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吕植和大熊猫最亲近的人

2019-09-10

科学大观园 2019年9期
关键词:小木屋三江北京大学

“每次要上保护生物学的时候,我都有一种要去霍格沃茨的小木屋听海格讲地精和火螃蟹的感觉。”谈及吕植教授的“保护生物学”这门课,有选课同学在BBS上写下了这样的评价。事实上,吕植有多重身份,作为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创始人、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等,她活动的空间绝不囿于炉火温热的“小木屋”,而是延伸至屋外广阔的自然天地。

1965年,吕植出生于兰州。学生时代,她着迷于达尔文,下定决心将来自己也要去自然界“看不一样的东西”。1985年,北京大学生物化学专业毕业的吕植,毅然转专业成为动物学系潘文石教授门下的一名研究生。一心要去野外的她,终于走向自然,从此足迹遍及四川、青海、西藏等地。她在每一个地方扎根,深入了解地方生态保护现状。

吕植是国内最早使用分子方法了解熊猫种群遗传状况的人之一,被称为和大熊猫最亲近的人。她所领导的研究项目从熊猫扩展到了青藏高原的野生动物种群,如雪豹、棕熊、普氏原羚等,同時关注文化与自然保护的关系。

2006年起,吕植把工作焦点放在了三江源。根据前期调查积累的经验,她倡导建立三江源生态文明特区,通过生态补偿机制,使牧民与动物达成互利共赢的和谐关系。

2016年,因在中国西南山地开展的保护生物多样性工作,吕植荣膺“生物多样性热点英雄”称号。

◎ 来源|北大青年

猜你喜欢

小木屋三江北京大学
三江之水天上来
三江之水天上来
它们的家乡——“三江源”
北京大学首都发展新年论坛(2021)举行
《草原上的小木屋》——拓荒者的奇妙之旅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春穗奶奶的小木屋
三江并流
“大丰收”和小木屋
Le rôle de la lecture dans la formation desétudiants de langues vivan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