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塞拉利昂“丈夫学校”

2019-09-10陈树

党员生活·中 2019年9期
关键词:塞拉利昂丈夫妻子

陈树

在一块小小的空地上,皮蒂亚·阿列奥从双肩包里拿出一面旗帜,“丈夫学校,一年级,内卡波社区”,悬挂在树上,一个简易的教室就布置好了。

学生们陆续向皮蒂亚靠拢。他们岁数不一,清一色的黑皮肤、卷发,都是男性。

内卡波社区是塞拉利昂家庭暴力发生的高频区。尽管塞拉利昂反家庭暴力法写明,殴打妻子最高可获刑2年,但许多男人毫不在意,将打骂妻子视作理所当然的权力。

这促使了丈夫学校的诞生,“课堂的目的,是影响、改变男性的观念模式。”皮蒂亚说。

“妻子有权拒绝吗?”

在内卡波社区的第一堂课上,皮蒂亚穿着一件写着“拒绝儿童婚姻”标语的白T恤,给出了一个目的明确的开场白:“当课程结束后,我希望这个村子会变得更美好,不再会有人说,‘今天这个男人又打我了。你们同意吗?”

皮蒂亚继续发问,气氛出现了改变。“晚上,当你想和妻子发生性关系,她有权拒绝吗?”

“没有!”学生们几乎异口同声地答道。还有人联想起自己的“遭遇”,忿忿不平地指责自己的妻子,“整天无所事事,还总是给我使绊儿”。

得到这个回答,皮蒂亚似乎并不意外。他笑了笑,让一个学生拿起两个罐子,“做饭、打水、洗衣服……这些都是女人做的,对吧?”学生们点点头,皮蒂亚往代表女人的罐子里投下三颗石子,“工作挣钱,是男人做的,得一分”。

最后,男人得了11分,女人得了17分。“男性并不比女性更勤劳、能干,”皮蒂亚引导道,“到了晚上,她们常常累得只想睡觉,为什么必须迎合你的需求呢?”

暴力的伤痕

基于性别产生的不平等问题和犯罪在这个国家同样严重:因为性教育和生殖健康知识的缺乏,塞拉利昂长期以来一直是世界上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塞拉利昂社会福利及妇女和儿童部的官员洛伊斯·辛什认为,这些让男人们很难树立起正确的性别和家庭观念,很难将妻子放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上。

52岁的卡努就是个典型。他是警察局的常客——因为殴打妻子。。

卡努坦白,“每当孩子们犯错时,我就会打他们,但她会在这时候质疑我,于是我连她一起打。”

在一个社会工作者的建议下,卡努踏进了“丈夫学校”,和其他遍布全国的1万多名学生一样,每个月坐在露天教室上课,学习性别平等和家庭暴力的危害。

漫长之路

从某种程度说,“丈夫学校”是民间发起的“自救行动”。

尽管有反家庭暴力法,实行起来却困难重重,受害人要向警方提供医院出具的伤情报告,还要支付聘请律师的费用。

在这种情况下,“丈夫学校”决定从源头——男性——开始加以改变。除了上课,他们还会收集学生及其家庭的信息,并對这些家庭进行长期跟踪。

“我们是想通过丈夫学校,最终提升整个家庭的健康。”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在塞拉利昂的项目负责人贝蒂·阿尔法说道。

但学校的“丈夫教育”之路,注定漫长。

摘编自《看天下》《澎湃新闻》《环球人物》

猜你喜欢

塞拉利昂丈夫妻子
我胖吗
怀才不遇
傍晚
安慰
希望并不孤独
妻子的发型
第二个妻子,第二次生活
怎样保护丈夫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