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与改进策略

2019-09-10袁莉萍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改进策略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袁莉萍

摘  要: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四大领域,阅读教学占据重要的地位,因此受到广大师生的重视。小学语文是小学阶段课程中的基础课程,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已然不再适应新课程改革后的教学要求,教材内容已然不再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单一的教学方式需要得到创新。本文就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进策略

前言:

阅读是学生感受文本、理解生活、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新课改对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不能仅依赖于教材课文,需要采取多样化的阅读教学方式,带领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悟人生,陶冶情操。因此,教师需要更加重视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不断地实施新课程改革措施,但是长期的传统教育理念已经根深蒂固,对现阶段教师的影响也非常大。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依旧会利用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及单一的教学方式进行阅读教学,教材知识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變化,而教学方式没有任何变化,课堂氛围枯燥乏味,会导致学生在阅读教学中产生乏味心理,失去学习热情。在教学课堂中学生的主动性虽然得到突出体现,但是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对学生没有特定的教学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相对比较迷茫,不知道如何继续完成下一步学习任务。学生的信心遭到打击,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也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的改进策略

(一)采取多样化教学手段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开始追求精神享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应学生的需求。因此需要教师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更新,将单一化的传统教学发展为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比如多媒体教学方式、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都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需要深入的研读教材知识,充分地了解学生的情况,采用更为适合的教学方法进行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对文章的深入阅读,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讲解《小英雄雨来》一文时,教师可以首先通过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关于小英雄雨来的视频,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时候,更深层次地理解课文中表述的雨来英勇无畏的爱国精神。其次让学生带着情感对文章进行阅读,深入地感受作者所要传达的思想感情,带领学生真切的感悟文章的内涵。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的辅助,可以为学生带来精神上的体验,带着这些体验,可以更好地阅读文章,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在饱含兴趣的情况下,才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去更有效地学习。语文如同数学课程一样,同样与生活息息相关,二者之间有些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时候,可以将语文文章与实际生活相互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以及教学效率。

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猫》为例,作者通过对猫的性格特征以及行为进行描写,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欢。教室可以通过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首先组织语言将自己喜欢的动物表达出来,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情感投入,回答为什么自己喜欢它。其次,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文章进行阅读,并设计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文章回答,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作者十分喜欢这只猫。通过让学生对自己喜欢的事物进行一定的描述,可以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

(三)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中心,采取探究性学习模式,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感受到不同的体验。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情境教学课堂,让学生在学习以及阅读的过程中,没有太大的压力,更轻松地去阅读学习,通过角色扮演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参与度。教师也可以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进行适当的表扬评价,让学生有信心去进行阅读。

例如,在学习《夜莺的歌声》一课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角色扮演,并有感情地阅读文章。通过分角色阅读文章,学生可以对每个角色的情感色彩更深入地进行感受,并感悟到男主人公的英勇无畏的精神。教师也可以在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文章课后的问题进行自主思考,并解决问题,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

(四)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小学阅读教学不仅仅只是丰富学生的阅读阅历,还要通过阅读,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以及内心世界,提高感知能力。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首先需要精心备课,并通过对教材知识的深入研读,制定科学、合理、明确的教学目标,并利用自身的教学经验,实现教育目标。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各种因素,比如教材的内容、学生的个性特征、教学的目标等因素,打造高效的阅读教学课堂,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比如,在学习《我不能失信》一课的时候,教师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阅读文章,对文章中的生僻字进行认知,并通过情感投入,感受文章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感受到诚信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感受到诚信的珍贵。通过实现教学目标,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

总结: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影响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问题,因此教师应该通过从自身出发,对自身要求提升,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阅读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积极参与到阅读教学中,在阅读教学中感受到阅读的重要性,并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 任欢欢.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意目标达成问题及对策研究[D]. 聊城大学,2018,67(23):45-46.

[2] 周玉观.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湖北师范大学,2017,23(560:46-47.

猜你喜欢

改进策略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
高中体育教学中不同教学内容传授方式改进的实践与探索
初中英语“写作入门”摭谈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