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启华章 以绣绘心
2019-09-10王永强
在苏州镇湖绣品街西南角,有一栋典雅的两层小楼,楼内一层中央帷幔飘飘,顶部呈现敦煌佛窟里的飞天造型,墙上挂满了精美的绣品。这就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邹英姿的刺绣艺术馆。
镇湖,原名西华,意为苏州西部的华丽之地。自古以来,当地人耕作之余常以刺绣为副业。全盛时期,镇湖号称有“八千绣娘”,一条1600米长的“绣品街”上300多家绣庄鳞次栉比,可谓“家家闺阁架绣棚,妇姑人人习巧针”。
2002年,在这条街上,邹英姿开设了属于自己的绣馆,整体设计匠心独运。许多个清晨,她就在一楼南边阳光最好的地方置一绣架,银针轻舞,丝线摇曳,手随心走,意蕴缱绻。
于自然万物中汲取灵感
1972年,邹英姿出生于苏州吴县镇湖镇新桥村,家中的外婆、祖母、母亲都是刺绣好手。6岁时,她在母亲的引导下,开始在棚架前穿针引线,学习刺绣,小小年纪就展露出不凡的刺绣才能。小学五年级时,她曾凭借一幅“梅花”刺绣作品在小学生才艺比赛中获奖;12岁时,她绣的一只小波斯猫,便可以卖50元。初中毕业后,16岁的邹英姿正式成为一名绣娘,一头扎进丝线的海洋里。从纯真稚嫩的少年到达观知命的中年,她始终沉浸其中。
20世纪80年代末,简单的家庭作坊已无法满足刺绣的市场需求,于是,邹英姿的母亲惠淑珍创办了吴县镇湖新桥工艺绣品厂。十六七岁的邹英姿跟随母亲走南闯北,推销自家绣品,逐渐了解客户的需求,她的创作灵感也不断被激发。当时,家里的生意扩展到杭州,三潭印月、柳浪闻莺、雷峰夕照等西湖风景是常被选用的题材。邹英姿察觉简单的平绣无法很好地展现树枝的神韵,她尝试将线条分解成颗粒,以散点的方式将其表现出来,效果很好,客户也很满意。
传统苏绣向来以色彩清雅、绣工精致见长,绣品也多以山水、亭台、花鸟、人物等为意象。邹英姿早期的一幅幅作品,开始被客人认可,慢慢地也有了销路,但是邹英姿却渐渐感到困惑,她不想一辈子重复地绣相似的阿猫阿狗。她坐在绣架前,虽然手中的针线上下翻飞,手法愈来愈娴熟,却没有了起初创作时的怦然心动。日复一日机械般的刺绣动作让青春叛逆期的邹英姿想要逃离,后来,她跑到苏州的童装店当起了销售员。三个月的打工时间,邹英姿时常独自思索:到底什么才是自己想做的?思来想去,割舍不下的答案还是刺绣。
为了提升自己,19岁的邹英姿决定拜师学艺。母亲为她找到了苏绣艺术家王祖识先生,再三拜访之后,邹英姿终于入其门下,做起了学徒。她跟随王祖识先生学习人体结构的知识、绘画和苏绣技法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以及如何用苏绣技法去诠释经典艺术作品。入门学习的第一幅刺绣作品《蒙娜丽莎》便让邹英姿十分苦恼,由于表现西洋画的方式与以往的风景花鸟不同,明明是对着画稿绣出来的,形象却总给人一种说不出的别扭感。这让从未受过专业训练的邹英姿,深刻地认识到绘画功底的重要性。于是,她每周三天参加美术培训班,白天刺绣、晚上学习的日子持续了两年之久。长时间的美术学习,使得邹英姿对绘画的笔法、构图、意境有了更深的理解,20岁出头的邹英姿开始了刺绣独立创作之路。
刺绣原创设计是困扰很多绣娘的难题,但邹英姿却似乎不为所困。读书、看展、写生、练字、游玩、散步……刺绣之外的闲暇时间,她全心全意地体味生活,从自然万物中汲取灵感,用刺绣记录身边的点滴。这些年,她也在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和艺术素养,在各级工艺美术协会和政府的支持下,她先后到苏州工艺美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等院校学习进修,如饥似渴地研修历史、雕塑、摄影、绘画。日渐扎实的美术功底,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提升,让邹英姿在原创的创作上更加得心应手。田间摇曳的花草,老宅斑驳的墙头,乃至不经意瞥见的两只打架的蚂蚁……都能成为她刺绣设计创作的灵感源泉。
邹英姿说:“这些年,除了做刺绣,我用了很多时间学美术、学摄影,到世界各地去旅行、看展览,可能别人看来有些不务正业,但我觉得见识很重要,因为艺术具有共通性,能给我们带来思维启迪。刺绣是一种独特又独立的艺术形式,它以针作笔、用线敷色,通过多样的技法呈现大千世界的美感。”逐渐开阔的视野,对自然万物的感悟,让邹英姿的想法渐渐发生变化,她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表现形式和世代传习的针法,她想用一种特别的针法做出不同于传统风格的刺绣作品。
以针作画绣绘中华文明
一年夏天,邹英姿观察到素描中铅笔碳粉的状态,很想用刺绣针法表现出来。她尝试了许多传统方法,始终出不来想要的效果。
