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团公益:提升社会责任感与实践能力的有效平台

2019-09-10陈欣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19年7期
关键词:学生社团志愿服务

【摘 要】江苏省清江中学的“‘小水珠·大情怀’精准志愿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积极探索“志愿者社团化、社团志愿服务化”的实践范式,引导学生社团走进社区、走向社会、走上岗位,致力社团专业发展与志愿服务的“无缝对接”,不断提升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

【关键词】学生社团;志愿服务;品格提升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55-0028-03

【作者简介】陈欣,江苏省清江中学(江苏淮安,223001)党委书记、校长,高级教师,淮安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学。

运河之都,伟人故里——淮安,在其主城区核心地带坐落着一所名闻遐迩的学校——江苏省清江中学(以下简称清中)。迈进学校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八个大字——“立己为人,以文化人”。作为学校的核心教育理念,“立己为人”融合了两千多年前“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智慧,把儒家仁爱思想传承发展、发扬光大。“做最好的自己,为身边的他人”,学校努力让每一位学生“立”起来,将来能更好地为国效力、为民服务。

水,是学校核心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不只是因为校园内的水榭亭台、流水喷泉,更重要的是学校置身于运河之都、淮河之滨,学校“德清智明,博学笃行”的校训就取自水之清和明。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之善蕴含着奉献、友善、包容、谦逊等。

2013年以来,学校以社团志愿服务平台为抓手,探索“志愿者社团化、社团志愿服务化”的实践范式,积极引导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加入社团并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致力学生社团与志愿服务的“无缝对接”,不断提升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小水珠”学生社团是学校社团联盟的总称,社团联盟具体包括各具特色的、指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校级、年级、班级三级社团。各级各类社团利用社团的专业特长,走进社区、走向社会、走上岗位,开展专业化的志愿服务活动,演绎了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充满真情的故事。

一、走进社区:志愿服务社区日诠释社团公益真谛

杨丽莉,国家一级心理咨询师,“小水珠”心理社团的指导老师。2018年7月15日,杨老师带着心理社团的“小专家们”走进淮西社区,组织以“健康心灵·快乐成长”为主题的公益服务活动。此次公益服务活动的主要内容有心理健康知识宣传、现场心理咨询以及一堂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活动课。

下午2点左右,家长们带着孩子陆续地走进了社区活动室,社团成员列队鼓掌,热情欢迎他们的到来,并把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手册发放到每一位家长手中。2点半,为社区孩子们准备的心理健康活动课开始了。社团成员首先带领孩子们一起做热身活动——“你抓我逃”,一起体验游戏带来的紧张及快乐;在接下来的“名字串一串”活动中,孩子们被分成5组,每个小组都有一名社团成员进行指导:孩子们介绍自己,并迅速记住同伴的名字,最后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不同的形式介绍各自小组的所有成员,展示各小组的特点。这节心理健康活动课主要是帮助孩子们形成专注、团结、倾听、互助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当孩子们在享受着活动课所带来快乐的时候,在安静的社区心理咨询室里,“小水珠”心理社团的心理咨询师们正在杨老师的带领下耐心解答着家长们的各种问题。

这样的活动只是学校社团诸多“社区服务日”志愿活动中的一次常规活动。“社区服务日”是清中“小水珠”社团服务的重要项目,定在每月第二周的星期日,学校各级各类社团以社区特殊群体为主要服务对象,开展系列化志愿服务和便民服务活动。“小水珠”社团成员深入社区进行环保绿化、帮老助幼、文明创建、心理辅导、体育培训、小型文艺演出等精准志愿服务活动。一次次的活动提升了社团成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他们亲近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的情感。

“我家女儿以前很自我,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平时和我们也很少有交流。进入清中后,她报名参加了‘小水珠’社团,节假日经常和同学去社区、敬老院等地方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现在的她,整个人都变了,在家越来越懂事,在路上看到倒地的共享单车也会主动扶起摆好,我感觉她对社会越来越关注、对他人越来越关心了。”一位家长在接受淮安电视台采访时这样感叹孩子的变化。她的这番话准确地道出了“小水珠”社团志愿服务活动的深层价值。

