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摸着石头过河”的来历

2019-09-10

今古传奇·人物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陈云改革开放试验

改革开放40多年了,如果要提一个改革开放的标志性语言,许多人会说“摸着石头过河”,而且认为这是邓小平的原创。事实果真如此吗?

“摸着石头过河”原是一句民间歇后语,完整地说是“摸着石头过河——踩稳一步,再迈一步”或者“摸着石头过河——求稳当”。

这富有民间智慧的歇后语被借用来表示一种科学的工作方法,表示面对新事物要本着稳妥的态度,进行探索。

这句话很早就出现在《人民日报》的报道和正式文件中,如1965年6月6日《人民日报》文章讲道,“搞生产要摸着石头过河”“只有调查研究,摸到了落脚的一个个石头,才能一步一步走到彼岸,完成任务”。农业部《关于一九五九年农业生产的几点意见》指出:“实行少种高产多收的方针和耕地三三制的伟大理想,必须有步骤,必须是‘摸着石头过河’,一九五九年全国的耕地面积和播种面积不能减得太多。”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的文件材料也常引用这句话,如1981年10月国务院《关于实行工业生产经济责任制若干问题的意见》强调:“实行经济责任制,目前还处在探索阶段,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领导,要摸着石头过河,水深水浅还不是很清楚,要走一步看一步,两只脚搞得平衡一点,走错了收回来重走,不要摔到水里去。”报告引用“摸着石头过河”,生动、准确地表达在经验不足的情况下要探索着前进。

通过这几个例子,我们更清楚地体会“摸着石头过河”含有大胆探索、稳妥前进的意思。现在通常被人们认为是改革开放的方法论,有多层含义:第一,河必须过,改革必须进行;第二,没有桥,没有现成的经验办法可照搬照用;第三,河水比较深,可能还有漩涡,要摸索着过;第四,慢点儿走,找到支点站稳了再走下一步,改革要多试验多总结,试验成功了再推广铺开。

很多人以为邓小平多次说过“摸着石头过河”,但事实并非如此。

党的领导人中李先念、谷牧、陈丕显、聂荣臻等人都引用过这句话,他们的文章或年谱中有记载。但是,恰恰是邓小平,没有引用过这句话,权威的邓小平著作《邓小平文选》、邓小平生平思想的忠实记录《邓小平年谱》,都没有他本人说过这句话的记载,与邓小平工作过、接触过的人撰写的回忆文章或访谈材料,也没提到邓小平说过这句话。

经查证,引用这句话最多的领导人当属陈云,从20世纪50年代到改革开放新时期,至少可以找到7处陈云引用这句话的记载。比如,1980年12月16日,陈云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说:“我们要改革,但是步子要稳。因为我们的改革,问题复杂,不能要求过急。改革固然要靠一定的理论研究、经济统计和经济预测,更重要的还是要从试点着手,随时总结经验,也就是要‘摸着石头过河’。开始时步子要小,缓缓而行。”

对于上文提到的陈云的讲话,邓小平明确表示赞同,他说:“我完全同意陈云同志的讲话……这个讲话是我们今后长期的指导方针。”更早的时候,1978年12月,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中就提出:“在全国的统一方案拿出来以前,可以先从局部做起,从一个地区、一个行业做起,逐步推开。中央各部门要允许和鼓励它们进行这种试验。试验中间会出现各种矛盾,我们要及时发现和克服这些矛盾。这样我们才能进步得比较快。”

邓小平虽然没有明确说过这六个字,但始终坚持把“摸着石头过河”当作改革的方法。从理论指导上看,邓小平激励全党要冲破思想藩篱,大胆开拓,他强调,“我们干的是全新的事业”“改革开放是很大的试验”,呼吁:“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从实践上讲,邓小平领导的改革开放是“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先试验、再总结经验、最后推广开来。

实践是对理论最好的诠释,改革开放40多年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对“摸着石头过河”改革方法的充分肯定。

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國国情的改革方法。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他说:今天我们还“要采取试点探索、投石问路的方法,取得了经验,形成了共识,看得很准了,感觉到推开很稳当了,再推开,积小胜为大胜”。新的实践也促使人们不断深化对改革的认识。

猜你喜欢

陈云改革开放试验
基于大数据分析与审计的关系研究
My plan for new term
改革开放40年民族影像志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
因改革开放而生 因改革开放而兴
改革开放:干点什么最时髦
CS95
i6
驭胜S330
TransitivityandCharacterization:AnalysisonDickinTenderisTheN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