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

2019-09-10陈琴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6期

陈琴

摘要:围绕“不要教死知识,要授之以方法,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以及“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观点,笔者阐述了几种其在新疆支教的受援学校中使用并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情理导行;自然拼读促学;巧学妙记;词不离句;学会结合;学中有乐

当代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教授说:“不要教死知识,要授之以方法,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不仅是终身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的教学改革的潮流,合适的教学方法和合理的的学习方法更能凸显学科的核心素养。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果老师们能够用各种启发、探究式手段,将学习语言的思维、方法和过程展示给学生,那学生在接受理解知识方面将会是事半而功倍。以下便是我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尝试:

一、情理导行

小学英语教学是打基础阶段,孩子们犹如一张白纸,就看我们在上面画什么,怎么画。根据思维性原则,我非常重视每节课的导入环节,也会用丰富、诚挚的情感,富有启发性和鼓动性的语言,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让课堂在激情中开始。恰巧我们学校又是红军小学,所以有时自然会用一些熟悉的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红色小故事,诱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一丝不苟,认真学习,英语的学习也不例外,为长大后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而创造条件。

我们都知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是常有的事,尤其是遗忘现象。这个时候我结合本班里一些学生成功学习的事例,激励每个孩子增强克服困难的毅力,并持之以恒,坚定学好英语的信心。

谁爱孩子,其得到的回报就丰厚。我们不但要当好经师,更应当好人师。处处为学生着想,心里装着全体学生,以自己的形象,真挚的情,无私的爱,火热的心,去温暖、感化、感染、感召学生,使之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将教育的要求有效地内化为学生对学习的自觉追求,这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铺平了道路。

二、自然拼读促学

积累词汇是学好英语的前提,而学会拼读单词才能把单词记好,所以掌握自然拼读法是为记单词服务,是提前识字阅读的金钥匙,我们应尽早把这把钥匙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打开英语知识宝库的大门,自己进去拿取宝物。

在教学过程中,我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科学、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教材,在教授新词的时候,必然要讲解单词中每个字母或字母组合所代表的的音,让他们明白单词的读音是如何来的,利用汉英的“趋同”现象,促进语言学习的正迁移。要有需要注意让教学的趣味性、针对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把语言实践和日常听、说、读、写训练与单词拼读、识记结合起来,使语言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单词拼读能力和循音记形能力。这样的方法一旦开始使用必然需要坚持,并且渗透在每一个课堂,还要对学生有足够的耐心,要等一等一些走得慢些的孩子。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学生学习,其方法不当,犹如在黑暗中摸索,举步艰难。苏霍姆林斯基再三强调:一定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在自然拼读法教学的同时,我着重抓好拼读、识字,培养学生独立拼读单词的能力。

众所周知:会游泳,能踢球,都由实践而得。学习英语也一样,是练会的,而不是教师讲会的。在课堂中,我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将语音知识和单词拼读规则紧密地结合,培养学生拼读能力;注意音、形、义结合,教好音节和元、辅音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律,常见的字母组合的读音规则,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学习单词拼读,教师作适当指导,启发点拨。学生在一起学习、讨论,相互启迪,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将教师所传授的学习方法和自己使用的学习行为转化为心智操作和心智能力,从见词能读过渡到听音会写出单词的循音记形能力。这将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巧学妙记

由于英语的特殊性,英语的单词存在音形不一的情况,许多学英语的人,都面临着单词难记易忘的苦恼,小学生的畏难情绪会比较强烈,会因此放弃学的也大有人在。老师是问题的制造者也是问题的解决者。在教学过程中,首要问题应当是指导学生科学的记词方法,采用多种形式的记忆,使之变得有趣味而不单调乏味。如按规则排列记忆,联想对比记忆,循音拼读记忆,词卡反复循环记忆,在组词、造句等创造、运用中记忆,在阅读听写中记忆,单词树记忆法等。单词树记词时,联想与其有内在联系的所学单词,形成一棵棵的单词树,犹如“滚雪球”,单词越滚越多,树冠越来越大。单词树与单词树交叉重叠,单词不断循环反复,以旧联新,由新促旧,新旧联想,形成相互渗透的良好记忆循环。其方法有:分类联想,区别联想,同、反联想、趣味联想,读音联想等。多种记忆方法交替使用,符合记忆规律,效果颇佳。其中趣味联想法很能激发孩子们的热情,当学到一些食品类的词时,我让他们把词吃进肚子里,先吃喜欢的,在一份激情的驱动下,很快能把这类词消化掉,学习效果自然就显现出来了。

四、词不离句

“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教学方法,就是要求词汇教学结合句子和语篇来进行。这不仅是让学生学习单词的音、形、义,更重要是让学生真正掌握词义、搭配及其用法,提高所学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达到教、学、用三者的统一。

根据循序渐进原则,我精心设置一定的语言情景,采用以旧引新的启发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联想、猜测。在会话表演运用中,或用旧句型引入新词;或在句中学习词组;或用直观示意;或通过语境动作、表情,对比、类推去理解词义,达到让学生自然消化和加深记忆的效果,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其思维活跃。学生在句篇中学词,在阅读中记词,扩大词汇,在运用中巩固记忆,学习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提高。

五、学会结合

运用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学习词汇、句子重在运用,在运用中逐渐加深对词、句的理解,逐步深化词汇教学。单词在运用中识记,在运用中保持记忆,进而内化、掌握其真正的词义、搭配及其用法,在课堂和课外,让学生学有所用,既满足其表现欲望,也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助于自学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六、学中有乐

愛因斯坦说:“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根据儿童“好动、好玩、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创设富有启发性、能调动学生动眼、动脑、动耳、动口、动手教学的活动,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内功力。它促使学生向着既定目标不断进取。

成功是自信之母。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程度的问题,让全体学生拥有等同参与成功的机会,可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促使学生爱思、会思、善思;爱学、会学、善学,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都有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极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真正的学问多是自学而来,学习英语的功夫在于课外。把课堂上获得的知识及时在课外运用,需要老师与学生共同创设条件,学生学会学习是老师追求的目标。古人云:“善学者师逸而功倍。”“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益无穷。”

参考文献

[1]《小学教育全书》陈少敏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2]《中小学教育艺术实用全书》刘星国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12

[3]《走进新课程》朱慕菊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