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下基层调研,我碰上了爱套话的“人精”

2019-09-10叶子君

廉政瞭望·下半月 2019年8期
关键词:分管领导套话县里

叶子君

不久前,我陪同单位一名副职领导去省里一个县,调研评估某项重点工作。

县里对口陪同的马科长是个新面孔,刚从乡镇提拔上来。我们在县里待了3天,其间又去了几个乡镇,他都全程陪同。

这个马科长年约45岁,非常健谈。从头到尾的陪同中,他对基层颇为熟悉,介绍了很多情况,但对于一些想了解的“内部情报”,他表现出很深的执念,想尽办法从我嘴里套话,让我承受了很大压力。

涉及领导的微妙话题,谨慎答

第一天傍晚乘高铁抵达时,天已经全黑。马科长在高铁站门口接我们,出站后刚一碰头,完全称不上熟悉,他就热情地一把抢过我的行李箱,还不顾反对,尊称我为“叶科长”。

我们领导在一旁打电话,他连忙把我拉到一边,神秘兮兮地问我:“叶科长,以前不都是你们A领导负责这事吗?怎么这次来了B领导?什么情况?”

我一听,立马在心里拉响防空警报。这次来调研涉及对该县某项重点工作的考核,而A领导因为年龄偏大,前阵子单位开了党组会,正式研究后换由年富力强的B领导来分管了。

我猜想,马科长想通过这一问题,来试探领导之间的地位和权力转变,但我并未获授权告知其分管领导变化原因。于是,我只好这么回答他:“B领导是年后才开始接手的,换分管领导的具体原因?我也不太清楚。”

没套出关键情报,马科长只好暂时闭了嘴。

待遇差距,请立刻转移话题!

安顿好行李后,马科长领我们到酒店旁一家小餐馆,吃了顿简单的工作餐。席间,他向我们大倒苦水:“我们这县啊,财政收入压力大,公务员工资好多年没涨了,生活困难呀。你们是省里下来的,帮我们呼吁好不好?”

“你看,我都20多年工龄的副科级干部了,现在全年到手的也就几万块。叶同志,你比我小10多岁,你的收入恐怕比我多一倍还不止吧?”

最后这个“吧”字,音调明显上扬,语气上还拖拽两秒,然后双眼一直盯着我。意图很明显:这是一个疑问句,需要你来回答,不可以逃避。

事实上,我知道他们待遇确实不算高,可是在这样的场合,要我怎么接话?是附和他,顺便炫个富,还是跟他比拼着喊穷?都不合适。

我端起杯子佯装喝水,终于想好了对策:既然不好回答,我转移话题还不行吗?

我笑着回答他:“马科长啊,你得这么来算:你们这里青山绿水生态好,房价又便宜,县城中心地段就3000块钱一平,只有省城的三分之一不到,家家户户都住大房子。你们呼吸着上好的空气,享受着极低的房价,没有堵车更没有污染,幸福感比我们高了太多太多,不能用钱来衡量的!”

坐在我对面的领导心领神会,帮我把话题带远:“对了,我听说你们县里去年还因为空气质量好,成了什么网红旅游目的地。你知道全国多少住在雾霾里的人羡慕你们吗?”

见话题已经扯远了,马科长只得干笑着附和我们领导:“对对,我们空气确实好。”

涉密工作动态,打死不能说!

第二天,我们到了乡镇某处调研。天正下着雨,田坎边的小路年久失修,泥泞不堪。我穿着高跟皮靴子,艰难地跟在领导后面蹒跚前进。

马科长则故意放慢脚步,等我走上前来时,凑过来问我:“叶科长,跟你打听个事啊。”经过前几次打交道,我已经对他有警惕。果然,他这次问:“据你所知,省里明年要建的××基地,有可能设在咱们县吗?我听说你们厅里面已经开了好几次党组会讨论此事,定了没?”

坦白说,作为厅里的工作人员,这事我还真知道些情况。但正式文件还没出,一切都只停留在研究阶段,这个节骨眼上,我必须严守纪律,一个字都不能乱接,连个人猜想也不能说。如果我敷衍他说“有希望”,一传开就可能成了“省里来的叶同志已经肯定了,就落户我们县”,那我岂不犯下大错?

我没有太多思考时间,只好选择最笨最稳妥的回应方式,停下脚步问他:“××基地?这是个什么项目?”

他难以置信:“你不是在办公室吗?怎么可能不知道××基地?”

我只好继续自黑:“这么大个单位,我也不可能什么都知道。”

这下,马科长算是彻底放弃我了。他自顾自地大步朝前走去追我們领导,留下我独自在泥坑里一脚深一脚浅地前进。

到基层调研,如果碰上这类爱套话的“人精”,应对的办法也很简单:入乡随俗,脱下不接地气的皮鞋和高跟鞋,穿上更实用的胶鞋,慢慢走,小步走,安全第一。

猜你喜欢

分管领导套话县里
县里办大学:产业升级与货币产业政策
意见一致
长顺县召开老干部、老年教育和关工委工作会议
套路
普安县召开全县离退休干部、关心下一代、老年教育工作会议
开阳县召开老干部、关工委、老年教育工作会议
2014年浙江高考问题作文诊断(上)
阅读花瓣雨
师徒悖论
亲戚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