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转让体验前置 凸显新课程真谛

2019-09-10韩飞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4期
关键词:前置交流探究

韩飞

生命是自我完善的过程,让每个生命健康快乐发展是教师职业生涯的最高追求境界。教育即是一种遵循生命发展的规律、唤醒学生力量的活动,是一种生命化的发展。我们的教育应把每个学生都看做有独立生命里的个人,以培养人格为最高目的,始终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主动性,抽象的归纳力和理解力,以便使他们在目前无法预料的种种未来局势中,做出有意义的选择,成全所有学生各不相同的发展目标,真正做到让每个孩子一生受用。

小学科学课主要以培养小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为主,是基于学生自主实践和探索的直接经验,以知识为载体、以探究为核心、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培养目标,紧密贴近学生自身生活与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全新课程。新的科学课更加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主探究学习、感官体验与实际感受。更加注重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经验,关注对教材的二次开发与灵活组合,在开放的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增长学生对自然、对社会的关注兴趣,发展自身的综合实践能力。

实际动手操作、分组式探究体验是小学科学课堂上孩子们主要的参与学习活动的形式,强调让学生们亲历科学家式的科学研究过程,从而激发学生们的探究热情,进行探究式学习,建构知识体系。如果能让学生走出课堂,愉快的体验活动,让他们置身生活中去亲自观察和体验各种人和事,学生们便可更充分的开启自己的智慧之库,大胆地进行综合能力的再运用,通过亲身经历、实际操作与活动来获得探究问题、与人交往的能力以及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就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但是这种开放式的体验活动在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是被束缚的。许多老师课堂上创设的体验活动也是虚拟的、与我们生活中的真正体驗活动是有着区别的。因此,如何实现学生实际生活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完美“翻转”,也成为我研究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一个研究方向。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理念,它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不同,学习流程的“倒置”是新课堂与传统课堂最明显的区别。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在家完成前期学习,课堂变成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互动答疑的场所,可以使课堂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而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正好可以把封闭的体验空间“前置”,把体验的空间放在课堂授课前,把学生体验后的交流、教师有效指导放在课堂上,完美地解决了科学课堂授课的弊端。以我执教小学科学《静止和运动》一课为例,谈一下科学活动在翻转课堂中的华丽转变。

课前的前置性学习从微视频入手,老师首先让学生观察教师用摄像机拍摄的动态视频,“在这些视频中,你观察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发现生活中各种事物及所处状态,再次抛出“你看到的这些物体都是什么状态?”,让学生自己发现相对静止与运动的状态。让学生在对事物的观察中感受运动与静止的状态。最后,老师开始布置了与体验活动有关的任务“请你从身边的生活环境入手,观察周围的事物,是以什么状态存在的?”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把学生带入了在生活中体验与探究的情境。在孩子们充满好奇的双眼里,经常可以看到由一个个生活现象而引发的“为什么”,这些可贵的“为什么”就是引导孩子探究的源泉。通过翻转课堂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前置性学习,学生可以真正参与到活动中去,在活动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长才干。这种前置性体验学习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实现真正的体验活动。

当学生各种各样的体验活动结束后,教师就需要寻找好前置性学习与课堂学习的对接点,从交流自己的体验收获开始:“通过课前的观察与寻找,现在你们发现了生活中物体存在的状态了吗?”在学生体验活动后急于倾诉的时候询问他们好不容易找到的答案,学生顿时就产生了一种倾诉欲与自豪感。小学学科教育并不是单纯寻求答案的知识性学习,在交流结束后老师又提出了新的问题:“在你寻找答案时,采用的是哪些方法?有没有找到答案?”。学生则更乐于与大家交流与分享,微课程学习后的自由体验活动,使学生得到了真正的体验。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力量激发出来,将生命价值感唤醒,将他们切身的感受,乐于与他人交流。

在小组内交流的时候,老师们逐个小组去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前置性学习其实就是对学生学情的调查与了解,而我们教学的起点就是学生的现状,并要随着学生的现状调整我们原本教案中的交流环节,随时改变课堂教学的结构,留出更多的空间给学生。通过老师们的了解,有利于把握教学的起点,以学定教。此环节可以在学生的回答基础上帮助学生归纳出获得信息的多种途径,在第二阶段的交流过后,老师又适时的向学生推送了一段用运动相机拍摄的一段视频,老师看上去不动,头顶的天花板却在旋转和身后的橱子却在旋转,并同时抛出了第三个问题“为什么大家心目中本不该转的橱子或房屋看上去确疯狂旋转?”再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分析讨论,同时加上老师的从旁边点拨来完成。这样的课堂气氛不但活跃,而且为学生提供了开阔的自主学习空间,老师适时的引导让学生去思考,争论,总结,这样学生的思维更灵活,课堂更有生机。在这一交流环节中可以让学生对静止与运动以及观察物体运动状态的参照,再通过智慧教室系统内的多种功能进行提问、投票,对活动的整个过程进行评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本次活动即将结束的时候,老师会下发新的微视频《闪闪红星》影片片段,针对其中一句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让学生尝试运用本次活动的收获去分析出现这种景象是什么原因?当时正常的运动状态应该是什么样的?让学生把课堂中总结的方法、收获的知识再次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尝试解决新的问题,从而真正提高学生将课堂学习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能力。

翻转课堂把传统课堂以教为主转化为以学为主,把以老师主宰为本位转化为以学生发展为本位,引导学生从复杂的认知活动中体验到理性思维的乐趣。通过对翻转课堂的研究,经过反复酝酿和论证,进行了严密而谨慎的探索与研究,逐步形成了“微视频激发兴趣——体验活动课堂前置——交流体验收获——总结提升方法——评价拓展运用”的翻转课堂模式,把学生的课堂学习由被动变主动,由强制性的输入变为了自觉的汲取。真正把“自主”带到课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把“合作”带进教堂,让学生学会学习;把“展示”带进课堂,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努力实现:让课堂变得简单,让教学变得美好,让学习变得有趣,在收获中体验快乐!

参考文献:

[1]任惠静.基于翻转课堂的“三维链式拓展”科学教育模式探索[J].基础教育参考,2019(03):14-16.

[2]陈冰艳,郑柳萍.基于翻转课堂的小学科学实验校本课程实践研究——以“福州市麦顶小学”为例[J].学周刊,2018(32):153-154.

[3]陈丽丽. 基于翻转课堂的小学科学教学实践的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18.

猜你喜欢

前置交流探究
“非线性”小组合作学习中前置学习任务的设计
如此交流,太暖!
核磁共振对妊娠晚期子宫后壁前置胎盘的诊断效果分析
设问引导探究
带前置功能的词形《 в сопоставлениис 》的结构与搭配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自媒体,高中生物前置性学习的“好帮手”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