苦苦思索很久后,邹英姿灵光一闪,想到了小时候母亲纳鞋底的针法,旋即联想到“打籽绣”般以点带面的手法,通过一个个小小的点,组成一幅完整的图案。“纳鞋底的针脚短而密,所以我缩短了针脚,这样丝线对光的敏感度便大大减弱,也解决了刺绣作品光影变化不定的问题。”邹英姿回忆道。刺绣作品《眼睛》的创作,是邹英姿突破传统技法的一次成功探索,丰富了苏绣的表现技法。在朋友的建议下,邹英姿背上作品走进知识产权局,凭借独特的针法获得了中国首个刺绣技法创造发明专利。专利被命名为“滴滴针法”,象征密集的针脚如同水滴一般,亦蕴含“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之意。
“滴滴针法”是在点状或短线状针脚之间,以相隔、相叠、相接、相交四种形式,在绣料平面上以疏密变化的方式进行排列布置的一种绣法。这种针法可以表现出刺绣画面中点状离散的光影变化感,特别适合表现碳粉素描中碳粉颗粒的质感、水墨画中水雾状朦胧的质感、书法中的飞白,以及各种刺绣画面的细部,譬如人物或动物的眼睛、毛发、树枝等。此种针法的应用,使刺绣作品更具有通透感、立体感,也更细腻、有灵气,可以更好地表现物象的结构与立体效果,也有利于拓宽刺绣的题材与色彩。
此后,邹英姿运用滴滴针法创作了《缠绕》《冬至》《我的家》等一系列原创刺绣作品。
《缠繞》系列分为春、夏、秋、冬四幅作品,题材源自邹英姿自己的摄影作品。她尝试以独特的针法和配色,用层次分明的底色来表现四季,绣制出远处隐山暮霭、近处枝蔓交错的荒芜丛林景象,恰如其分地将画面中的虚实、疏密、浓淡自然地表现出来。画面唯美而意境深远,颇具象征意味。“缠绕”纵是难解,却是新生的前奏,蕴含百般的坚持和事物间千丝万缕的联系,预示着事物通向美好的必然性。2013年3月,在英国伦敦大学举办的“世界生态纤维艺术展—中国文化周活动”中,描绘冬日树林的《缠绕·红》被大英博物馆永久收藏,并入选《大英博物馆·中国简史》一书。
《冬至》是邹英姿近年来创作的一件大尺幅作品。“姑苏人家的老屋是我最初的记忆,儿时外婆家的房子有好几进,阳光从落地长窗中照射进来,光影斑驳,妙趣非凡。”回忆作品的创作初衷,邹英姿说道。冬至如大年,邹英姿用其擅长的滴滴针法来表现沧桑的、灰蒙蒙的苏州老屋,作品呈现出一幅温馨的冬至节庆画面。苏州老屋粉墙黛瓦,院内外的大树已披上了银装,门楼和瓦当也沾满了白雪的痕迹,斑驳的老墙透露出江南独有的古韵,一只调皮的小猫顺着大树爬上高高的围墙,一进进门全都敞开着,进门便是回家。整件作品针法细密,色调和谐统一,给人一种温馨的美感。
凭着对刺绣艺术的独特领悟和诠释,邹英姿在苏绣题材和风格方面不断探索和实践。她多次到敦煌访学,“在敦煌莫高窟采风时,我看到一尊尊存续在明暗之间的佛像,有的完整,有的残破,屹立千年之久。看着它们,就看到了中国古代文明的恢宏与博大。”回到苏州后,邹英姿将搜集的资料重新整理、挖掘,反复思考,创作出了一批表现敦煌佛像的刺绣作品。其中,作品《问佛》选取敦煌莫高窟第158窟佛祖涅槃的场景,历时三年完成,用针680万针之多。作品着重表现了释迦牟尼佛涅槃时的仪容,用细细密密的丝线、高超纯熟的技法绣出造像斑驳的肌理和光影,将历经千年沧桑的壁画与造像完美呈现,丝线的柔和特质给人以较之泥塑石雕更温和柔美的视觉感受。
近年来,邹英姿又根据汉画像砖、楼兰汉简、青铜器等古拙的汉文化元素,创作出《孔子六艺》《长乐未央》《楼兰残片》《汉简》《后母戊大方鼎》《子龙鼎》等一系列表现中华文明的作品,刀凿的痕迹、浮雕的形式、器物的肌理,都被邹英姿用刺绣生动地表现出来。
从最初的“为生计”,到后来的“为艺术”,刺绣渐渐与邹英姿的生命融为一体,成为她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肃穆的钟鼎、沧桑的院墙、写实的素描、庄严的佛像、飞扬的柳枝、倔强的野草……这些传统苏绣未曾触碰的题材,她却演绎得出神入化。精美的壁画、传神的彩塑、斑驳的残卷、古朴的瓦当……这些过去似乎与刺绣不相关的内容,都一一出现在邹英姿的绣架上,并得到学术界和市场的双重认可。
邹英姿还在思考的是:苏绣既要“飞入寻常百姓家”,也要坚守“艺术高地”,要创作出真正的艺术品。“我是一名刺绣人,我要用我的针线来叙说我的心情,勾勒美好的世界,绣绘中国的文明。”
王永强,就职于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邹英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六岁开始随母亲学习刺绣,后师从苏绣艺术家、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王祖识先生深研刺绣技艺,经多年潜心研修传统刺绣技法,博采众长,锐意创新,融绘画、摄影、雕塑等艺术形式于刺繡作品中,形成了独具个性的刺绣艺术风格。其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大英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艺术馆等机构收藏,多次荣获国家级博览会金奖,代表作品有“敦煌”系列、《问鼎》《缠绕》《冬至》《红言》《我的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