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5章 褚时健留给世人的启示

2019-09-10张学新古滕客朱玥怡张姝欣杨砺

今古传奇·人物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褚时健苞谷橙子

张学新 古滕客 朱玥怡 张姝欣 杨砺

“一辈子都要干事情,任何情况下,只要活着,就要干事,只要有事可做,生命就有意义”

褚时健东山再起之后,他种橙子的哀牢山成了神圣之地。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要上哀牢山和褚时健聊聊;都市白领朝九晚五,人生迷茫要来哀牢山问问褚时健;情感受困的年轻人,试图自杀,想来哀牢山听听褚时健的建议;企业家陷入瓶颈,不知如何破局,也来学学这位老前辈的经验……

这个时代的人渴望成功却无比迷茫,褚时健的传奇是一座丰碑,有着被信仰、被瞻仰的意义。

几乎每天,都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官员、企业家、崇拜者,怀着各种诉求,通过各种手段,活动在玉溪市大营街道附近或者新平县戛洒镇新寨梁子的果园里。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尽可能地接近褚时健。

翻阅过去的采访资料,褚时健用朴实的语言传达出的简单道理,对当下渴望成功、在人生路上奋力前行的人来说,或许多有裨益。

“年轻人急不得,要20年见成功”

现在年轻人的知识面、信息量比我们那时强多了,但年轻人的特点还是一样:把事情想得很简单。

有一次,一个年轻人从福建来找我,说自己大学毕业六七年了,一件事都没成功。他是性子急了,目标定得很高,想今年一步、明年一步,步步登高。

我对他说:“你才整了六七年,我种果树10多年了,你急什么?”

我开始也急,也想马上成林、马上有利润,种了两年树,还是满山红土,橙子销售到了2007年还不好。但是我历经几十年,在进入七八十岁时,就有点儿耐心了。

现实教育我们,果树每年只能长这么高,肥料、水源等问题都是原来想不到的,所以急不得,也急不来。

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人生历程还很长,要20年见成功。也不一定每个人都要做大事业。

困难多,搞好一点儿,信心就大一点儿,只有这样走,一步一步来。比如橙子,只要一公斤能赚一分钱,上万吨就能赚多了。你想心急,就做不成。

这几年,不少20多岁的年轻人跑来问我:“为啥事总做不成?”我说你们想简单了,总想找现成、找运气、靠大树,没有那么简单的事。我90岁了,还在摸爬滚打。

入一行,先别惦记着赚钱,先学着让自己值钱。没有哪个行业的钱是好赚的。赚不到钱,赚知识;赚不到知识,赚经历;赚不到经历,赚阅历;以上都赚到了就不可能赚不到钱。让人迷茫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本该拼搏的年纪,却想太多,做太少。

“脑子要活,基础要牢,挣钱要实在”

国家要转型,始终要靠人来破解难题。年轻人两下整不成,就想散场算了?这不行。要坚持下去,莫怕苦,多动脑筋。

脑子不活也不行。我老伴就说我,如果搁一块地在我面前,它为啥比两边的地产量好?别人不关心,我看到了就一定要研究。人不去试,方法不会出来,一点点摸索才出来。

机会始终是有的,你不注意,它就过去了。种橙子的人不少,但今天可以说,要像这样种好上千亩的还不多见。

有的人来我的果园看了一次,回去就開了八九万亩的新果园,但我看来,基础没打好,后头要吃亏。

有一年我们碰到的难关,十几年没遇过。连续高温一个多月,果子都被晒掉了。但你看我们的五条管道从对面大山来,面对高温,果园有水维持。别的果园如果基础不好,损失就大。而我们还能保住和去年一样的产量,就是因为农业基础打实了。这个也是年轻人最难理解的。

人在年轻时,要先学会吃苦,要实实在在挣钱,才能拿得住。就像搞农业,如果你质量搞不好,经过一个周期,10元资产就变8元了。

“规律搞清楚了,办法就出来了”

我从小就知道自己做事总比别人要做得好,因为我认真,负责任,心里有谱。同样是烤酒,我一般两斤半苞谷就能出一斤酒。

春节过后天气暖和,有时两斤苞谷就出一斤酒,别人怎么都要三斤苞谷才行吧?烤酒过程中发酵是最重要的过程,发酵期间要有37-38摄氏度的温度。苞谷蒸熟以后,把酒曲撒进苞谷,放进发酵箱里。

