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49,他们进京“赶考”

2019-09-10李璐璐

党员生活·中 2019年9期
关键词:赶考任弼时西柏坡

李璐璐

70年前的1月1日,新年第一道曙光到来时,有两则文字,出自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毛泽东之手,从太行山下、滹沱河边的小村庄西柏坡传出。一则是公开的檄文、气势如虹的人民日报新年贺词《将革命进行到底》。

另一则是机密的电文,是谋划周全的斗争策略。毛泽东致电林彪,要他们通过北平地下黨的市委直接告诉傅作义,要他在明面上表示坚决打下去,但在实际上则和我们里应外合,和平地解放北平。

这两则录入史籍的文字,一公开一机密,清晰地记录着在那个元旦节后,中国历史怎样由渐变走向突变。1月10日,淮海战役结束;1月15日,天津解放;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

领导这一变局的中共最高领导层,由5个人组成,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此时,摆在五大书记面前的任务,就是如何创建一个新政权。

3月的大行动

千头万绪的工作怎么做?这就需要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定调。3月5日,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毛泽东做报告,明确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到城市,分析了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基本政策,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任务和途径。

接下来的几天,其他4位书记就自己主抓的工作进行了发言。

就在七届二中全会的新闻公报向全国发表的同一天,3月23日的上午,五大书记以及中央机关工作人员驶离西柏坡,向北平进发。

离开西柏坡的头一晚,毛泽东兴奋地只睡了四五个小时。周恩来对他说:“多休息一会儿好,长途行军坐车也是很累的。”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不睡觉也高兴啊。今天是进京‘赶考’嘛。进京‘赶考’去,精神不好怎么行呀?”周恩来笑着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这就是留在历史长河里著名的“赶考对”。

70年前的3月25日清晨,毛泽东一行人在涿县换乘一列专列,于天亮时分到达北平清华园火车站。下午5时许,在西苑机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分别乘坐敞篷吉普车检阅部队,随后接见了各界代表人士1000多人。当晚,新华社向全国、全世界正式播发消息:中共中央、解放军总部和毛泽东等已胜利到达北平。

“劳动大学”里的默契分工

五大书记住到了北平西郊的香山。毛泽东住在香山南麓半山腰的双清别墅,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4人住在北面不远处的来青轩。出于安全考虑,双清别墅对外称“劳动大学”。

到北平的第三天,朱德在一次内部的会议上说:进城是件大事情。对管理国家,从负责同志到勤务员都要重新学习,在实际中学习。五大书记更是进行了默契的分工和紧密的配合。以1949年4月为例——

毛泽东到北平后着重处理的一件事,就是同国民党政府进行和平谈判。协助毛泽东处理此事的是周恩来。4月1日,以张治中为首席代表的南京政府和平谈判代表团到达北平。

4月8日,毛泽东和周恩来在香山接见张治中,同他长谈了4个小时。9日,毛泽东又同南京代表团的邵力子、章士钊交谈。10日,再同南京代表团的黄绍竑、刘斐交谈。毛泽东和他们一起吃饭时,刘斐试探地问毛泽东:“您会打麻将吗?”毛泽东回答:“晓得些,晓得些。”刘斐接着问:“您爱打清一色呢,还是喜欢打平和?”毛泽东听了差点失笑喷饭,立即说:“平和、平和,只要和了就行了。”刘斐也会心地笑了起来。

4月13日,周恩来向南京政府代表团正式提交《国内和平协定草案》,但和谈终因南京方面无意真正和平而告破裂。和谈既破,毛泽东的重心立即转向渡江作战。

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在东起江苏省江阴、西至江西省湖口,分3路强渡长江天堑,以摧枯拉朽之势粉碎了国民党当局苦心经营的防线。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

此时,刘少奇的工作重心放在指导城市工作上。在当时新解放的城市中,天津这个华北工商业最集中的大城市,问题特别突出。4月10日,刘少奇抵达天津,一个多星期跑遍了棉纺织厂、造纸厂、电工器材厂、汽车制配厂,又听了天津市委、军管会、人民政府、工商局、粮食局、外贸管理局、公用局的汇报。摸清情况后,刘少奇召集资本家、工人、干部开座谈会,提出“劳资两利”,恢复了工人的生产,也稳住了民族资本家。

任弼时则不幸陷入了病痛中。4月11日,他坚持抱病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政治报告。报告长达1.2万字,对任弼时当时的体力来说,是超量的负荷。4月18日,任弼时当选团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当天下午,他移住到玉泉山休养所,直到11月底赴苏联治病。

新中国成立是人心所向

自占领南京后,取得苏联对新中国政治、经济、外交等各方面工作的支持成为迫切事宜。中共中央决定组成以刘少奇为团长的代表团,去苏联秘密访问。

刘少奇于6月26日抵达莫斯科,第二天就向斯大林递交了毛泽东的亲笔信。7月4日,他又向斯大林提交了一份万字书面报告,通报了中国革命形势、新的政治协商会议与中央政府、外交问题和苏中关系等问题。过了一周,中苏双方在克里姆林宫举行正式会谈。

刘少奇访苏取得了巨大成果,双方就苏联向新中国提供3亿美元的贷款达成协议。

刘少奇前往苏联时,周恩来的工作重点转到了新政协的筹备上。当时他的工作主要是两件事:一是协商参加新政协的代表名单,二是与代表们起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

10月1日下午2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中南海勤政殿举行第一次会议。会后,毛泽东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全体委员登上天安门城楼。首都30万军民在广场上集会,隆重庆祝新中国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摘自《环球人物》

猜你喜欢

赶考任弼时西柏坡
与你携手长征
西柏坡
任弼时教练警卫班
历史细节中的任弼时
毛泽东在西柏坡使用的办公桌
历史细节中的任弼时
西柏坡精神的理论意蕴和党建价值
建国以来西柏坡研究文献统计分析及发展对策
律师“赶考”法官
不忘初心,继续“赶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