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究竟如何老去?

2019-09-10WALTER

睿士 2019年8期
关键词:长者养老院养老

WALTER

我们的世界正在逐渐变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全球健康与老龄化报告指出,到 2050年,全球65岁以上人口预计将增加到近15亿人,其中,大部分增长发生在发展中国家。伴随着老龄化的世界来临,护理人员短缺、子女无暇陪伴等问题已经渐渐浮出水面,变老难道只能消极地意味着衰退、疾病与孤独?这将是本世纪全世界共同面对的课题。实际上,除了心理上鼓励长者保持乐观、引进新的照护方式,再加上配合新科技的辅助,老年生活已经比以往更加多彩丰富,也更能因人而异地选择生活方式。全球各地新潮、多元的养老机制正慢慢扎稳根基,以年轻积极的态度,为未来的我们逐步实现安心、优雅老去的愿景。

日本的“五星级”养老院,目前在世界各国之间傲视群雄,在老龄化问题突出的日本,预计2020年将会出现100万护理人员的缺口。可以从世田谷高级住宅区的某家民营收费养老院看出日本顶级养老的服务细节。在这里,健身房、理发室、娱乐室只是基本配备,膳食绝不是食堂打饭的概念,而是A5级别牛肉,现炸天妇罗等媲美豪华餐厅的待遇。最宽敞的房间可以达到40平方米。当然也所费不赀。入住费就是3600万日元,同时每月还要缴交35万日元的使用費。

除了豪华养老,日本冈山县养老院(みずき会),从2017年开始以前卫方法,让长期卧床的长者一跃登上电影海报。这项“银幕出道”计划,让卧病在床的年长者化身电影主角,不仅增添照护生活的趣味,也期望长者摒除自己是社会边缘者的想法。海报拍摄内容是爷爷、奶奶最珍视的人生故事片段,照护者会咨询长者及家属的意见,截取他们的个人精彩经验及喜好来为电影取名,再藉由实体道具与照护者的辅助,拍摄团队以俯视的角度为卧床的长者拍下可爱又富有童趣的画面,犹如真实的电影海报。

其中两张逗趣的海报画面,由81岁的Awazu的奶奶担当主角排球好手,诉说奶奶年轻时打排球的好成绩,再透过毛线排球表现出奶奶的兴趣。另一张则为85岁的Nakao爷爷,他的嗜好是空手道,以及看时代剧。

荷兰的霍格威(Hogeweyk)养老村,犹如电影《楚门的世界》,一切都是“虚构”的。与世隔绝的此处也被称为“失智症村”,是特别为患有阿兹海默症的长者塑造的一个安养世界。里头“搭建”出的广场、公园、超市、邮局一应俱全,由工作人员“担任”收银员、服务员、邮局员工等。在这里生活就像平时一样,只是这个村子为防止老人走失只有一个出口与一个入口,并配备严谨的保安系统,为村子提供了最安全的维护。

霍格威村的餐厅、公共空间等被布置成从前年代的装饰,除了让长者在其中活动能感到放心,也希望借此帮助失智老人勾起回忆。

老人居住的房内的布置都按照老人们还记得的年代去装饰,有的是依照上世纪50年代布置,有的是上世纪70年代,房间被特意设计为6种主题风格:城市风格、贵族风格、商务风格、印度风格、居家风格、文化风格和宗教风格,让老人们感觉这里是自己的家,养老村大受欢迎。除非住客过世,不然不设新的居住空间,该机构从2009年到现在还没有出现空位。

进入霍格威村仿佛时间倒流,模仿从前的细致装修与布置,用意在让老人感到熟悉,因而放松心情,安心休养。

荷兰生命公寓的乐活养老,主要概念是鼓励长者以积极的态度面对老年生活,但在大家庭的氛围和环境中,仍然保有个人自主、选择的空间

低廉的生活成本、房价和医疗费用让东南亚成为许多老人心目中的“退休天堂”。房价、生活成本、老年人特殊福利、对外来人口接受程度、娱乐设施、医疗水平、基础设施和气候环境等移民养老评估条件,纷纷名列前茅,让泰国、马来西亚等国成为热门退休地。同时,当地政府为了吸引“多金”的外国退休者前往居住,拉动经济增长,东南亚各国几乎都出台了针对退休者的特殊签证。

比如泰国政府推出的“退休签证”,外国人年满50岁即可申请。除了要符合在泰国及原居住国都没有犯罪记录、不曾感染泰国卫生部的管制疾病、不曾被泰国当局拒绝入境等要求外,申请人有80万泰铢以上的银行存款,或是每月6.5万泰铢以上的收入等等更是吸引了养老投资的热潮。

