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新闻节目主持人培养变革研究
2019-09-10杨东元
杨东元
【摘要】目前,全国播音主持艺术专业遍布各大高校,招生人数逐年增加,招生层次也从专科、本科到硕士、博士向高层次推进,在当前全媒体时代下,传媒行业进行大规模改革,无疑对播音教学体系也有了新的思考,尤其是在新闻节目主持人培养方面,尤为突出,怎样从传统型新闻主持人转变为适应融媒体的新型复合型主持人,是当前的研究重点。本文从全媒体时代下播音专业面临的危机和挑战、全媒体时代电视新闻主持人能力培养方面阐述了改革思路。
【关键词】播音主持;全媒体;人才培养;新闻
从1940年我国广播的萌芽到现在,我国播音事业已经走过了八十个年头,从起步到日益成熟,节目的内容细化和逐步发展,我国目前的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有了更加清晰的方向。由张颂老师编写的《中国播音学》问世之后,形成了一套科学的完整教学体系,播音主持也向艺术方向发展,由开始的新闻传达变成现在的语言艺术,在注重由高播音的同时,更加注重主持人的个性和内涵,主持人培养也从“标准化”向“个性化”转变。从90年代开始,播音专业有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规格,我国的语言艺术人才培养可谓是详尽且长远。
1. 全媒体时代播音主持专业面临的危机与挑战
1.1 危机
在原始的播音教学体系中,人才培养模式是为了对接传统媒体而设计的,像在大一教学中普遍以吐字发声、气息训练为主要课程,大二以播音创作基础和新闻播报等为主体,大三增设非线编和主持、现场报道等课程,每班分成小组轮流模拟上镜,这种教学模式针对最基本的播音基础进行培养,具有普遍性。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媒体和自媒体的盛行,我们不能再按照原始的方法进行培养,融媒体中央厨房的建立意味着原来的岗位会面临裁员,传媒行业不再需要大量传统型人才,而仅需少量的主持人,更多所需的是能懂受众所需,并能运用新兴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科班出身也变得不再是优长之处,专家型主持人和更多“接地气的”主持人收到更多欢迎。由于自媒体的发展,网红和主播行业的兴起,也会让受众将其与传统媒体主持人进行对比,自媒体主播与受众进行直接的交流,方式更加亲民,例如在传统媒体中的旅游节目,会有主持人在室内配照片视频的介绍、商场外记者的现场报道等,但现在全球化发展,很多景区当地人、导游在网上做自制节目,他们会更加具有代表性,也更加让受众喜爱。新兴媒体增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但是,很多大学毕业生无法适应这样的模式,而在学校接受的教育也更加贴近传统媒体的人才需求,单一化、注重播音技巧的方式无法适应当前的时代,我们要将播音与个行业进行联系,使学生具有转型头脑,学会适应各种与语言相关的工作。
1.2 挑战
融媒时代,播音学科的研究也非常活跃,对其前景预测也五花八门,播音的边界也越来越模糊,口语传播专业在20世纪发挥在那为一门现代化学科,“公众演说”和“修辞学”是他的前身,但是在我国发展滞后,在1992年台湾世新大学成立口语传播系之后,才得以发展。播音专业去“播音化”的看法更强烈,有很多院校将播音专业更名为“口语传播系”,目前,将播音专业与传播学、新闻学结合比较普遍,电视修辞学、艺术学也逐步融入播音系统,多方融合是播音专业更有意义的发展前景,在其他学科寻找理论支撑,会让播音理论系统更加牢固。《中国播音学》作为目前播音专业的主要理论,侧重点偏向语音发声,后来也有很多书籍问世,但突破效果并不明显。目前各大高校所使用的教材,很少有新媒体、自媒体等新兴书籍,所以,这样的培养模式可能并不适用于当前的岗位需求。传统媒体已经与各大自媒体、网络相结合,例如电视新闻节目、综艺节目app、抖音账号、網红宣传,所以,当下的播音专业学生也应该对这样的模式有所了解。
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和趋势举行的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驱动力量。中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在社会发展方面的影响,在智慧传播领域,人工智能革新了信息连接方式,深入推动了媒体的深度融合。2019年2月,新华社联合搜狗公司发布了AI合成主播的升级版,与初版相比,新主播在图像、声音、姿态方面都进行了全面优化。当纪录片《创新中国》以全球第一部全篇采用人工智能进行配音的形式出现,大家就预测会极大影响主持人这一行业。专家表示,人工智能会代替主持人。在传媒行业进行重新洗牌、主持人岗位收到多方竞争的态势下,我们更加迫切需要从第一环节——主持人培养上进行革新,以接轨新时代。中央引领内容智能化改造、“新闻+服务”、数字化平台建设时最核心的三种路径。
2. 全媒体时代电视新闻主持人能力培养
