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小成本电影的出路

2019-09-10张健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9年18期
关键词:方向

张健

【摘要】近年来各种扶持中小成本电影和青年导演的计划陆续被企业或团体推出,电影主管部门也制定并出台了相关资助计划。小成本、精制作成为大片之外国产电影创作着力发展的一个具体方向。然而,一段时间以来中小成本电影,特别是低成本电影在电影生产数量中所占据的比例甚高,但精制作、有影响的作品依然罕见,其症结何在,成为电影人普遍关心和思考的问题。本文以此为题,意在引起电影创作界和理论批评界更广泛的关注和更深入的研究,进而促进电影创作和电影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本文运用了多种分析方法对当今小成本的问题及其方向做了详细阐述,提出了一些必要的建议。

【关键词】小成本电影;电影市场;方向

2006年,电影《疯狂的石头》凭数百万元低成本进入电影市场赢得超2000萬元的回报,自此小成本电影开始广受业界关注。当今中国电影市场正处于产业化高速发展过程当中,很多复杂的现实问题浮现。所谓的国产“大”片和好莱坞进口大片占据院线主流位置,挤占了小成本电影的生长空间,带来生存压力。但同时,大片规模化的量产也侧面给小成本电影带来了机遇。对投资不菲、场面宏大、剧情同化的大片审美疲劳的观众,眼前突然涌现出一些形象和情节新鲜的小成本制作,青睐追捧也就在情理之中。

成本虽小却不粗制滥造是小成本电影的一个卖点,但从市场来看,除了早期的“疯狂”系列电影以及中期的“囧途”系列再到近两年的“青春”系列电影之外,叫好又叫座的寥寥无几。所以从整个中国电影板块来说,小成本电影还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解决。

1. 小成本的界定

小成本的概念是相对于大制作而言的,目前中国电影行业对于小成本的界定还没有非常明晰的标准,见解不一。学者黄治认为应该从投资额、题材类型和主创与演员阵容等方面来衡量,投资额在1000万元人民币以下的基本可以归入小成本电影;题材上应该是主旋律影片、艺术电影、小制造商业电影;阵容上,应该以导演和演员知名度和数量作为评定依据。这种界定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并不能全面,如近年来一些小成本电影上明星集体露脸迎来票房高销。在黄治的基础上,导演倪震、陆川、郑洞天等人认为应该以是否在电影院线放映发行应该作为一个重要的现实依据,划定并投资上下限,“应该在300万人民币到1000万人民币之间”。综合相关的理解,小成本可以界定为投入在300-1000万人民币之间,以放映发行为主要目的,少量明星主创参与的影片。

小成本电影发展与社会经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带动全球金融危机形成,各行业萧条,人们面临收入减少、失业等精神与物质双重打击。在整体萧条的社会环境中,电影产业却逆势而上。纵观电影出现后的历次经济危机时期,电影业都是如此。究其实质,在经济危机中消费紧缩、精神低落的人们,可以从在相对低价的电影中舒缓心理压力,获得精神抚慰。电影业在特殊时期大发展,小成本电影也被众人关注。小成本电影讲述小人物的情感,对日常生活的描述,对生活哲理的诠释成为人们在脆弱时期的精神消费品。小成本电影的另一个时代背景是网络时代的更迭。技术的进步,使网民从群体变成个体、微民。很多人愿意在自媒体上以我为主的讲述生活话题,表达情感。很多新生代导演电影创作题材就直接来源于网络信息。这些导演与大导演、名导演相比属于“弱势群体”,关注更多的是边缘群体,题材贴近生活。受限于资金,这些小人小事只能低成本制作和传播。

2. 中国小成本电影现状与问题

2.1 被挤占的市场空间

从张艺谋导演的《英雄》获得票房佳绩以来,“拍大片,赚大钱”已经成为了国产电影的风向标。另外还有好莱坞电影在院线的上映,这些美国大片,有些投资从数百万到千万美元不等。在美国市场上根部够不上大片的标准,但是其投资规模和制作水准在中国已经可以被视作大制作。高投入大片的密集形成了电影发行的壁垒,使小成本电影市场准入门槛被提高。影片要进入院线,投资要具有相当规模,面对被压缩的市场空间,很多小成本电影被搬上屏幕的可能性极小,即便能够放映也面临在淡季上映或者下线时间极快等问题。

2.2 资金问题

电影产业是典型的规模经济,电影运营的基本成本必须满足。换言之,生产一部电影无论是供给一个人消费还是多人消费,其生产成本固定。电影在开始制作之处就必须垫付全部成本,随着生产完成后消费人数越多,成本被进一步分摊,最终达到成本效益平衡点。这一特点决定了电影在生产前期资金的重要性。但是成本投入还有另一个特征即风险性,高投入增加获得高收益的可能性,也存在高风险性。面对风险,很多投资者宁愿将资金投入到大制作影片上以降低资金回收、增值风险,客观上增加了小成本电影的创作难度,使得很多制作方面临融资难的困扰。当前电影中常见的植入式广告,在很大程度是制作方受困于拍摄资金,不得不在剧情表达上作出的妥协,其结果是电影叙事的流畅性被牺牲,影响整体质量。

2.3 海外“镀金”