箱子里面温度只要够,一次升温,出的酒就一定多。这个道理也是我慢慢琢磨出来的。刚开始烤酒时,大人也不怎么往细了说,只是让我发酵时要关门。我问他们为什么,他们只回答我说“怕冷风”。

我就想:你还不告诉我,不就是温度的问题吗?关门我肯定学会了,另外,每次蒸苞谷时灶里会掉一些炭下来,我不扔它们,用烂铁锅装了,塞到发酵箱下面和边上,这样一来屋子里的温度慢慢就高起来,发酵就有了保证。我记得用了这些方法后,第一、二次出酒率一下就高了15%。

从那以后我就懂得了一个道理:做什么事都要会观察,会总结,找到规律。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规律搞清楚了,办法就出来了。闷着头做事不动脑子,力气用尽了也不一定有好收获。

在我们现在的橙子基地,我经常和那些作业长说:“你们不要傻做,要学会掌握技术,不要以为搞农业只要流点汗水就可以了,大老粗才那么想事情。”

做事情找规律,就是你心里要有一本清清楚楚的账,莫糊涂。烤酒这件事好像是老百姓都烤了多少年,经验都在肚子里,只要动手做就可以了。

其实不是这样,我会拿个小本子,记一记,苞谷用了多少,燃料费花了多少,请小工背到镇上花了多少人工费,简简单单都要记下来。卖完酒后,算一算,盈余了多少,这一次和上一次有什么差别。

这笔账你心里不弄清楚,我看这个酒烤得就不算成功。那个时候莫看我年纪小小的,其他人烤的酒没有我出酒率高,卖的价钱也没有我好。我那个时候烤到经验多了,敲敲酒缸就知道度数有多高,现在这个本事我还有的。

村子里其他大人恐怕都不理解,怎么我一个娃娃烤的酒比他们的要好,其实就是认不认真,会不会做成本核算。我后来做企业也是这样,认真很重要,成本核算很重要。

对得起做过的事,对得起相处过的人

我这个人,心里放不下事,也算是个急性子。

像2014年天干,老是不下雨,我每天晚上想到我的果树,半夜四五点就睡不着了,起来翻书翻资料,第二天叫上司机去找专家,一定要找到解决办法。我想着,我这么认真,果子的质量不会不好吧?

我一直和儿孙们强调,一个人工作、过日子都要认认真真,对产品要认真,对周围的人也要认认真真。这些年我们的果子卖得好,除了我们产品过硬,周围人的支持也有很大关系。

像早几年我们果子不成熟,没有朋友的帮忙,销售会很成问题。

现在我们名声在外了,心里要知道感激,要对得起以前人们对你的帮助,更要学会让大家利益都得到平衡。

我一直对和我打交道的合作伙伴也好,朋友也好,都有一个心理,那就是怕亏了人家。这个习惯我一直都有。

做人做事要随时随地都在检查,做这件事我朋友亏了没有?褚一斌我就经常提醒他,不要粗心大意,要经常想到身边跟着你的那几个人,诚诚恳恳和人家相处。我们生活条件比他们好一点,我们就多照顾他们一点。

我们现在果园里的农户,在我们这里干活儿,我就希望他们比别的农户生活条件要好一些;我们的作业长,我也希望他们收入一年比一年高。

新平的县长有一次听说我们作业长的待遇,很惊奇:“工资比我还高?!”

回头看看,我这一路走来,没有白费精神。我办事认真,确定了目标就追求到底。在每一个工作的地方我都有人生的记号,我也没在工作上闹出什么大事故。

对得起做过的事,对得起相处过的人,我能做到这两点,我这几十年也算没有什么遗憾了。

“多学习、多做事,心里才有底气”