现今的新闻主持人要做到“一人多用”,从前期策划、采访、撰稿到录制、后期都要有深厚的知识储备,与以往的单纯新闻播报有本质上的不同。在2019年的《主持人大赛》中,邹韵以97.700分获得第一期新闻类第一名,她在2009年就成为了记者,十年的外景出镜锻炼了她的新闻播报和语言组织能力,临场应变和逻辑性都很强,这为了她日后成为主持人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只有日复一日的锻炼才能为出镜做积累。在合成主播的冲击下,只有真人主播用独特的内涵和知识底蕴来找到突破口,不单单需要流利的普通话,而是如何做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感,使节目有血有肉,更具有亲和力。几乎所有的节目都会做微博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进行网上互动,主持人要有电视新闻、推广新闻多种语言表达能力,在新闻稿中融入自己的特色和思考,只懂得传统媒体传播方法,不适用于新媒体信息传播,就不能第一时间与受众联系,不利于节目发展。在地方民生新闻中,例如辽宁卫视《新闻正前方》,主播刚子会以东北方言与观众热情互动,好像与观众面对面,在节目中发出今日热议话题,随时读微信网友留言,使大家的参与性更强,真正做到把节目带到受众身边。
2.1 口语表达是核心
口语表达教学,是播音学科教学真正的回归,语音发声、体态和镜头感是上镜的一方面体现,但口语表达才是播音素质的核心能力。如何提高口语表达,关键在于强大的逻辑思维和快速的文字编辑能力,将其快速在头脑中结合并表达出来。即兴表达也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和知识积累,例如,评论员、脱口秀演员等,都是与主持人相似的职业,在高校中培养强大的语言表达能力会使毕业生的就业机会更广泛。
首先,要大量练习学生的写作能力,写读书笔记,锻炼概括能力,在课上观看新闻事件或访谈节目,速写新闻,锻炼短时信息抓取能力和模块整合能力等,只有大量的写作训练才能从文字转化为语言。
2.2 文学素养是基石
加强文学鉴赏课培训,电视媒体作为承担我国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载体,肩负着传播正能量、弘扬中国精神、传承中国文化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的文化沃土。”多元文化融合的背景下来弘扬我国传统文化。董卿从小就多才多艺,演讲、唱歌、跳舞、写作样样精通。成为主持人后的董卿不仅善于主持各种综艺节目,而且还在节目中演唱过歌曲和演出小品,展示了自身的多种艺术才华。在《朗读者》节目中,她完成了主持人身份的转变,还担任策划人、制片人、推广人等,這种多角色身份的转换,使节目呈现了更加丰富的层次性,思想主导发挥了最大价值。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文化输出成为传媒人的使命和责任,作为新闻主持人,也要具备传播传统文化的能力,打造带有中国特色的新闻节目。例如,在北京卫视的早间新闻资讯节目《北京您早》中,老北京特色浓厚,具有当地特色。所以,作为主持人,应该学会将自身融入节目当中。在教学中,突出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特色进行教学,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
2.3 加强实践是根本
播音主持作为一项实践性强的专业,学生应该在学习过程中大量实践,课堂上的模拟训练还远远不够,学校可以与电视台、传媒公司进行合作,让学生真正到工作地点实战,在工作岗位上上手一些简单工作,例如配音、后期剪辑、稿件编辑,学会整套新闻的制作过程,在学校小组作业,分工合作会有部分学生产生知识盲区,大家会做自己擅长的部分,从而忽略了短板,而进入电视台,才能真正踏上工作岗位,并为日后就业打基础。在学校,可以通过做自己的栏目,在学校广播站、学校电视台进行轮流播出,自编自导自播,通过点击量和关注度来进行期末考核。
3. 结语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媒体环境发生巨大变革,主持人这一职位受到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跨界”主持人、AI主播都以优秀的姿态进入主持行业,我们作为播音专业人才,要发挥自身优势,加强自身的多方面能力。高校播音教学,尤其是对新闻主持人的培养转型,既是当前趋势,也是学科的结构重建,播音学科艺术如何打造自己的特色,并走向国际,需要寻求多方理论支撑并不断优化,在口语传播、新闻学、自媒体中寻找发展前景,打造新型人才培养路径。
参考文献:
[1]喻梅.新中国播音创作简史[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6.11.
[2]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构建全媒体传媒格局,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19-03/15/c_1124239254.htm,2018年3月15日.
[3]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并讲话,http://www.gov.cn/xinwen/2018-10/31/content_5336251.htm,2018年10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