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19-09-10李文阁
编者按: 重庆出版集团、天津大学于近日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研究丛书》出版座谈会。会议的主题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文化自信引领伟大复兴”。该丛书由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原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研究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首席专家颜晓峰任总主编。中国版权协会理事长阎晓宏,求是杂志社原社长高明光,国防大学原教育长夏兴有,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国祚,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原副主任章传家,求是杂志社文化部主任李文阁等出席会议并发言。本刊选取部分与会者发言登载如下。
从文化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地位看,“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围绕文化和文化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大部署,特别是把文化自信与“三个自信”相并列,把文化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这标志着我们党把对文化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推进到了新境界,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跃升到了新水平。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
众所周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有很多重大的理论创新,比如提出了国家治理现代化,提出了新发展理念,提出了生态文明思想,提出了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等等。在这些重大理论创新中,把文化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尤为重要,因为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这一主题的丰富和深化当然是最为重要的。
所以,把文化作为丛书的主题,就不仅仅是阐释文化本身,而是在阐释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观,是从文化这样一个视角来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从当今世界看,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谁抢占了文化制高点,谁就抢占了发展的制高点。在今天,文化的竞争,说到底,是发展道路、发展模式的竞争,是西方发展模式与非西方发展模式的竞争,因为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价值观,发展道路、发展模式是价值观的集中表现。冷战结束后,西方有人提出,历史已经终结,资本主义制度是人类社 会发展的最终模式,资本主义道路是所有国家、民族唯一的现代化之路。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如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等等。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危机,资本主义社会也呈现出种种乱象:社会撕裂,保守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并逐渐蔓延,“逆全球化”思潮明显上扬,不少国家社会阶层分化严重,政治碎片化和意识形态逆主流化现象加剧,民粹主义大行其道,一系列“小概率事件”不断成真,等等。进言之,几百年来,尽管资本主义不断进行自我调节、自我调整,不断释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在潜力和空间,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固有的矛盾没有变,资本主义道路有其先天的、固有的、自身不可克服的局限性,人类需要探寻新的文明发展模式。
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却“风景这边独好”。我们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了40余年,成就巨大,成绩斐然,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国正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实践充分证明,我们正走在一条不同于西方的正确道路上。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和文化自信,一方面是为提高我们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另一方面是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坚持走自己的路,给人类的现代化之路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在此意义上,中国的崛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单是经济总量成为世界第一,不单是“硬实力”的崛起,而且是“软实力”的崛起,是“文明的崛起”,是一套价值观念、一个意义系统、一种制度体系的被认可、被称颂、被追随,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诞生,是一种新的发展道路、文明样式的问世,是一个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大事件”,必将对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重大影响。
所以,解读文化,就是在解读中国经验、中国道路、中国智慧,就是在阐释一种文明样式、生活样式,对文化的解读也只有上升到这个高度才有意义。
从历史中国看,中国历史上是以“文化立身”的,是“文化中国”,没有中华文化,就没有中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
传统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抱有强烈的自信,以文化自豪,也以文明人自居。在近代之前的历史上,中华文化有被外来文化“冲击”的历史,最典型者莫过于佛教的传入,但佛教最终汇入中华文化的洪流,成就了中华文化的一次提升;中华民族也不乏被入侵的历史,但每一次被入侵的结果是同化了入侵者,我们军事上可能会败,但我们文化上从来没有败过,用冯友兰先生的话说,就是“他们在政治上统治中国,中国在文化上统治他们”。所以,中华民族在文化、文明程度上从来没有失去过自信。然而,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逐渐失去了自信,先是在军事上败了,后来发现经济不如人、文化也不如人,西方似乎在各个方面都比我们强,中国人的自信心一点点被蚕食。最早,中国的有识之士提出“中体西用”“师夷长技以制夷”,但甲午战争的失败说明仅仅拿来西方的坚船利炮不能解决问题,于是又学习西方的制度,但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的失败说明单纯学习西方的制度还是不行,于是有了新文化運动,要全面学习西方文化,学习西方的思维方式,要求“打倒孔家店”,一些人甚至激烈地主张“全盘西化”。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对外战争,中国人的自信恢复了一些;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人民站了起来,中国人的自信有了极大提高;改革开放40余年,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我们的自信心飞速飙升,我们比以往任何时期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我们的目标。然而,中国人的自信不仅来源于经济、军事,而且来源于文化,中国人的自信根本是文化上的, 只有文化强了,只有文化上自信了,中国人才真正自信了,也才意味着真正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文化的繁荣昌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也是其重要内容。
所以,阐释文化,就是在阐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在追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种什么样的复兴。
从今日中国看,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基础上,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有诸多表现,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 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不仅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而且期盼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然而,与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相比,我们的文化发展是一个短板,文化产品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比如在文艺作品方面,还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比如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还处于有数量缺质量、有专家缺大师的状况,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比如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还存在不均衡、不均等、效能不高等问题。比如在文化产业方面,文化产业是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可以直接贡献于经济增长,我国文化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左右,而发达国家普遍达到10%以上,有的甚至超过20%。这说明我们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凸显文化就是要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当下中国不仅文化发展水平亟待提高,而且精神状况也有待改善。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我国社会正处在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出现了不少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一些人价值观缺失,观念没有善恶,行为没有底线,什么违反党纪国法的事情都敢干,什么缺德的勾当都敢做,没有国家观念、集体观念、家庭观念,不讲对错,不问是非,不知美丑,不辨香臭,浑浑噩噩,穷奢极欲。”今天,我们凸显文化,强调文化自信,就是要治愈中国人的精神疾病,挺起我们的精神脊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所以在此意义上,阐释文化就是给中国人提供一个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
从未来中国看,党的十九大对中国未来发展作出了战略安排,那就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人均资源相对贫乏的大国实现现代化,人类历史上没有先例,没有现成的理论可以指导,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困难之大、问题之多、任务之艰巨、矛盾之复杂前所未有。特别是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经济进入新常态,社会进入矛盾凸显期,新的长征路上,我们有太多的“雪山”“草地”需要跨越,有太多的“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推动伟大事业。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就需要13亿多人民同心协力、前赴后继、迎难而上,敢于涉险滩、敢于啃硬骨头;就需要我们凝魂聚力、汇聚起强大正能量。
文化的力量就是精神的力量。文化的最大特质,就是具有极强的渗透性、持久性,像空气一样无时不在、无处不有,能够以无形的意识、无形的观念,深刻影响着有形的存在、有形的现实,深刻作用于經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我们党重视文化、建设文化强国,为的就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振奋精神、激发斗志,在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时,催生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所以,阐释文化,就是要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作者系求是杂志社文化编辑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