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班幼儿叙事表达能力提升策略

2019-09-10许愿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5期
关键词:内容设计中班幼儿指导策略

许愿

摘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幼儿的教育应该贯穿于日常生活中。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叙事性讲述能力,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在讲述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中班幼儿由于语言发展能力以及表达能力不同,产生讲述困难,迫使一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停滞不前。笔者详细分析了产生的原因,以三次幼儿亲身经历的游戏讲述为例,从经验、指导和丰富词汇上入手,得出指导策略,使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中的叙事性讲述能力有了较好的发展。

关键词:中班幼儿;叙事性讲述;内容设计;指导策略

在平时的生活与游戏中,发现孩子们之间很喜欢聊起一些已经发生过的,并且亲身经历过的事,如:参加过的活动、玩过的游戏等。所以根据孩子们一系列的表现及问题,结合《指南》和《纲要》的发展目标,制定科学可行的开展策略。首先语言类游戏或叙事表达活动多以幼儿园核心课程或项目为主题,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语言,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积极性。其次,要充分考虑中班幼儿的语言认知和表达能力,结合他们的年龄特点,设计针对性强的主题,给孩子创造开口说的机会。最后,要从小班开始就制作幼儿各类活动的相册,发现孩子们也经常会去翻看并诉说照片中发生的事件。

(一)选择幼儿喜欢的内容,让幼儿主动讲述

在选择叙事性内容主题时,教师要选择幼儿感兴趣的话题,这样能够充分调动幼儿的语言叙述积极性。比如幼儿们都喜欢的动画人物或电影,幼儿们都乐意和小朋友分享自己对动画人物或电影的认识和喜爱。此外,在幼儿们集体活动或户外游戏玩的很开心的时候,教师也可以抛出一个叙述主题,让幼儿们分享游戏心得体会。

(二)提供讲述机会,满足幼儿语言发展需求

在锻炼幼儿叙事表达能力的过程中,一定次数的发言或讲述机会是必不可少的。实际上,幼儿园里的许多课程或活动都可以穿插开展叙事性活动,比如在幼儿们晨间活动时,可以让他们讲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吃饭的时候,可以讨论饭菜的口味等。同时,教师要保证每一位同学的讲述机会,让每一位同学都得到在班级叙事讲述的机会。

(三)拓展语言空间,让幼儿在自主体验后讲述

不让孩子无依据地乱说,给孩子一个宽松的语言空间,在参加或经历过这个游戏或活动后,才让孩子选择游戏中的照片,和孩子一起制作成相册。给孩子另一片诉说的空间,不再是口说无凭,也让孩子们之间更有信任感。

(四)幼儿叙事性讲述活动的指导实践

以活动照片为载体,激发幼儿积极讲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有了参考物和评价标准,孩子们更容易讲述自己所经历的事。

1.原有经验的讲述

例如在一次班级叙事活动中,我给大家定的主题是幼儿园运动会,让幼儿们描述运动会当天的情形。

洋洋:今天的天气特别好,我参加了运动会,我参加了拍球。

涵涵:今天天气很好,我参加了运动会,我在这里拍了皮球,每个人一个皮球,排成一排,主持人在为我们加油,坐在位置上的观众也在为我们加油。每个人都拍的很好,而且我拍了第一名。

案例分析:

同样是拍球项目两名幼儿的讲述是不同的。洋洋在讲述中直白地说出了人、事、物,没有其他的描述,但是他能围绕主题讲述相关的内容。说明洋洋还处于使用较为丰富多样的词句讲述、有条理地组织叙事性讲述的内容的初始阶段。

涵涵的讲述中可以看出,在有条理地组织叙事性讲述该幼儿处于稳定阶段,能围绕主题讲述几个相关的行动事件——自己拍球、同伴拍球和旁人的加油,会使连接词“也”把事件串起来。在感知独白语言的语境处于拓展阶段,能借助凭借物,围绕叙述主体进行较完整的构思并在集体面前讲述。

调整策略:相同的游戏项目,类似的照片,两名幼儿所讲述的主要内容是一致的,但是很明显就可以看出涵涵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要高于洋洋。

2.同伴互助——让幼儿明白自己的不足之处

请幼儿参与讨论:你喜欢谁说的?为什么?

