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当“孙悟空”……
2019-09-10冯专
冯专
创新点说明:
角色扮演是幼儿非常喜欢的表演活动,可我在组织《梦幻西游记》的主题活动时却遇到了幼儿争抢一个角色的尴尬情况。我没有立即回应孩子的行为,而是对幼儿在扮演角色上的纠纷和出现的不同情绪进行了心理分析,并顺应孩子的想法,用“角色讨论法”“尝试体验法”等方法让幼儿认识到角色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从而调整心态,接纳更多的角色。
另外,在这个活动中体现了“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的思想。我一改过去强行分配的作风,努力寻找说服幼儿的方式方法,并运用“扮演多种角色”的方法,让幼儿在尝试、比较的过程中找到自己最喜欢、最适合的角色,使幼儿在选择、确定角色上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既满足了幼儿的喜好,又鼓励幼儿进行了多种尝试,丰富了主题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使活动更加深入地开展下去。
活动引言:
《西游记》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里的瑰丽奇葩,不管是西游记人物,还是西游记故事,都是那么鲜活、那么灵动、那么精彩,让孩子们喜爱不已,百看不厌。如果把《西游记》搬到孩子们的身边,让孩子们近距离地感知西游记人物,扮演崇拜的唐僧师徒,那肯定是孩子们梦寐以求的事情。于是我们结合南京教材开展了《梦幻西游记》的主题活动。在主题活动中,孩子们兴趣盎然,热情高涨,可是,在扮演角色上却出现了问题。
1.大家都愿意当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不愿意当长相难看,贪吃贪睡的猪八戒。
2.大家都愿意当“好人”,不愿意当作恶多端的“妖怪”。
分析与思考:
孩子们通过故事、图书、动画片等形式了解了《西游记》的人物和情节,特别对形象鲜明的正反人物有了自己的认识和看法。他们喜欢“可爱”的人物形象,不喜欢“丑陋”的人物形象;喜欢“好人”,不喜欢“坏人”;喜欢“本领高强的人”,不喜欢“被别人制服的人”。这些心理活动的产生与孩子们的年龄特点紧密相关。因为,孩子们年龄小,对人物和事件的评判基于简单的生活经验,常用评价的语言是“好”和“坏”;孩子们年龄小,身体也小,因此,他们特别渴望自己强大,不被人欺负。因此,他们在选择角色上趋于“强大有正义”的角色。
活动聚焦一:我是孙悟空
孩子们看了《西游记》的动画片,对本领高强的孙悟空特别着迷,纷纷要求扮演孙悟空。在老师的鼓励下,孩子们和家长一起收集、制作了不同形象的孙悟空。看!不管男孩,还是女孩,他们扮演起了不同形象的孙悟空,有“美猴王”,有“大师兄”,他们还能班门弄斧地耍几下金箍棒呢!
孩子们正玩在兴头上,张译丹建议说:我们来表演“三打白骨精”吧!
孙泰然立刻回答道:“好!你当白骨精,我当孙悟空。”话音刚落,好多扮演成孙悟空的孩子纷纷说道:我演孙悟空!我本来就是孙悟空嘛!老师提醒:“这么多人当孙悟空,没人当白骨精,这戏怎么演呢?”孩子们立刻安静了许多,最后老师建议大家思考一下,明天到老师这里报名扮演喜欢的角色。
第二天,老师制作了《西游记人物报名表》,孩子们纷纷前来报名,可前来报名的十几个孩子依然坚决地报了孙悟空。为了改善角色单一的情况,老师采取了以下几种教育策略。
一、角色讨论法
老师把故事《三借芭蕉扇》里面的人物提取出来,从动作、表情、语言上进行对比分析和讨論。
通过分析,孩子们觉得铁扇公主也有很多话说,有很多动作做,还有很多漂亮的服饰,因此部分女孩子产生了扮演铁扇公主的愿望,马上就有两位女孩报名演铁扇公主。
二、尝试体验法
老师拿出猪八戒的服饰——可爱的猪鼻子、猪耳朵、大肚皮以及钉耙吸引孩子们的注意。生性天真、顽皮的周芸依主动要求当猪八戒。当她穿出猪八戒的样子时,引得孩子们哈哈大笑,其他孩子觉得当猪八戒很有趣、很好玩,于是,又有两个孩子要求扮演猪八戒。
随着《西游记》活动的深入,孩子们知道的《西游记》故事逐渐增多,他们对西游记中的其他人物有更多的了解,心理上对这些角色的距离感也逐渐缩小。
分析与思考:
一、孩子们对孙悟空的喜爱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孙悟空活泼可爱、机灵胆大的形象。孙悟空的这种形象正符合活泼、好动、不愿意受人管束的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因此,他们有着性格上的相似。
2.孙悟空高强的本领。孙悟空的本领可望而不可及,是孩子们的一种理想和渴望,是孩子们心中的崇拜对象。
因此,孩子们喜欢孙悟空的角色、要表演孙悟空的角色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要解决角色单一致使表演活动不能完全进行的问题,还需要更多的丰富孩子们的角色意识。
