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核心素养,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2019-09-10唐毅
唐毅
摘要:在民族振兴及发展中,教育事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教育改革问题中,近年来较为热点的话题就是核心素养。历史学科在初中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学生的历史素养也是其综合素养的构成部分,初中阶段作为学生接受历史教育的关键时期,我们要重视起这一阶段的历史教育契机。因此本文分析初中历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办法,旨在构建有效的初中历史课堂,实现既定教学目标。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历史;教学方法
引言:
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具有学科特征的高于一般能力或一般素养的最重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了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在指导初中历史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作为教学工作者,要立足核心素养渗透要求,以学生的学习体验为依据,构建全新的学科教学模式。
1结合真实史料,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历史学习中,我们面对的是已经发生的历史事件,尽管事件久远但是这些事情真实发生过,我们要客观看待历史事件,并理性分析,借鉴意义和正面影响[1]。如我们结合众多历史史实可以知道,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为了适应当前的发展趋势,国家需要及时进行改革,以与时俱进,提升竞争力、促进可持续发展,历史上有许多著名并且成功的改革先例,比如“北魏孝文帝改革”。笔者在在教学这部分内容的过程中,就带领学生深入分析历史事件,从改革背景、改革内容和影响等多方面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事件,让学生结合真实的历史事件分析和评价历史,借鉴精华思想,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待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
2绘制时间链条,强化时空观念
绘制时间链条,是指找到历史事件和时间、地点之间的联系,进而使其成为一整条历史记忆的链条。初中学生的时空观培养要求我们不断优化教学设计,引导学生的在时空链条引导下了解和理解历史知识。如《动荡的春秋时期》的主要课时教学目标就是引导学生了解春秋时期的政治经济发展情况,由于这一历史时期比较动荡,在历史事件和时间点梳理过程,教师要做好引导,因此笔者尝试指导学生联系主要的历史事件,绘制时间链条,强化时空观培养,借助问题分析环节强化知识理解,如“周王室为何会逐渐衰落,诸侯为何变得强大?”,可以鼓励学生先通过时间链了解一下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分别于何时开始称霸中原,号令诸侯,同时学生可以联系周王朝,分析周王朝当时处于怎样的状态。学生在分析后发现,诸侯国的壮大基本上出现在周平王东迁以后,由于周王室此时的势力比较弱,只能直接管理洛邑一代,所以虽然其还是天下共主,但是已经无力控制诸侯。结合时间链学生就能找到诸侯壮大的时间源头,并分析当时有何种制度遭到了破坏,对分封制的瓦解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缔造问题情景,倡议协作钻研
问题情景对学生起到引导和启发的作用,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因此将问题情境应用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利于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学生在有了明确的小组合作学习目标带动下学习效率更高[3]。比如,在学习“太平天国的历史史实”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留下一个悬念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势如破竹,取得很多胜利,并且在 1856 年取得一场决定性的胜利后,进入了鼎盛时期,但是也因为一件事情太平天国迅速地灭亡了,这是为什么呢?陈胜迅速推翻秦朝,又迅速走向衰败,这又是为什么呢?学生在这样的问题情境驱动下,需要结合史料开展研究,相互之间交流观点,不断融合和碰撞,最终形成具有系统性的答案,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一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得技能、知识还有学习态度的发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4对比社会热点,强化历史价值观念养成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念,要求教师可以联合社会热点问题,用议古论今的态度来审视历史事件。如在学习《新文化运动》的时候,我着重引导学生了解新文化运动背景下的背景,分析当时的新知识分子多面临的时代挑战,以此作为基础,让学生客观分析和认识新文化运动的不足,含义及其在推动中国社会思想变革上的作用。并对比社会现实分析文化革新对社会产生的现实影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想。我还鼓励学生搜索现在中西方沟通交流的社会热点新闻,有的学生发现了“世界文化旅游大会召开围绕新战略新任务打造交流平台”等新闻,透过这样的新闻内容,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在现代社会建设中依然关注中西方文化沟通、交流,我引导学生分析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东西方文化交流和现代的东西方文化交流之间的异同点。学生发现,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交流主要是我国接受西方的先进文化,但是现如今的交流则是双边交流。这样的教学过程带来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结束语:
综上,初中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历史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上作出调整,摒弃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切实将初中生作为歷史教学活动核心,将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渗透在各个教学环节。为了全面优化初中历史核心素养培养效果,本研究尝试对渗透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的具体方法展开分析,希望笔者提出的观点和方法、建议,能够在促进初中历史课程教学质量提升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超.穿插文史资料 优化初中历史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2017,14(04):100-101,103-104.
[2]于晓丽.初中历史教学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6,10(20):1182-1183,1184-1185.
[3]邱小凤.立足素养培养,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05(10):146-147,149.
[4]耿崇晴.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寓历史教学中刍议[J].赤子(中旬),2014,14(02):203-204.