除了生活成本低外,东南亚的热带风光、文化景观和娱乐活动也丰富了移居外国老人的生活选择。不过,这也意味着要离乡背井,找一个更容易生活的地方。到东南亚养老,理想中很轻松写意,但也需要长者实地考察,考虑自己是否能适应当地的气候和饮食,才能决定是否能够融入当地生活。

在这些值得借鉴的养老方式与概念中,不难发现老年生活更加写意的秘诀,无非是让每个人不一样的需求得到满足,并且从环境到心态上各方面引领长者。无论是鼓励长者动起来,找到新嗜好,多增加社交与情感的交流,或是有能力奢华一把,在这些崭新的养老概念日趋成熟时,新的养老机制让养老有了更积极主动的意义,变老,似乎不再那么令人烦恼。

同样在荷兰,鹿特丹的生命公寓提倡的本质就是乐活养老,这里是最早的酒店式养老公寓,从建筑、室内设计、人员配置到管理,都与传统养老模式大相径庭。以养老院为社区中心的开放式养老院构想,创造了一种社区就是大家庭的气氛。周末在养老院举办的跳蚤市集吸引人潮,同时平常也欢迎社区居民来访,你可以看到孩子在里面上网,和宠物互动,家庭主妇也会在养老院中的超市购物。

除了通过这样的计划让老人有更多与人接触的社交机会,同时也鼓励、帮助老人尽量自理生活,防止各项机能的退化,一反传统养老院“伺候”老人的观念。即便如此,照护人员依然秉持着不对老人家说不的“YES文化”。创办人汉斯·贝克教授认为,如果养老的根本目的是“快乐”,就要对老年人提出的任何需求说“YES”。“YES文化”同时强调通过老年人与环境的积极互动,保持老年人对自己生活的最佳掌控。

生命公寓认为在机构中的医生主要目的与其说是替老人治疗,更应该是通过专业的饮食与运动安排建议,维持老人健康的生活方式。比方预防三高,抗衰老的专业食谱和点心,尽可能预防各种疾病,并鼓励生病的老人积极应对,重新坐起来、站起来,学习自理。目前有约近万人居住在分布于荷兰的17家生命公寓里面,还有近万人排队等着入住。

各国养老趋势大不同,差别不只在于政府政策与福利系统,也从人们对于“变老”的态度与心境,发展出许多专属的晚年生活。

时间银行互助制

瑞士的时间银行制度,申请者必须身体健康善于沟通和充满爱心,每天有充裕的时间去照顾需要帮助的老人,等到将来老了、病了或需要人照顾时,再从“时间银行”支取出来用,“时间银行”会指派义工到医院或家中照顾老人。瑞士养老院规模通常不大,平均可以做到1位护工照顾1位老人。安养机构同时纳入幼儿园,让祖孙辈可以在一起互相照顾。此外,同居式养老在瑞士也非常流行,一些老人因志趣相投自愿组合在一起,过起“同居”的晚年生活。

超富裕养老金国度

挪威建立的石油基金2006 年更名为养老基金,目前资产达到10000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养老基金。以挪威520万人口而言,相当于每人拥有19万美元的养老财富。比起“养儿防老”,挪威人更倾向去福利与娱乐活动丰富的养老院养老,机构开设演讲比赛、歌舞表演、电脑课程、外语培训等活动,甚至连心理医师、音乐理疗师、牧师等工种都配备齐全。

顺其自然式安养

瑞典人的平均寿命居全球榜首。并且早在1898年就已经步入老龄社会(65岁人口超过7%),瑞典没有长卧在床的老人。在人生接近终点,已不再进食的人,医院不会进行侵入性的治疗,而是让生命依循自然的脚步逐渐趋缓到停下来。因为瑞典的养老价值观是,生命是为了享受人生而继续,这比苟且低质活着更有意义。人们每年可以有两个月的带薪假期照顾家中老人,需要长期照看的,则可在社保署领取一定的补助金。

老人幸福感最强

新西兰实行人人平等的养老金制度。即使是新西兰总理,也不会有超于普通人的待遇。新西兰的养老金制度规定,不管是新西兰本国公民,还是有永久居留权的外国人,只要年龄满65岁,在新西兰住满十年,就有资格申领养老金。不过这几年对没做多少贡献的移民养老金卡得比较紧,或要求二十年才有领取资格。新西兰的社会调查显示,75岁以上的老人是幸福感最强的群体。

去机构化的社区式服务

英国社区养老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体系,与建设养老院、将老人集中起来看护相比,“去机构化”的社区养老可以更好地调动民间资源,展现养老服务的灵活性,也能够让老人融入家庭和社区,尽可能让老人能够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安度晚年。老人可根据自身需求和自理能力,选择老年人活动中心、日托所、护理机构等,服务内容涵蓋照顾生活起居、陪同购物就医、心理支持等。

