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教你汉译英(三)
2019-09-10许宏
许宏
教汉译英的老师经常遭遇的,就是译文中的每个词都是英语单词,每个句子也都没有语法错误,但就是磕磕绊绊,不堪卒读。遇到这种现象,往往是译文在连贯方面出了问题。“连贯”是语篇的基本性质,也就是说正常的语篇都应该是连贯的——或者说译者拿到的原文都应该是连贯的。可是千万不要认为只要原文连贯,译文的连贯就不会成为问题,汉译英尤其如此。
那么什么是“连贯”呢?这是个非常复杂的概念,语言学、文学批评、翻译研究等方向的学者都对它情有独钟,因此具有复杂的研究体系。为方便讨论,我们姑且采用一个浅显直白的判断方法:如果译文让你觉得前言不搭后语或者别别扭扭的,那么它应该是在连贯方面出了问题;如果译文的内容在你知识能力范围内,你却颠来倒去读好几遍才似乎明白,那么很有可能它也在连贯方面出了问题。
连贯有很多种分类方法,本篇主要讨论显性连贯和隐性连贯。同样采用浅显直白的方法来解释,显性连贯大致指文章的写作者采用各种手段把词汇和句子“捆绑”成整体,就好像将一碗米和几张粽叶捆成了粽子;隐性连贯大致指要能够使用自己具备的各种知识、通过一定的推理过程来形成某种认识,就好像从来没见过粽子的人看着图片上的粽子(只有粽子,没有其他任何背景,也不是面对实物,否则闻到它的香味,看到它的出现场合,至少能判断是一种食物)浑然不知这是一种美味。
显性连贯的重要表现,就是句和句、段落和段落之间转承自然,整个篇章的意思和结构都完整。在任何一种语言写成的文本中,實现显性连贯的重要方式都是使用各种“衔接手段”。针对汉语和英语而言,衔接手段及其分类方式都是一样的,但是各类衔接手段的使用习惯有所不同,所以如果译者不假思索地照搬原文,译文就只好“别扭”了。这方面的内容,将在第四篇详细讲解。
本篇要着重谈隐性连贯。隐性连贯“是话语双方在话语理解过程中共同创造的”2,要实现隐性连贯,就需要读者和作者具备基本一致的推理前提,以及基本相同的推理过程。
本系列讨论的方向是汉译英,就更加需要关注隐性连贯如何实现的问题了。这是因为目前汉语及汉文化相对软实力弱,普通英语读者可能因背景信息的欠缺而不了解源语文本的“推理前提”,又可能因思维方式的差异而不理解源语文本的“推理过程”。
例如作者可以直接使用“伤痕文学”“反右运动”“赤脚医生”等措辞,译者却必须以合适的方式处理好背景信息,以便为译文读者提供相应的知识储备,作为文本理解的“推理前提”。关于这一点,第二篇已经做了不少介绍,此处不赘。
“推理过程”是从已知的前提出发做出判断、形成结论的过程。由于文化、语言、教育等多重因素,同一种文化背景者(包括各种亚文化)的推理过程更易趋同,思维方式更趋接近。思维方式又在语言表达中有具体反映,例如“汉语意合”“英语形合”,就是思维方式的典型反映,也反过来影响了汉语母语者和英语母语者的推理过程。
由于“意合”的特点,相对于英语文本,汉语文本有时显得松散,段落的推进呈“螺旋形”,中心思想不如英语段落那么明确。一方面,汉语的自然段较英语自然段长,可能包含好几个相关话题,或者在主要内容中插入一些新内容。母语译者往往会按层次和内容拆分成若干段落,或者进行一些其他处理。
例1:
1986年《你不可改变我》获第八届全国短篇小说奖,在全国产生了强烈反响。一时间,她与北京的刘索拉以“南刘北刘”的称谓名动全国。在深圳被称为“文化沙漠”的那个年代,刘西鸿以文学新秀和个性作家的出场与获奖,给深圳文学创作带来了极大的振奋。1987年被改编为电影《太阳雨》,由珠江电影制片厂摄制。(刘西鸿,《你不可改变我》作者简介)
这个自然段4个句子,第一、四句的主语是《你不可改变我》这部小说,第二、三句主语则是作者刘西鸿。事实上,笔者读汉语原文时完全没有留意到话题的改变和“回闪”,是看到译文时才意识到的问题:
You Can’t Change Me won the 8th 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 in 1986, sparking a strong reaction nationwide and being adapted by Zhujiang Film Studios into the 1987 film Sunshower. Also, as the only person from the “cultural desert” of Shenzhen to win a national literature award, Liu distinguished herself as an upcoming literary talent, not only helping jumpstart local literary creation and arts, but also earning her and Liu Sola from Beijing the collective nickname “The Lius of North and South”.
