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远古的“九龙壁”——肯氏兽
2019-09-10木樨
木樨
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一楼大厅中,立着一件外观精美、名声也十分响亮的化石,它就是九龙壁。可能你马上就会想到故宫和北海的九龙壁,然而這里所说的九龙壁可是自然形成的,是亿万年前的地球遗留给我们的珍贵财产哟!这九龙壁上的“龙”实际上是一种爬行动物的化石,名叫肯氏兽。石板上的这九只肯氏兽非常完好地保存在岩石当中,都保留着生前的姿势样貌,每一只的形态都不相同,堪称古生物化石中的一大奇观,陈列在博物馆里更是一件非常具有震撼力的藏品。
肯氏兽是一种植食性动物,身体圆润胖大,十分可爱。它属于兽孔类,又统称似哺乳爬行动物,是哺乳动物的近亲。似哺乳爬行动物已经具有了哺乳动物的诸多特征,最明显的一点便表现在牙齿的形态上。爬行动物的牙齿是同型齿,意思是一个个体口中的牙齿形态基本是一样的。而哺乳动物的牙齿形态有了分化,分为门齿、犬齿、前臼齿和臼齿。本属于爬行动物的肯氏兽的牙齿形态却出现了分化,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牙齿的形态有了分化,在咀嚼食物时便有了分工,进食的效率也随之提高。这就是为什么拥有牙齿分化的哺乳动物最终大繁盛的原因之一。肯氏兽以及同时期的其他似哺乳爬行动物依靠着这样的优势在地球上迅速分散开来,成为当时分布在全世界的优势陆地动物。
肯氏兽复原图
似哺乳爬行动物在当时的地球分布广泛,在很多研究领域都有着重大的意义。比如说。肯氏兽以及它的近亲二齿兽、水龙兽等,它们体形特征相似,身体全都较为圆胖,四肢相对粗短,不具备长距离迁徙的能力,更不要说跨越海洋了。但在二叠纪时期,这些圆圆胖胖的家伙几乎分布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以水龙兽为例,环太平洋沿岸均有它的化石出土。这种现象最好的解释就是当时各个大陆都是连在一起的,这些较为笨拙的动物们可以无障碍地迁徙和分散。从这一点来说,似哺乳爬行动物的分布很好地解释了板块漂移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