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寻教育的“最好”
2019-09-10朱燕芬
朱燕芬
【关键词】教育的“最好”;“最好”的教育;“1+N+1”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70-0060-02
一、最好的“1”,是最初的选择
人是一个不能没有愿景的物种。人生的本质,就是“一连串基于内心愿景的选择”。人性深处,总希望人生旅途中有人领跑,总希望前面有领跑者,身边有志同道合的共跑者,并习得不断做出正确选择的能力。而校长存在的意义,就是领着一群人奔跑。
奚亚英校长是我的良师。我从一名普通教师到走上校级领导岗位,奚校长一路引领,一路支持,使我从懵懂走向明理,从稚嫩走向成熟,从依赖走向独立……
多年前,奚校长第一次听过我的课后,评价说:“这节练习课思路很清楚……”多年以后得知,奚校长还有这样的评价:“这个教师上课很率性,有自己的思考,可以留下。”三十多岁时,我以“高龄”被推举参加优质课评比,奚校长说:“去吧,这个机会不容易。”当拿回一等奖后,奚校长逢人就说:“能抓住每一次机会,她就是你们的榜样。”
走上学校中层岗位,与奚校长接触多了,便更深刻理解了她所践行的“优质教育平民化”思想,说到底,那就是她在一切教育行为、管理实践、人际相处、为人处世等方面所表现、蕴含和辐射的“善”的精神。这样的精神,才是教育智慧中的“最好”。
2016年,成为校长队伍里的一名新兵后,我一直在思考,我所引领的这所年轻的“老校”究竟需要怎样的精神底色,才能生长不断,历久弥新?用什么方式管理,才能弦歌不辍,继往开来?在我迷茫时,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倪娟所长给我指点了迷津,她是奚亚英名校长工作室的顾问之一,她曾经这样对我说:奚校长是一块高地,是一座高峰,是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她就是你要选择的最好的“1”。
“1”还有着最简单、最特殊的应用,在互联网里意味着“是”“可以”“赞同”“准备好了”。于是,我和众多的伙伴加入了“奚亚英名校长培养基地”,开启了一段携手并进、同学共研的旅程。
二、在N种可能性中,找寻“最好”
在“奚亚英名校长培养基地”,奚校长让我们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理念风暴。头脑风暴一波又一波,教育点子一个又一个,教育盛宴一场又一场,教育大咖一位又一位……我们认识到,校长,是一个交流者,要学会倾听,感同身受;校长,是一位高瞻远瞩者,要聚焦学校未来发展的前景;校长,是一位促进者,要善于建立强大的社会关系;校长,是一位改革人,是一位设计师,要能灵活、前卫、现实地推动改革,推动学校文化建设,提出切实可行的愿景。所以,经营学校先经营人心,打理学校先打理理想,建设学校先建设团队,变革学校先变革机制,这才是一个校长办学的“最好思维”。
卓越课程,是学校的生命体,是一所学校运行的轴心和品质的基础。对于卓越课程的开发,奚亚英校长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基于“教育哲学”和“儿童立场”提出的“第七号教室”的“七号课程”,依托“用自己的課程教与学”的“易课程”,这种对于课堂改革的哲学思辨,带来的是教学目标的科学规划,学习内容的深度设计,儿童潜能的挖掘开发,教师成长的清晰路径,意味着学习方式、教师素养、空间技术、资源支持、评价体系的随同变革。高品质课程,才是一所学校的“最好基因”。于是,我们踏上了找寻优质学校的高品质基因的道路,深圳信息化教学改革、武汉课程峰会、杭州教育论坛、成员伙伴学校研讨……我们聚焦课程顶层设计,努力重构学校未来发展。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N是正北的方向,N个工作室伙伴,N所有魅力的学校,N份课程设计,N朵教育道路上的闪烁的思维火花,N份教育灵感;N是非负整数的集合,是无穷大的正能量、多样性和可能性。
三、永远的选择,是做最好的“1”
奚亚英校长用对教育的热爱和情怀,一如既往践行着她的教育理想。校长的理想,只有与学校的兴盛、师生的进步以及社会的发展相结合,才会具有更高的价值,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泰戈尔曾说:“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因此,教育之“育”应该从尊重生命开始,使人性向善,使人胸襟开阔,使人唤起自身身上美好的“善根”。
校长是领跑人,从思想领跑到学习领跑,再到行动领跑。领跑是目标,也是方法;是过程,也是结果;是汗水,也是泪水……因为引领,让一个个崭新的生命体悄然绽放,产生“1+N+1”的集成效应。
“1”到“N”意味着数量的增加,意味着思维的迭代,意味着经验和策略的可复制、可学习、可创新;从“N”再到“1”意味着集智、集思、集力后的再突围、再创造,所以“1+N+1”意味着从“模仿”到“创造”的过程,离不开“内部与外部”的相互链接,离不开“本体与客体”的相互关联,离不开“精神与灵魂”的相互依存。
找寻教育的“最好”发生,永远在路上……
(作者系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校长,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