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之重器 鼎盛华夏——后母戊鼎

2019-09-10张鹏

奇妙博物馆 2019年8期
关键词:青铜器青铜耳朵

张鹏

同学们一定听说过“中华第一鼎”后母戊鼎的大名,知道它是迄今发现的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我们也曾经在前几期《奇妙博物馆》中介绍过一些关于它的知识,但国宝背后的故事可是说不尽的,多到你数也数不清。比如,你知道它的发现地是河南省安阳市吗?

100多年前,安阳这座城市还默默无闻,今天却已经被列为中国的八大古都之一,这是为什么呢?原来,20世纪初,在安阳小屯村出土了大量带有早期文字的甲骨,也正是这些甲骨的出现,把人们重新带回到3000多年前的时光。公元前1600年,兴起于黄河中下游的商族部落在首领汤的带领下,推翻了夏代的统治,建立起一个新的王朝。起初的200多年时间里,商王朝迁了好几次都城,直到最后选择了一个叫作“殷”的地方定都,后来人们把这个时期的商代叫作“殷商”,这里的“殷”其实就是今天的河南安阳。

让我们把目光聚焦于1939年那个战乱的年份。自从甲骨文被人们发现之后,安阳这座小城市就成了考古学者的聚集地,当然,小城不仅吸引了专家,还吸引了很多古董商人,当地的农民为了生活得更好,经常会盗墓挖宝。这年的正月,武官村的村民吴希增把自己在村外荒地探土时发现宝物的消息,告诉了同村的吴培文。他们商量后决定赶紧挖掘,以免消息走漏而让宝贝落到别人手里。这时,谁也不知道土里埋着的宝贝究竟是什么。

一天晚上,趁着夜色,吴培文和七八个本村村民开始了挖宝。五个小时后,大家看到了一截圆柱形的器物,清理器物表面泥土后发现上面刻有精美的纹饰。但此时天已微亮,为避免被驻扎在不远处的日军发现,村民们决定暂时停止挖掘,还故意把土坑填平,尽量保持原样。夜晚再次到来,为加快行动,又有三十多个人加入了挖宝队伍。坑被挖得更大更深,坑口还架起了辘轳,五六个小时后,宝物的全貌出现在众人眼前。吴培文惊呆了,一个从来没有见过的巨大青铜方鼎正斜倚在泥土当中。可是在没有工具的情况下,难以将大鼎抬出,大家只得决定再次回填深坑。

天亮后,吴培文没有闲着,他忙碌地准备着麻绳、牲口等。这晚已是开挖的第三个晚上了,面对四脚朝天的大方鼎,吴培文指挥着数十人的队伍,一条绳子系着方鼎的耳朵,一条绳子系着方鼎的腿部,用辘轳吃力地向上拉动。经过整整一夜,大鼎从十几米的深坑中被拉了出来,震惊世界的国之重器后母戊鼎重见天日。

后母戊鼎被运到吴培文家中后,消息就以极快的速度传播开来,后来,后母戊鼎经历了北京古董商人的购买,躲过了日军的数次搜捕,于1947年被送往南京,成为蒋介石六十寿辰的礼物。1959年,后母戊鼎从南京博物院运往北京,被永久收藏在今天的中国国家博物馆中。

后母戊鼎埋藏保护遺址

正当一部分新石器时代的先民们通过磨制石器、烧造陶器等改变着自己的生活时,一些先民在居所附近发现了一种新奇的“石块”,这些石块在经过加热捶打后,可以制作成肉红色的小型器物,这“石块”就是人类最早掌握并使用的金属——红铜。

红铜比较软,铸造时对温度的要求较高,成形的性能也不是很理想,于是,一种在红铜基础上形成的合金走进了人们的生活,这就是青铜。红铜中加入锡和铅形成青铜合金,质地就会变得更加坚硬,同时也更易于铸造成形,大多数青铜金色效果还会带给人尊崇、高贵、神秘之感。尽管考古工作者发现最早的青铜器是5000年前的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铜刀,但中国历史进入青铜时代却是在4000多年前,以青铜作为礼器参与早期国家的初步形成和发展为标志。

马家窑文化铜刀

虽然夏代已属于青铜时代,但那时青铜并没有被大量使用在农业生产上,只是在手工业上有所应用。青铜的重要性突出地表现在它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巨大影响上。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国家军队使用的青铜兵器以及国家统治者使用的青铜礼器被大量铸造,甚至有些青铜器成为政治权力的象征,后母戊鼎便是这种象征的代表。