二、感受角色的多样性,让孩子们走出狭隘的表演意识
老师通过角色讨论法和尝试体验法让孩子们感受到更多角色的丰富和有趣,解除了孩子们的心理顾虑。以前存在“演好人很厉害” 的狭隘表演思想,现在则认为“只要演好一个角色就是最好的”,这种开放的思想对孩子们接纳更多的角色,尝试表演更多的人物形象,获得更多的表演技巧是非常有好处的。
活动聚焦二:变换多种角色
在以后的《西游记》表演活动中,孩子们逐渐踊跃了起来,有的孩子想尝试妖怪的角色,有的想当稳重的唐僧;有的报了一个角色,有的报了两个,甚至三个角色,他们在表演过程中,加上自己的想象,创造性地做一些动作,使表演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个别孩子在表演活动中,还通过自己的亲自参与、比较,找到自己最喜欢的角色呢!如:
可爱的姗姗
幼儿感言:我还是喜欢演孙悟空。
稳重的沛俨
幼儿感言:当唐僧真好,有那么多徒弟帮我。
机灵的川丽
幼儿感言:做猪八戒很有趣!瞧“我”一个人偷吃西瓜被大师兄教训的样子,真滑稽!不过,做“红孩儿”这个妖怪也不错,还可以想想抓唐僧的事情。
教师在鼓励孩子们无拘无束地表演各种角色的时候运用了以下策略:
一、造型塑造激兴趣
良好的造型可以丰富角色的外在形象,增加孩子们的模仿兴趣,是孩子们走进角色的外在动力。《西游记》里面的故事人物样子奇特,穿戴怪异,与孩子们生活中的服装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孩子们特别想穿戴他们的行头做一次那样的“唐僧师徒”或者“妖怪”。老师利用孩子们的这种心理鼓励孩子和家长一起制作喜欢的角色服装,老师还开放“美工区”和“美发角”,给孩子们打扮成各种各样的西游记人物,让孩子们穿上这样的服装感到非常新奇和激动。
二、自主创新有个性
让孩子们真正走进角色,走进故事,情感融合是关键。孩子们喜欢这个角色,对角色的形象、动作、语言非常熟悉,并加上自己的理解,演起来就会活灵活现。在演《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时,开始孩子们对猪八戒的三次摔跤比较肤浅,要么假假地摔一下,要么故意摔着玩。于是老师再次重点描述猪八戒三次摔跤的部位和摔跤后猪八戒的样子,并用“鼻青脸肿”“一瘸一拐”的词语形容猪八戒的样子,使孩子们对猪八戒摔跤的样子印象非常深刻。老师在语言上进行了创新,孩子们的动作也逐渐丰富起来,而且非常有个性。有的用一只手捂着脸,一只手摸着屁股“哎哟,哎哟”地叫,有的踮起用脚尖一瘸一拐地走路,有的脸上做出一幅“哭丧着脸”的表情,样子非常滑稽、可笑。
分析与思考:
活动中,老师在引导幼儿选择角色上注意了“放”,即鼓励幼儿大胆选择、尝试和比较,找出自己最喜欢、表演得最好的角色。
老师在指导角色表演上注意了“扣”,即扣细节。让孩子们在感知、理解的基础上大胆发挥想象,惟妙惟肖地塑造角色形象,大大提高了孩子们表演的自主性。
从孩子们选择单一角色到愿意尝试多种角色的转变,使孩子们得到锻炼,学习到不同角色的语言、动作和表情,并学会了与角色的合作与对话,丰富了主题活动的内容,使孩子们对《西游记》的主题活动产生了持久的兴趣和热情。
活动聚焦三:表演推广秀
孩子們自制的服装挂了好长一排,经常引来家长和其他孩子好奇的目光。从他们得意的表情,老师已经看出他们对班级的表演已经不满足了,于是,老师决定带孩子们走出班级,进行巡演。
一、巡回演出增信心
得知要出去巡回演出的消息,孩子们迫不及待地穿上自己的服装,打扮成西游记人物,还拿出看家本领做做相关人物的动作呢!从他们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这时的表现欲望非常强烈,特别愿意在哥哥弟弟面前展示一翻。
瞧我的金箍棒!
好厉害!
给你们介绍一下,我是------
唱着《一个师傅三徒弟》的歌,感觉孩子们真的要到西天取经了呢!
二、升旗表演显身手
在我班的升旗仪式上,“唐僧师徒”和“蜘蛛精”担任了升旗手,他们以“角色口吻”讲述了“自己”在“西天取经”路上的艰辛和趣事,让其他班级的孩子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也让孩子们对自己扮演的角色感到满意和自豪。
分析与思考:
这种在更大范围进行表演、宣传的活动,让孩子们把“角色”带到了同龄人面前,与其他班级的孩子形成情感共鸣,得到其他孩子的认可和肯定,因此对自己塑造的角色在情感上得到定格。
整个活动由原定的两个星期变为三个星期,通过反复的心理斗争,从争同一个角色到尝试多种角色,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更好地认识到不同形象、不同性格、不同风格的角色,丰富了孩子们的表演经验和表演技能,也使老师在处理角色纠纷上积累了多种教育策略,以尊重、引导代替强制行为,以分析、尝试转换情感认识,使孩子们从不情愿到积极主动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