高税高福利的童话王国

丹麦的税收高,但也是世界上福利最好的国家之一。比如免费从小学上到大学,免费医疗等。丹麦也经常被称为是全球最快乐的地方之一,国民的平均寿命已经超过80岁了。在丹麦,往养老账户存钱可以抵税,如果选择去别的国家养老,政府也会给部分补贴。老年人平均每年有6万元基本政府补贴,3万元追加政府补贴,可以说非常优厚。

移民养老首选

加拿大有很多居家养老服务机构,一个电话就有专业护工上门为老人服务。在众多公共区域都设有老弱病残专座。无论是排队还是银行办理业务,老人都是被优先招待的。此外还有老人屋、辅助生活屋、老人公寓等,满足不同的需求。优美的自然环境和资源丰富的人文环境都很适合老年人。此外,老年社会福利也非常为人称道。同时,加拿大也是个极具国际化、包容力的国度,因此非常适合移民养老。

乐活养老抗孤独

荷兰在长期的护理和养老经营中,它发展了一套风格独特的乐活养老体系,提倡健康衰老的概念,人的身体还比较完善、健康的时候,就鼓励老人发挥自己的机能去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活得更加快乐和健康。同时,荷兰全方位并且细分养老的不同需求,从养老院、居家养老、失智老人护理中心与住宅到医院、私人诊所、康复诊所与临终关怀服务,让每个老人都能得到适合的养老照护,得以安享晚年。

民间服务细节到位

随着日本“ 超老龄社会”的到来,企业为老年生活开发出许多细致的服务与商品。比如日本多家化妆品企业走进养老院,为老年人定制化妆,给她们带来美的享受和愉悦的心情。出行方面,日本群马县涩川市社会福祉协会2018年3月推出一项面向75岁以上老人去超市的拼车购物优惠政策,除了价格便宜,司机也会主动提供提重物等亲切服务。在饮食上,2017年日本针对老年人的加工食品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668亿日元,未来这一市场规模还将不断扩大。

在老人村一起享受生活

虽然养老金缺口令法国政府倍感压力,从20世纪末开始,法国政府逐步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调整,不断提高法定退休年龄,降低养老金的给付标准。但面对喜欢旅行、享受生活的国民,政府还是专门为老年人设计了“老人村”。各类文化、娱乐活动,如桥牌、舞会、音乐会、森林野餐及水中体操等,成为老人们的精神食粮。

许多智能商品一开始并非完全为老人量身打造,但这些巧思无疑为老年生活添加了许多便利。现在,智能科技和设计不只在技术上辅助了老年人和家属,也希望能够诉诸情感,希望长者能更进一步得到心里依托。

The Aid是一支能为使用者提供导航和健康管理技术的特殊拐杖,拐杖带有卫星导航装置,还有测量心率和体温的功能。能帮助老人认路,让家人通过电脑追踪拐杖所在的位置,并在老人跌倒时发出警示邮件。这款较早推出的富士通智能拐杖,前卫造型依然突出。

大多数人生活中碰触最多次的大概就是手机。也因此在每一次与人握手、碰触门把或钱等“细菌带原体”后再拿起手机,可见上面有多少细菌,将手机放进这款消毒器里,360度紫外线全面消毒器可以消灭99.9%的细菌,让爱好科技的长者远离病菌。

这是一款可以以磁力轻巧挂在镜架上的智能辅助系统,它可以通过使用者简单的手势,以语音向使用者读出报纸、书籍、菜单和屏幕上的文本,帮助视力退化的长者阅读。同时也配有人脸识别和商品识别的功能。

灯罩型的ElliQ让老年人毋需操作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它会主动与人进行人性化的亲切交流,提供老年人活动建议、发起视频通话,让老人更方便地上网、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同时,它还能提醒重要事项如吃药,或通过对应的视觉处理模块,实时监控老年人的健康体质水平,并给出适当的锻炼计划。

对于有手抖症状如帕金森患者的人来说,吃东西或许是非常困难的。这款设备能够分辨使用者的动作与无下意识的抖动之间的区别,让手可以维持稳定,精准避免食物洒出,让有需要的长者进食变得简单而且不再有压力。

这款电子肌肉服在关节、肌肉部分设有电子肌肉驱动器,可以帮助肌肉萎缩、行动不便老年人恢复站立、行走。有如机器人的衣服最早技术是用在帮助美国军人增强体能,设计公司Superflex希望现在也能帮助更多在行动力在生活上需要科技支持的人。