在中国迄今为止已知的出土青铜器当中,后母戊鼎占据了其中的一个“最”,同学们猜猜看是“最”什么?对了,它有133厘米高,112厘米长,79.2厘米宽,经过文物工作者清理后测量,准确重量是832.84千克,是最重的一件青铜器!因为在鼎的腹部内壁上铸刻有“后母戊”字样的铭文,所以人们称它为后母戊鼎。

后母戊鼎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为了说明铸造这件最重的青铜器时的难度,有两个数字很关键:

第一个数字是1000。后母戊鼎的鼎身和四条腿是整体范铸出来的,鼎身使用了8块外范,鼎足使用了3块外范。大家想想看,当工匠们给空腔内灌入青铜熔液时,一定会有些液体留在管道里面,如果加上这部分浪费掉的青铜液,人们推测铸造这件大鼎可能需要青铜1000千克。

第二个数字是13。把铜矿石和其他矿石熔化成液体,是需要锅的,那时候用来熔化青铜液的坩埚一般只能盛装1 2到13千克的重量,而铸造这件需要耗费青铜1000千克的巨大青铜器,需要的坩埚数量可就不止几个了。

可以想象一下:3000多年前,成百上千的工匠们共同协作,热火朝天地在冶炼青铜、浇铸大鼎,这是多么壮阔的场面哪!

范铸法是最常用到的一种铸造方法。

第一步,制模。其实就是用陶泥做出器物的形状,再根据需要在陶泥模型的表面刻画出漂亮的图案。

第二步,翻范。在模型表面刷上一层油,再敷上厚厚的泥土,干了以后再把外层的泥土分块切开,我们把这层泥块叫作“外范”;然后再把模型表面的花纹刮掉,刮掉多厚,将来铸造出来的青铜器就有多厚,我们把刮掉花纹的模型叫作“内范”。

范铸法

第三步,浇铸。把“外范”和“内范”合在一起,再给形成的空腔里浇铸青铜液。

最后,冷却之后,打破“外范”,掏出“内范”,一件精美的青铜器就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了。

当吴培文在村民们的帮助下,终于把大鼎挖出来的时候,他惊奇地发现大鼎只有一侧有耳朵,另外一侧的耳朵不翼而飞了,更奇怪的是大伙儿在四周的土里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

几天以后的一个黄昏,来自北京的古董商人看到这件大鼎后,提出来愿意用20万现大洋买它,那可是好大一笔钱!但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必须要把鼎拆卸成10块,这样才方便运回北京。村民们听到后立刻行动了起来,从市集上买了几十根钢锯条,从大鼎的腿开始锯起来,可是在几乎耗费掉了所有钢锯条之后,也只是锯进去了1厘米的厚度。村民们实在不甘心,于是就用大锤砸起了仅存的那一只耳朵,50多锤之后,耳朵终于掉下来了,于是后母戊鼎就只剩下光秃秃的身子了。

其实,大鼎的耳朵之所以能够被砸掉,除了个头儿较小的原因外,和铸造的工艺也有很大的关系。原来这两只耳朵是在鼎身已经铸造好了之后,又在耳朵的位置装接上模范浇铸而成的,这就是商代铸造青铜器时经常会用到的二次合铸的方法,所以和浑然一体的鼎身和鼎足比较,耳朵就显得比较脆弱了。

再后来,为配合展览,山东博物馆擅长修复青铜器的潘承琳师傅,在南京博物院修复了大鼎的耳朵,并且在另一端复制了一耳,这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后母戊鼎。

今天人們在给古代的青铜器起名字的时候,经常会用到两个方法,一个是用花纹的名字加器物的名字,比如“兽面纹铙(náo,一种打击乐器)”“饕餮(tāo tiè,传说中的一种凶恶贪食的野兽)纹尊”“牺形尊”等等;另外一个就是用铭文中人的名字加上器物的名字,比如“毛公鼎”“虢(guó)季子白盘”等等。快来想想“后母戊”的意思吧!

