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治教学中培育道德与法治精神
2019-09-10王明
摘要:道德精神与法治精神。引导学生问辨质疑,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勇于批判和求真务实;树立法律理念;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坚持实事求是,树立有理有据的实证意识和实践创新的科学品质,实现学生科学精神的生长。
关键词:法治精神;道德精神;问辨质疑;综合实践
高中学生科学精神是道德与法治学科学生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对理解思维、批判质疑、用于探究等基本要点的培育要求我们立足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锐意进取的态度和负责任的行动促进社会发展,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
一、在概念建构中培育道德与法治精神
从社会历史、法律政治和学生经验等维度帮助学生建构起事物相互关联的综合系统性的自由概念框架,是一种严谨求知的科学态度。
首先,链接学生经验,关注情感体验,重视“个人概念”的积极导向。个人概念是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想法和观点,对开启“思维风暴”有积极意义。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的经历和见闻说出对自由的感悟,引出自由是人类的永恒追求和无限向往,拥有自由对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有重要意义。
其次,遵循社会经验,引发持续思考,促进概念有感性想理性的上升。同学们都有放风筝的经历,请说说你们比较喜欢在什么地方放风筝?学生交流要在空间大的地方放,而不能有安全隐患的地方,风筝线要结实,注意风筝不能太大和风力影响等。通过讨论,学生能较好地理解自由不是为所欲为,要受到一定的条件限制,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一种保护,无限制的自由只会带来混乱,破坏社会秩序。
再次,提炼学生经验,关注价值引导,整体建构“概念理解”。在“互联网+”时代,我引入学生上网的经历,引导他们反思:一些人认为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是真正的自由吗?自由受到道德、法律、规则、风俗习惯等规范的制约,自由主要是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识活动的权利,法治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
二、在问辨质疑中养育道德与法治精神
平等作为人类的崇高理想,在法律层面上有两层含义,难点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在教学中,有学生举例说“现在中考录取,少数民族考生可以降10分录取”,但有学生认为“这不平等,因为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反映出一些学生认为“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与“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是矛盾。教师于是顺势引导思辨:“对少数民族考生降分录取,违背平等原则吗?阐述理由。”学生经过交锋交流,认为这个政策是平等的体现,因为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边疆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与汉族地区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国家要采取措施缩小民族差距,培养民族人才,巩固民族平等,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等。
质疑是手段,获得科学认知才是目的。学生发现问题,提出疑问后,我们要抓住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契机,不急于析疑解惑,应该通过引疑问难—争辩交锋—求同存异—问题解决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促进学生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理性思维和求真求实。
三、在案例探究中发展道德与法治精神
案例探究指向学生提供问题情境,要求学生依据一定的知识理论,进行过程分析,研讨相关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并做进一步的思考。这样做能有效引导学生在树立科学观念、重视因果关系判断和整体把握规律等方面养育科学精神。
第一,引导学生在因果关系判断中,去伪存真,培育证据思维。这一案例存在的因果关系判断有两个:一是芜湖市人事局因张某在体检中查出乙肝病毒携带而取消其录取资格;二是芜湖市新芜区人民法院因市人事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的主要证据不足依法将该行政行为撤销。二者的“证据”孰真孰假?哪一个符合科学的因果关系判断呢?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以事实为依据,从材料到证据的转化,关键在于能否分析整理出材料内在关联中所蕴含的因果关系、逻辑联系,并作出肯定与否定的思维判断。通过阅读宪法、劳动法和就业促进法的相关条款,芜湖市人事局的所谓主要证据“医院体检张某携带乙肝病毒”不是法律上的证据。这样一个关注事物间内在因果关系的合理研判,对学生形成以理服人、以法服人、追因溯果的科学态度极有助益。
第二,引导学生合理拓展,形成对事物规律性的整体把握。本案中我们除了要感悟张某敢于抵制不平等行为、依法维权外,还要帮助学生从国家层面认识建构平等制度的途径。结合案例芜湖市人事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违背了“法无授权不可为”及新芜区人民法院依法判决等内容引导学生探究国家要加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治国方略,尊重和保障公民的平等权利,感悟现实生活需要个人、社會和国家携手共进,形成合力,共享共建自由平等的法治社会。
四、在综合实践中培养道德与法治精神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是重要的学习方式。道德与法治教学要通过创设综合实践情境,引导学生通过综合实践寻求科学精神的有力确证和检验标准。要引导学生基于客观现实,坚持实事求是,克服主观臆断,重视理性评估,树立“有理有据”的科学精神。
在教学“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时,有学生举例:张家口满70周岁以上的老人可以免费乘公交。当时有学生发声“现在很多老人在上学上班的高峰期买菜或去公园晨练也乘公交,拥堵不堪,有时候造成我们迟到,应该对老年人免费乘公交进行限制”,“但有的地方对老年卡还有地域限制,我们老家老年人办卡手续还很繁琐”。由于这个问题的复杂情境和实践价值,我建议学生课后开展实践活动,学生积极响应,以“关于规范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车的调查报告”为主题,通过设计调查问卷、走访不同年龄层次人群、统计分析相关数据,研判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车的政策关怀和产生的一些现实问题;通过网络搜集张家口市老年卡优惠政策、上海市对老人实行货币补贴政策以及国外一些国家如德国对老年人的优惠乘车时间、时段等有一定的限制政策,并对它们从积极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撰写了“关于完善老年人免费乘公交车优惠政策的建议”。如简化优惠政策办理流程,取消地域限制,在早晚高峰期限时取消优待证老年卡等,聘请公交司机、管理人员、政府官员和有关专家开展了模拟听证,吸纳合理建议;最后将建议书修改完善并提交给公交公司和市交通管理部门,并做好跟踪反馈。
这样一个基于问题解决的综合实践活动,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有效落实了“将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学生实践相统一”的课程理念;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调查研究、求真务实、持之有误、言之有据的科学精神,提升了学生知行合一和实践创新的科学品质。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德治和法治精神,对于每个高中生个体具有深远长久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教学》《有效教师》
作者简介:王明,男,1970年10月,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七台河市勃利县第七中学,大学本科。研究方向: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