娇娇:我喜欢涵涵的,因为她说的比较长。

秋秋:我也喜欢涵涵的,因为她还说了天气。

那你们有办法帮助洋洋吗?

阿宝:让他学着涵涵的话说。

田田:把话说长一点就更好听了。

在多个幼儿讲述类似事件的过程中的个体差异体现得尤为淋漓尽致。我们采取让同伴帮助解决的方式,支持和引导弱势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逐步发展。

3.经验铺垫——给每个孩子说的机会

幼儿们平常说的少,叙事表达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自然不会说。所以我们尽可能多给孩子长早说的机会,并且做到每个孩子都有说的机会。利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过渡环节,如晨间谈话、就餐前后、午睡后、离园前等,开展叙事性讲述专题活动,分批给每个孩子讲述的机会。每天安排不同的幼儿轮流进行讲述,为每位幼兒提供在集体面前进行叙事讲述的机会。听得多,说得多,语言表达能力自然而然地就上去了。

(三)关联事物的讲述

同样是在描述运动会情景时,教师要鼓励幼儿们叙述关联事物,这样能够丰富叙述表达的层次感和充实内容。

田田:今天天气很不错,阳光很充足。爸爸、妈妈和我一起来幼儿园参加亲子运动会。首先是入场,我和爸爸拉着手排着队往前走,嘴里还喊着:“中四中四,加油冲刺!”接着爸爸就跟着我们一起做了操,看爸爸妈妈们做的很认真呢。接下来就是我最喜欢的项目,叫推小车,我爸爸拉着我的腿,我往前爬,然后转过障碍物,爸爸抱着我飞快地跑向终点,我头上的帽子都差点飞走了。我们玩的很开心。

案例分析:

田田在使用较为丰富多样的词句讲述方面,处于稳定阶段,能运用一些形象的词句,如:认真、充足、开心等。在有条理地组织叙事性讲述的内容方面也处于拓展阶段,能围绕主题讲述清楚几个相关的行动事件及其之间的关系——(入场、运动早操、推小车),会使用常见的连接词,如:首先、接着、接下来、然后等,表明事件发生的顺序,也突出了讲述的重点,爸爸和她玩的游戏,描述的比较详细。

在感知独白语言的语境方面,可能处于稳定阶段,能借助凭借物,围绕主题进行较完整的构思并在集体面前讲述,讲述时会表达自己的一些观点和评价,如:做操很认真、玩的很开心等。在描述方面还可以增加人物的动作、表情等进行形象表现。

调整策略:

丰富描述细节——外貌、对话、心理、肢体语言等,孩子们的叙事性讲述逐渐发展中,在已将掌握前面几个要素后,要给予孩子们更高层次的挑战,在讲述中可是尝试着加上外貌、对话、心理以及肢体语言等,这也分成不同的阶段,给不同能力的孩子给予不同的材料来进行叙事性讲述说自己的事。

(五)启示与思考

通过一段时间的对叙事性讲述的观察与指导,孩子们的讲述能力得到了一定地发展,从而其口语表达能力也有了相应的提高,纵观整个过程也得到了一些启示。从孩子们的问题出发,就能大大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并有针对性地解决存在的困惑。直击根源,打破困难,努力前行,他们会在一次次地讲述过程中,提升讲述、口语表达能力等。丰富的词汇是语言讲述的基础,充分挖掘幼儿的语言潜能,提高语言表达水平以及完善他们的讲述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建构技能通过同伴和互助、提炼关键要素、丰富词汇等有效策略,使语言更丰富,讲述更生动。总之,幼儿的叙事性讲述能力,通过照片为凭借物,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更能激起幼儿的对讲述的兴趣,也更好地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的语言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2012.

[3]周兢.《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1.

[4]王艳. 无字图画书的不同阅读方式对4--5岁幼儿叙事能力影响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 2015.

猜你喜欢

内容设计中班幼儿指导策略
探索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课
关于儿童简笔画教学内容设计与教学方法的利用分析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区域历史文化泛在学习内容设计研究
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解决对策
大学生思想行为偏误与指导策略研究
小学生记叙文习作课堂指导策略
影响学前幼儿图书阅读理解的因素分析及指导策略
灵动指尖的艺术
小学习作复习“五步曲”
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