纵观小成本电影发展,很多影片在主流院线上映之路上采取“曲线”行进方式。为了获得国内舆论关注与院线接纳,很多小成本电影开赴海外电影节参展,以期通过留洋方式给电影“镀金”,进而带着荣耀的光环回归国内院线。这样的曲线发展方式,成功者有。比如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白鹿原》就参加了第6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并最终获得“最佳摄影银熊奖”和“金熊奖提名”。随后,在两大光环的照耀下,电影从丑小鸭摇身一变为天鹅,顺理成章在国内上映。但是这条道路也并非如童话般结局美好,随着越来越多后来者涌向国外众多电影节和国内观影者审美素养的提高,含金量不高的奖项不再能调起观众的胃口。而有识之士也越来越清醒认识到,电影奖项与票房之间并无必然联系。

3. 小成本电影的前景与出路

从时代发展来看,建立起中国电影的“大”时代已经建立,高成本、大制作的大片是市场主流,国产大片也开始渐渐走出国门。但大片林立在今天也开始呈单调之势,受众审美的多元化开始呼唤“小”时代的出现,需要小成本、精制作的电影文本满足艺术品位。所以需要小成本电影更好的发展,顺应时代的潮流,与中国大片相呼应,共同发展电影市场。从国际上看,世界电影展会上中国电影缺席的场景已难再现,中国电影通过获得获奖提醒世界自己的存在。但在高含金量奖项面前,小成本电影中标连连,而中国大制作电影却常常铩羽而归。这恰恰说明,在更看重电影艺术与情感表达的国际电影界,小成本电影具备传统大片所没有的艺术性、人文性和深邃度。小成本电影拥有美好的前景。

小成本电影想要从激烈的竞争中突围,类型化发展是一个思路。由于大众文化生活水平提高,审美也日趋多元化。受众需求的日益分散使得文化内容传播者开始思考从“广”播转向“窄”播的路径。电影同样如此,个人口味不一,所以存在对某些类型电影具备特别偏好的群体。这对小成本电影意义重大。不同类别的电影,会引导庞大的观众群体分流并固定聚集。因此,将小成本电影进行类型化定位,不仅可以有利于形成穩定观众群还可以保障票房收入稳定。另外,市场驱动下的成熟电影市场应该恰如一个流动商场,能提供各种类型丰富的“商品”以使市场兴旺。从这个角度来说,小成本电影就不应被排斥在门外。目前来看,小成本电影以喜剧和校园题材为主,类型相对单一,可以尝试科幻、灾难等其它类型。也可以借鉴纪录片的风格元素,让叙事变得深邃,达到精致的效果。

信息爆炸的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小成本电影发展的另一个思路是要建立其有效的传运机制。小成本电影受限于资金,在电影宣传上不能像大片一样投入大成本营造声势,所以采取了走出去的方式进行形象传播。但正如前文所述,这种扎推出境的行为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功利色彩,题材不切合市场的电影即时镀金成功也并不一定能带来良好的效益。所以在传播与运作方面,小成本电影还需要摸索出一套合理有效的运行机制。在电影宣传上,可以制定基于电影知名度提升的多方合作推广策略。所谓多方合作不仅只是参加海外电影节一途,还可以寻求广泛的合作。例如针对国家阶段性文化政策和趋向,在前期策划时制定好创意选题并与相关部门沟通合作,既可得到资金支持又可以引来媒体关注。在这方面,以《十里红妆》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电影是很好的范例。电影在拍摄前期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关机构进行了深入的沟通,经过调研、论证和筛选形成创作计划,最终获得国家电影局立项。而这个过程里,媒体全程的关注和报道让电影在上映前就已经获得公众认可。

在具体制作上,可以建立以保障艺术质量为前提的快速周转模式。小成本电影的艺术价值是核心竞争力。以艺术质量为保障,以低于大片制作的周期抢占市场空白期的空间,才能抢占先机。要做到低成本,快回收,就必须高效率完成对观众口味偏好的调查,短时间完成故事构架和电影拍摄,精细化发行销售收回成本。兼具质量与速度,这是对小成本电影运营的极高要求也是想要市场突围的必然之路。

14亿人口的中国市场为中国电影产业提供巨大的支撑,14亿的大市场也保证了小成本形态的电影能在其中找到一席之地。小成本电影前景可期。美好前景的实现在于小成本电影能否打上独特的印记为市场带来不一样的清风,能否为突围建立起有效的运作机制,也在于小成本电影能否找准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之间的平衡点。

参考文献:

[1]刘阳.媒介转型论——从第五代、第六代导演看中国当代电影的商业化转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夏卫国.电影票房营销[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0年版

[3]饶曙光.中国电影市场发展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年版

[4]黄治.中国中小成本电影现状综述[J].艺术评论,2008年第3期

[5]张雪萍.小成本也会有大回报——中国小成本电影的突围[J].青年作家, 2009年第1期

[6]饶曙光、毕晓瑜.中小成本电影的困境与策略——以现实题材影片为例[J].当代电影,2008年第2期

猜你喜欢

方向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画与理
全球定位系统
为什么表的指针都按照顺时针方向转动
向着明亮那方
说说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
改变颜色和方向
位置与方向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个方向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