二、走向社会:志愿服务基地搭建服务社会桥梁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赵集镇十堡村是淮安市阳光扶貧的重点村,也是我们学校的结对扶贫村。因为经济落后,村里绝大多数的年轻人都已经外出打工,留下了很多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针对十堡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心理等问题,“小水珠”社团成员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决定在十堡村设立“志愿服务基地”。

2017年3月4日,初春的阳光明媚温暖,田野里春意盎然,十堡村村部门口热闹异常,“小水珠”志愿者社团成员在指导老师蔡学之和社长吴馨雅的带领下来到村里,社团成员与村民们一起将“小水珠”志愿服务基地的牌匾挂在村部的大门边。“小水珠”志愿者社团成员与村里4户低保家庭开展“小手拉小手”志愿服务活动,大家将自己准备的图书、礼物以及图书义卖所得的两千多元善款分发给结对家庭。小志愿者们的小小义举,引来了众多村民的关注,得到了村民的高度赞誉。就是这么一颗颗汇聚爱心的“小水珠”,滋润着结对孩子的心田,给他们带去了成长的力量。

在这次“小水珠”志愿者牵手乡村孩子的活动中,学生们通过亲身参与、近距离体验,既增长了见识、拓宽了视野,也增强了亲近社会、热心公益的情感,弘扬着社会文明正能量。

有学生在成长日记中这样写道:“今天,我感到无比快乐。我终于明白了‘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道理。我想,我的公益之路从今天开始启程了,今后我要好好学习,强大自己,从而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目前,学校“小水珠”志愿服务社团已经在淮安市建立了10多个志愿服务基地,为志愿服务的精准化、常态化开展提供基本保障。

三、走上岗位:志愿服务周展现不一样风采

“小水珠”社团副社长梁睿煊每周都有一项例行工作,那就是打开社团的公共電子邮箱,接收并审核全校学生的校园志愿岗位服务申请。

我是高二国防班的袁春慧,作为班干部,我的责任感很强,我想申报第十周的校园文明交通岗。

我是高一(19)班的周子怡。“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当看到有同学浪费饭菜,我总是很心痛。我想申报第十周的文明就餐监督岗。

我是高二(9)班的左宸,第十周的校园卫生监督岗还有空缺吗?相信我,我一定会尽职尽责地做好卫生监督工作的。

…………

在学生们的岗位申请审核通过后,“小水珠”社团总部会进行岗位培训,岗位培训包括岗位服务的时间地点、着装标识、岗位职责、服务礼仪等。

漫步校园,我们时常可以看到身着“小水珠”志愿服务马甲的小志愿者们兢兢业业的身影,他们在向全体师生传递着文明的声音:

同学,进入校园,请您下车推行!谢谢啦!

我们学校正在推行光盘行动,请不要浪费食物!

请您自觉排队就餐,谢谢您的配合!

同学,小草刚刚发芽,请不要进入草坪保护区!

…………

学校的志愿服务活动在每年的“学雷锋活动周”掀起高潮,全校100多个校级、年级、班级社团都会集中组织专业化、有针对性的公益活动。校园内、社区里、志愿服务基地,随处可见“小水珠”社团志愿者们的身影。同时,在这一周,学校还会举行“小水珠”优秀社团展评、优秀志愿者和优秀志愿组织评比活动并举办颁奖晚会,激发学生参与社团活动和公益服务的热情。

随着“小水珠”社团辐射、引领效应的不断扩大,清中教育集团所属的淮安市范集中学、淮安市启明外国语学校、淮安市开发区启明中学的学生社团也加入“小水珠”社团公益联盟中来,不断扩大志愿服务的规模和影响力。如今“小水珠”社团公益联盟已经成为展示文明淮安的重要窗口,实现“水之品格”的内驱提升——以水立德、以水启智、以水健体、以水育美,水润生命,将水一样深邃、包容、博大的气质融入学生的生命特质中,用水润万物的智慧力量,培养学生如水般宽广、纯净、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性。

猜你喜欢

学生社团志愿服务
当前医学类院校学生社团发展中的难题及对策
浅谈新形势下学生社团管理模式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社团良性发展的几点认识
新媒体在高职艺术类社团中的应用研究
新媒体时代的高校红十字建设
基于协同发展理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化社会支持系统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
新时期学生社团组织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探微
志愿服务与“互联网+”结合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