我这个人,愿意多做事,不愿意多说话。一个人如果庸庸碌碌地活,我相信是不会有什么人生经验的。

回想这么多年来,我自己做得最问心无愧的就是:没有庸庸碌碌地生活。我十几岁在家乡时就帮着母亲谋生,从那时起,我就没有闲下来过,更没有混过日子。

几十年来,我扛过枪打过仗,也曾经在政府机关任职,后来则是长期做经营企业的事情;曾经有过人人都羡慕的辉煌,也跌落到人生最低谷过。

不管在什么阶段,在什么年龄,我都在全心全意地做事,一个人不虚度时光,要对国家对社会有贡献,人生才有价值。

我这个人,做事讲求踏实和认真。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个天才。但我一直是个实实在在做事的人,而且我有十分的认真态度。

学习多、了解多、实践多,心里就有足够的谱气。无论以前在玉溪卷烟厂还是今天种橙,我取得的一些成绩,总有人说“学不会”。其实,只要你努力掌握事情的规律,并且有认真、精益求精的态度,我觉得完全可以学会。

我觉得我并没有做什么了不起的事情,我所做的,都是尊重规律,恪守本分。

曾经有人评价我是这个国家最有争议的人之一,我的人生的确也起起落落。

不過,活到今天,我觉得一切都是经历,都是财富。没有那些得到,没有那些打击,就没有今天的褚时健。

我人生里没有服过输的时候,但我都是和自己较劲。我希望我的人生价值都体现在当下,而不是曾经如何。

今天的年轻一代比我们要幸运很多,我们这一代人,人生中有很多妥协的地方,但今天的年轻人可以更多地做自己。

我不期望别人在说起我的人生时有多少褒扬,我只希望人家说起我时,会说上一句:“褚时健这个人,还是做了一些事。”

老板要做“企业精算师”

马静芬曾经讲过一个故事,80多岁的褚时健曾经动过“卖凉米线”的心思。

有一天,他们俩坐车经过一家玉溪凉米线店,排队的人非常多。褚时健立马下车,问:多少钱一碗?一天卖多少碗?然后心算成本,米线多少,佐料多少,人工多少……算出一碗可以赚一块钱,一天卖1000碗就可以赚1000块。

“我们差点卖凉米线去”,马静芬说:“他啊,随时都在算账。”

这种“爱算账”的精神,是刻在褚时健骨子里的。“省下的就是挣下的。企业要讲效益,就要精打细算搞生产。”褚时健曾说。

中国的橙子平均亩产量是1吨左右,美国的是2.5吨,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褚橙的平均亩产能达到5吨。秘诀就是:压缩消耗,减少浪费。褚时健曾对王石说:“我这一生最憎恶浪费了,我做企业就是向浪费要产能。”

与人分利才有人跟着你

分权、分利者,得天下。在员工管理上,褚时健始终遵循与员工分利的原则。

1979年,褚时健被调进濒临倒闭的玉溪卷烟厂担任厂长,大举借债购入国外生产设备,烟厂负债率最高时达到500%。

在工厂负债率如此之高的情况下,褚时健仍然在竭力改善员工待遇,分利于人。

起初职工宿舍环境十分差,褚时健上任后,给职工兴建新宿舍,极大地改善了员工的住宿条件。

伙食方面,当时的职工食堂物资有限,一个星期也吃不上一顿肉。褚时健就和当时卖出猪肉最多的大营街村领导商量,每天向他们购买一批生猪,请村民直接送到厂里。

此外,褚时健还用香烟换了很多折扣价的电器,比如收音机、电风扇、电熨斗等。职工用很低的价钱就能买到这些电器,给生活带来不少便利。

于是玉溪卷烟厂成为了当地伙食、生活条件最好的工厂,极大地提高了工人的劳动积极性和热情。

管理果园和管理烟厂一样,褚时健首先考虑的仍然是员工利益。

进入哀牢山以前,当地农民大多在家乡种玉米、种甘蔗,一年就赚一两千块。跟着他种果树以后,一年能赚四五万,每家都有两台摩托。

果园建设初期,地里干活的农民多,褚时健车里常常放很多糖果,下车就揣一把放兜里,一边问问农户地里的进展,一边从兜里抓点糖分给大家。

“质量是生命”

褚时健对产品质量的把控很多人都有所耳闻。

中化集团董事长宁高宁曾为《褚橙你也学不会》一书作序时评价褚时健:“褚时健过去管企业和现在的成功都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毅力、勇气和吃苦耐劳,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的方法和路径。这个方法和路径就是他心里非常清楚,要做好企业,必须做出好产品;必须集中资源先把产品做好,然后再说营销、再说品牌、再说赚钱。王石说褚时健是精算师,我认为用现在的话说,他更像首席产品官。”

