个人课题”》,论述了“个人课题”的定义、特征、课题来源、适用方法等,为“个人课题”成功加上了引号,让它成为专用名词。2005年谋划一年,研究如何申报、如何立项、如何指导、如何结题等管理方法。2006年开始进行第一次申报培训,我只是在网上发个通知,借了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大型报告厅,担心会不会有人来培训。结果800个位置坐满,200个凳子坐满,走道全部站满,几个窗户也挤满,真是盛况空前。2006年“个人课题”申报2200项,批准立项1600项;2007年申报4200项,批准立项2200项;2008年开展市、区、校三级立项,全市申报“个人课题”1万余项。《扬子晚报》报道说,4个南京教师中就有一个做“个人课题”。我们再乘胜出击,2009年、2010年在南京召开全国“个人课题”研讨会,全国19个省、市专家来南京考察学习“个人课题”。
四、代表课——课堂的钻研
2011年,我调任南京市教学研究室党总支书记。做专职书记,这是我从未想过的,但是,既来之则安之,党政合作也大有作为。第一学期做南京“教研文化”,第二学期建立“三星联盟”,第三学期竞评市“文明单位”,第四学期做“群众路线教育”。反正事情越做越多,而且进入佳境。然而,来到教研室,一直有个“心结”未能解开:教学改革为什么总不见效?有什么办法能够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014年,我退居二线成为“调研员”,抽身出来深入江宁区汤山中学,开始了我的“永和工作室”教师教育研究之旅。回顾我4所学校20年的语文教学与2个研究部门16年的教育研究,我终于找到了一个“真问题”:教师上了一辈子的课,却没有一节课深深记在脑海里,全都置之脑后或者留在备课笔记里了;教师一生也上了许许多多“公开课”,却没有一节课是自己的,都是专家的或者同行的。这就是教师教学改革只“改”不“进”的根本原因。我们需要为教师量身定做“代表课”,成为自己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的有效积累。
“代表课”的打造有三个阶段、九道工序,需要撰写九份材料,形成八项成果,这是一项立体的建构过程。第一个阶段是准备阶段:一是“选题介绍”(强调问题性、研究性、指导性、操作性);二是“双案设计”(教案与学案相辅相成);三是“两项说明”(说课简案与设计说明单),要求教师准备工作高瞻远瞩,想深想透,明明白白进课堂。第二阶段是实施阶段:一是课前准备(记忆教案、同伴研讨、借班试上);二是课堂展示(强调教态自然、语言简练、互动积极、环节流畅);三是四级点评(教师自评、同伴互评、领导“校评”、导师点评),要求教师学会看课、评课,从不同角度认识自己的“代表课”。第三阶段是总结阶段:一是回看录像,纠正错误;二是实录课堂,二次创新;三是理性思考,写成案例。“代表课”的宗旨,一是有效积累,有效积累才可以辐射放大;二是代表自己,努力在课堂上遇见最好的自己;三是课堂研究,用课题研究的方式研究课堂教学;四是校本研修,实现专家指导下的学校“自组织”的有效研修。
我从教育的“田野”走来,现在又向教育的“田野”走去。
(作者系南京市教学研究室原党总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