译者为什么要把第四句(下画线部分)挪去紧接着第一句?如果不调整语序,阅读效果有什么变化?译者又为什么添加also这个词?确实,由于原文4句是两个话题,语序调整后的译文用了两个句子,每句内部话题一致,行文紧凑;添加also,以显化手段表明两个话题间的并列关系,译文在连贯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上文提到的“显化手段”也是形合的英语区别于汉语的另一个特点。意合思维导致汉语文本相对“松散”的另一个表现,是汉语的词和词、句和句常常就这么放在一起了,其间的逻辑关系是不用明说的3。汉语读者自然知道这种“并列”就意味着一种关系,而且都很心有灵犀,知道作者想说什么,基本不会出错。可是英语读者在很多情况下无法产生这样的默契,他们习惯的是用各种语法手段连在一起的句子。英语的句子成分各司其职,句子内部和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一目了然,因此面对汉语词汇、小句之间含含糊糊的关系,英语读者就会像失去了指路牌一样感到不安。英语为母语的译者更容易“同情”其读者,常常在译文中做出逻辑关系的明晰化处理,以便减少读者的阅读努力。
例2:
他懂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有良心,讲义气,守信用,有荣誉感。在严家驹的影响下接近了共产党。(方之,《内奸》作品梗概)
原文把3层意思就这么并排放在了那里,用了3个句号而已,句子之间的关系并没有通过语言手段给出任何解读。我们看英语为母语的译者的处理:
Yutang keenly understood the values of conscience, loyalty, integrity, and honor, knowing that a nation’s strength rests in the efforts of every citizen. This led him to approach the Communist Party under Yan Jiaju’s direction.
3句話被处理成两层逻辑关系:相对于“有良心”等4个动宾结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更像是人物性格的大背景,所以“懂得”被处理成伴随状语,为句子的谓语部分提供修饰和补充。人物性格特征和“接近共产党”之间的因果关系则被显化:This led him to…译文的效果是,读者很容易跟上文本的推理过程,没有断裂感,阅读容易继续下去。
隐性连贯效果的达成,关键点在于提供“推理前提”,并保证译文读者能够理解“推理过程”。不过除此以外,还有一个细节也和连贯效果密切相关——上下文几个句子的主语选择问题。汉语是“话题优先”的语言,英语则是“主语优先”,汉语的几个句子只要围绕同一个话题展开,就是连贯的,如:
例3:
作为小商人,他机灵狡诈,“眼睛很神气,舌头也不短,交游广阔,手脚大方”。(方之,《内奸》作品梗概)
5个逗号隔开句子的6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介词词组,忽略不计,其余5个都是主谓结构,主语分别是:他、眼睛、舌头、(他、他)。虽然主语变换频繁,但由于共同话题“他”,句子没有断裂感。看译文:
And as a trader, he was crafty and bold in his actions, known around for his “gleaming eyes, silver tongue, generous hand, and large circle of friends.”
句子主干是一个主系表结构he was crafty and bold,用过去分词词组known修饰补充,句子紧凑自然。试比较“直译”译文:And as a trader, he was crafty and bold in his actions. “His eyes are always gleaming, his tongue is silver, he has a generous hand and a large circle of friends.”是不是高下立判?
前后几句使用同一个主语的处理方式很是常见,再如:
例4:
不管什么情况,到了出事的时候,权力利益被剥夺,声名毁于一旦,个个都会悔不当初。(杨少衡,《你没事吧》作品节选)
Regardless of how they got there, once things hit the fan, you’d see their power whisked away, reputation destroyed, and faces filled with regret.
在选择句子主语时考虑上下文一致的问题,也是达成隐性连贯的一种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