Eatwell餐具不仅是色彩缤纷的托盘、碗、杯子和勺子,所有的餐具角度都经过计算,比如盘子与勺子的弧度刚好吻合,让老年人喝起汤来更方便,碗中的一侧以直角设计,可以防止食物撒出,家中长辈独自用餐更让人放心。

一套以烹饪、食物为媒介,帮助老年人,尤其是老年妇女进行邻里间社交的套装。里头包括使用说明、过敏源信息卡、菜谱记录册,更有可供邻居取餐的外带盒。悉心的规划一开始在波兰试用,透过讨论菜谱、交换食物让社区老年人相互交流,同时还有支付用的卡片,证明不只是玩玩而已。

滑板车只属于年轻人?这款滑板车鼓励长者在安全情况下多活动。配备超大置物篮,方便老人购物时使用。宽踏板和扶手都防滑。前轮的设计比后轮要大,因此更加稳固。对于行动不便老人有全电力驱动模式,也配备连接手机和地图,可以设定常用路线。

在外形和花色的多样选择上,看起来与一般鞋子毫无异样,但内建GPS和传感器,让鞋子在侦测到不正常的动作比如摔倒时发出警报,并立刻传送到亲友手机上,假如老人家重新站稳,就可以选择取消警报,但是如果持续在一个可能受伤或摔倒的姿势,警报将持续传送,老人也可以知道警报已发送。

许爷爷 80岁军人

懂得珍惜,年轻人都有自己的事做,要支持他们,把自己照顾好,不让他们担心最重要,大家才会幸福快乐。

拉伸,哑铃,晚餐后散步一小时。

很大的差别,年轻时想老了以后会很孤单,老了就不一样了,什么都不怕。

陈老太83岁音乐老师

老了就没有赤子之心了,要健康就是多和别人说话,不要把自己关在家里。

打麻将、看电视歌唱节目。

年轻时候不知道,老了以后很多事情不能做。

庄老先生73岁电工

要有正义感,不对的事要说,但是不能太计较,要关心社会。

看报纸、公园散步。

以前工作累,总想休息,老了觉得没事做。

张爷爷76岁公交司机

俗话说“人生七十才开始”,所以我现在就像个六岁小孩一样。

年轻的时候害怕自己走不动、走得慢,现在觉得,慢慢走可以看到更多风景。

关爷爷82岁画师

尝试新鲜事,不要觉得自己老,我现在还经常让我孙子教我用手机,可以方便和他们联系。

看女儿做菜。

年轻人怕死,越老越不怕。

梁老伯76岁铁路调度员

总觉得生活能重新开始,想离婚。

Q:平常做什么休闲活动?

遛鸟儿,遛弯儿,与孙女分享零食。

一生都在为几个孩子打点,老了想休息了,没想到老了还是要照顾孙女,不过还是很开心的。

陈奶奶86岁家庭妇女

多和孩子相处,我的内孙、外孙都是我带大的。

看电视、吹口琴。

现在跳舞跳不动咯。

林老太72岁食品店收银员

少吃一点,平常别老坐着,保持整个人是动的,多和人交流也很重要。

种多肉植物、散步,陪孙子。

以前没想过老,慢慢有一天开始发现自己这里痛、那里痛,才发现自己老了。

早在1976年,心理学家在养老院中进行的实验就证明了许多疾病,包括结肠炎、心脏病以及抑郁症等,都与疾病发生之前的无助感、失控感密切相关。

老年人的生活中要有一些可以选择,但是选项不宜过多。可以从一些生活小事上找到一些掌控感:比如养一些小植物、布置房间、制定自己一天的行程等等。

研究发现,长期单身或独居的老人更容易患上阿尔兹海默症。所以维持适当的社交活动能够帮助老年人减缓大脑退化的速度。因此,老年人多呼朋唤友,参加一些老年大学、社区活动等等,都能够改善身心健康。

另外,老年人获得拥抱、握手等身体接触的机会更少,但这些互动行为正是传递温暖和支持的有效方式。从生理的层面来说,亲密的肢体接触也能够使人的神经系统分泌更多的催产素,它能够让人产生愉悦和积极情绪体验。老年人可以通过跳舞、和伙伴相处、或者去寻求按摩等方式,来让自己感到放松,

学习能够保持大脑的年轻状态。很多人都认为年纪大了就学不动了,但其实学习新的东西,能够使大脑变得更加年轻。找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学习种植栽培、学习一个新的菜谱、画画,或者读书都有益于老年人保持好的心情。

猜你喜欢

长者养老院养老
养老生活
95后玩出网红养老院
This 11?year?old student brings joy to seniors one wish at a time 11岁学生助梦养老院
注册养老机构已超2.8万家
养老更无忧了
搭讪
《弟子规》节选
Love Counts More爱心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