褚时健本人的观点却很朴素,他说:“(做企业)首先就是质量,不管搞哪样产品,不管是农业的、工业的,我都认为产品要过硬!产品过不过硬,光凭质检合格那还不行,要让大家亲自品尝,大家觉得口感好才算真的好。”

褚时健是一个凡事追求细节的人。他身边的员工曾回忆说,当问到“今天下雨了吗”这个问题时,正确答案不是“下了”或者“没下”,而是“下了,从几点下到几点,一共下了多少毫米”。

这一点,在褚时健的操作手册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2002年,褚时健在哀牢山承包土地开始种植橙子。但是,同样是种橙子,褚时健却和别人不一样。他要求所有人要按着操作手册严格进行。手册中对种植的方方面面都有十分细致的标准化操作要求。以修剪枝条为例,单单一个修剪枝条就详细到:每年每棵树要剪几次?每次修剪要具体到离树干几厘米?提高产量怎么剪?防治病虫害怎么剪?为了树的生长量又该怎么剪……

为了摸索适合自己的剪枝方法,褚时健和4个作业长,每人负责10至20棵树,采用不同的剪枝方法,然后比较。他们不仅看产量,还要用化验的手段比较品质。正是有了这样的手段,褚橙的剪枝方法才得以不断改进。

在对果园的管理上,褚时健采用的办法被称为“用工业的办法管农业”。果园中每个新来的农户都要经过严格的训练,公司不只有计划,有要求,还有监督,月底还会统一检查。

公司每年给农户发一本定制的月历,上面详细地列满了每个月需要干的事情和標准。比如剪春梢,要剪到太阳正着和斜着都能透下来;再比如施肥的时间、数量、方式……

种植褚橙时,褚时健效仿当年在玉溪卷烟厂期间对“第一车间”里生产一线负责人的称呼,任命了几名“作业长”,责任是管理农户,对果园的生长和生产结果负责。在作业长和自己之间,褚时健还设立了生产技术部。

2015年,褚橙质量下滑。个子小、皮色不均匀,口感酸,坏果率高……这一年市场给出的回馈并不乐观。

褚时健因此在媒体上公开道歉,并提出了质量、途径、品牌等方面的改善办法。第二年,褚时健砍掉了37000棵果树。

褚时健一贯的观点就是“质量是生命”。

褚橙、烟草的经营,没有高深理论。所有事情都是本真的,做企业就是要挣钱。怎么挣钱?把产品做好,把人管好,待遇更高,更开心地做事情。

做褚橙也是一样,有人说褚橙是在卖情怀。褚时健认为就是做产品,更好吃,种得更好,结果更多。

褚时健一生做了四款产品:烤酒、红糖、烟草与橙子,每一款他都做到了极致。

很多人都认为,产品只要包装得好,宣传做得好,就一定能在市场上异军突起,一炮而红,名头打响了,就等着数钱了。但褚时健做红塔的法宝就是质量优先,做果园还是这个套路,先不考虑宣传的事情,把产品质量做好,靠口碑撬动市场,就是最好的营销手段。先做最好再做最大,典型的“还不能做到第一,那就先做到唯一”的营销战略。

褚时健曾被人问道:“褚老,如果您给自己留下一句墓志铭,会是什么?”他的回答只有五个字:“褚时健,属牛。”

褚时健并不属牛,而是属兔。他说自己属牛,是因为有牛的性情。在《褚时健:影响企业家的企业家》中,他说自己“一辈子都要干事情,任何情况下,只要活着,就要干事,只要有事可做,生命就有意义”。

传奇落幕,对褚时健最好的缅怀就是传承他的精神;褚时健虽然逝世,但他的精神永远不朽。

猜你喜欢

褚时健苞谷橙子
背苞谷
橙子变变变
老年人能向褚时健学什么
《大成若缺褚时健》
大橙子小橙子(4)
大橙子小橙子(2)
大橙子小橙子(1)
搓苞谷芯治愈肠胃病
86岁褚时健,创业养生两相宜
“烟王”变“果农”褚时健保外就医再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