今天,很多人在说起后母戊鼎的时候,都会提到它是个“残疾人”,这是为什么呢?有人说很明显哪,因为它出土时只有一只耳朵,缺了另外一侧的耳朵;有人说铸造时出了点小问题,所以才成了“残疾人”。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很多专家在大鼎的内部发现了两种不同的金相组织结构(良口金属内部结构的具体形态),说明大鼎在第一次浇铸时,由于外面的泥范体积比较大,青铜液冲刷得又比较厉害,所以很可能出现了泥范裂开的情况,造成了鼎身部分的花纹出现了错位,薄厚也不太均匀。

双虎食人图案

尽管后母戊鼎并不完美,但我们依然要惊叹3000多年前的先民们在当时有限的技术条件下,能够制作出如此精美巨大的青铜器。大鼎给今天的人们留下了很多需要解答的谜团,大鼎耳朵外侧的双虎食人图案就是这众多谜团当中的一个。

汉代画像石中的神荼郁垒,传说是度朔山上的两位神仙

我们在商代的很多青铜器上都能看到双虎食人的造型,商代的人们为什么会喜欢这样的图案呢?有人说和古代思想家王充曾引述的《山海经》中的一个故事有关:古代有一座度朔山,山中种着一棵参天的桃树,桃树东北方有一个门,是鬼进进出出用到的“鬼门”,门的旁边有两位守护神仙,他们常常把那些恶害之鬼捆起来,喂给老虎吃,所以人们就把这种图案装饰在器物上,希望能够辟邪祛灾。也有人说这样的神话不可信,因为老虎嘴巴下面的人看上去没有恐惧的感觉,他应该是掌握着生死大权的祭司,把身体主动献给老虎,可以起到和天上的神灵沟通的作用,所以这应该是一个和祭祀有关的场景。同学们比较赞同哪种说法呢?

2011年3月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节目主持人播报了这样一条新闻:“从国家博物馆两个文物科技保护中心起运了第一批184件文物运往国家博物馆,其中包括国宝级文物——商代的后母戊大方鼎。”随即在社会公众中引起了轩然大波,因为大家都知道在此之前的教科书上一直写的是“司母戊鼎”,难道这些年我们的课本都写错了吗?如果没有错,那大鼎为什么要改名字呢?

起初,专家们把大鼎上的铭文解读为“司母戊”,“司”指的是祭祀,“母”指的是母亲,“戊”指的是称谓。根据甲骨文的记载,这件大鼎的主人“戊”应该是商王武丁法定妻子之一,关于她的记载微乎其微,因此人们这样认为,这件大鼎是武丁的儿子为了祭祀自己的母亲“戊”而铸造的。后来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应该把原来的“司”解读为“后”——一是因为商代青铜器的铭文在书写的时候相对自由,字形正反通用,所以“司”和“后”看起来是一样的;二是把这个字的意思解释成王后,似乎更加符合这里的语境。这样的理解你觉得有道理吗?

我原来叫“司母戊大方鼎”,现在改名了……哦,不,应该说是正名了,现在我叫“后母戊鼎”,一定要记住哟!

后母戊鼎

还有很多人认可这是个“后”字,但不认可把这个字解释成王后,有的人说“后”就是“王”的意思,“后母戊”应该是“王的母亲戊”;也有人说“后”可能是个形容词,是对这位母亲的赞美之词。尽管有多种解读,这件青铜大鼎依然静静地挺立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展厅里,向观众诉说着3000多年前那个王朝的辉煌。

最后,让我们再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件国之重器吧。从造型上看,它是个很挺拔的四足方鼎,远远望过去,给人一种雄浑大气的感觉;从纹饰上看,它身上的花纹非常丰富,既有前面讲到的神秘的双虎食人图案,也有造型不一、变化多样的兽面纹等等。当人们站在某一面去看它的时候,只能看到边缘处的“半张”兽面,但当人们站在对角线的位置上再看的时候,左右两边的“半张脸”正好在观众的视线中组合成一整张兽面,而且是一張立体的脸。当人们围绕着后母戊鼎漫步一圈,带来震撼的不仅仅是它的“最重”,更有在半张脸和整张脸虚实之间的不停转换,带给我们穿越3000多年的神秘感。

猜你喜欢

青铜器青铜耳朵
生僻字里识青铜
青铜器的时代性与器型的演变
青铜器辨伪概论
青铜之光
奇妙的大耳朵
青铜史 [外一首]
后母戊鼎:沉淀在岁月里的青铜器
闪亮亮的耳朵
耳朵在哪里?
青铜古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